作为中医基础的“阴阳五行”理论,应当如何面对科学?

万啟斌


西医传入中国,以高科技医疗器械诊断病情,锁定病灶,速度快而准,手术刀直抵患处,切,割,缝合,摘除等手段,令人信服。为缓解痛苦的用药,针对性强,药剂是高科技萃取的化学或物理合成,特别是麻醉,止痛类药物,有药到病除之效。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西药的不足是头痛治头,脚病医脚,治表不治里,不除病根。长期用药,抗药性无法控制,毒副做用大。

中医理论非常完善,内科外科等病因病情,各种症状,全包括阴阳五行的外五行对应内五行,相生相克,相亲相悔中。临床全靠望,闻,问,切来珍断。中医治病的原理是通过病患症状,而寻根求源,用药原理是以调理为要,治根为主,表本兼治,用药周期长,见效慢,但抗药性低,毒副作用小。

中草药以服剂为主,而高温煮制过程中,有效成份会消耗多半,且过程复杂,给长期服药带来很多烦脑和不便。

中医的发展方向!

一:将中医理论,用白话文,分门别类,精练归纳。以便普及推广。在全国各地建立中医专业高等院校。大量培养中医人才。

二:将各种中草药的自然地理,分布情况确定明白,并根据各生长周期的药理,药性,按刚,目,科,类编制成现代中草药大全书。

三:发动群众,收集灵验秘方,灵验处方,单方。专治疑难症的偏方,编制中草药处方大全书。

四:利用高科技手段,合成高效的汤剂,成药和中成药。适合低温萃取的决不用高温,按药理分门别类投入科技手段,使中药达到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治表治里除病根,高浓缩的片丸颗粒,高精度的粉浆汤剂。使中成药成为群众乐意接受的主流。将中医学中药推向国际市场,造福全人类。

一己之见。供参考!


天马909张冰河


我学过5年中医,但是没有从医。但对中医可以说懂一点皮毛。古代,医巫本是同根,因为那是时代对世界的认知有限,找不到原因的病就说是鬼怪。比如现在医学上的葡萄胎(肿瘤),中医古代叫鬼胎,很多的病,中医很早都知道病灶所在的位置,也知道症状,也知道怎么治疗。至于理论这块,古人认知有限,就推测,然后用药来验证。举个列子,肾结石,古人推测湿热下注,产生石淋病(结石),然后用金钱草效果很好,就给这个病因定为湿热下注,再给金钱草定义疗效,清热除湿化淋。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病因,在现代科学来看,不科学。但是用药有确实有效。所以中医的理论就是治疗过程中,通过一个个病例的,反推出来了一套中医理论。看着不科学,其实非常的科学。因为它是经验的产物。到了近现代,中医工作者为了中医和西医挂钩,阉割了中医里的鬼怪说,保留了五行学说这部分,其本质实际是把一部分经验丢了。之所以现在院校读书出来的中医,看病赶不上家传或师传下来的那部分中医,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我们要用 经验产物、这种科学眼光来看待中医,不要用科学本身来衡量中医理论。中医是几千年的经验总结,万万不可丢掉这些宝贵的财富。

屠呦呦看了中医里关于黄蒿治yueji的记载,提取出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面瘫,瘫痪病人西医几乎没有任何办法,但是中医可以针灸治疗,疗效非常好。

现代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细菌产生耐药行,只有不断升级换代来解决,如果有一天不能再升级了,也许连个感冒病都治疗不好,那个时候也许还要靠中医来治疗。

我自己胆囊结石,发作西医输液两天左右。吃中药两幅,效果一样的很好,价格还便宜的多。

我自己扁桃体化浓,西医输液三天左右,吃中药竟然只需要一副。

在现代社会中,西医有西医的长处,中医有中医的长处。都是为我们身体健康服务。

水准有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玉米灯泡


阴阳五行被放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篇论述,这就证明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今天我在这避开什么博大精深,国之瑰宝之类的褒义词,谈一点实际而且容易明白的东西。阴阳与五行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今天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论阴阳,五行暂不谈。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阴阳出现在多个学科,比如易经,八挂,天文,地理,医学等。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其实就是一个代名词而已,中医把人体的各种疾病统分为两大类,阴症与阳症,按矛盾哲学对立又统一的原则,所以中医的治病法则就是调平阴阳,阴阳平衡则无病,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不平衡则有病。这种阴阳平衡理论用于医学的科学性现在已被西医证实。西医的所有检查单都有一个正常值,包括体温,血压,呼吸,脉博四大常规,也有一个正常值,大输液也是调节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如果西医的诊断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就没病,不管指标上升和下降都会是病,在中医就称阴阳失调,西医虽然不这么说,但他必须纠正到正常值范围,阴阳平衡才治得好病。中国的古人并不是蠢才,我建议西医不要再攻击中医了,两医共同硑究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将用新的医学知识贡献于世界,


纵深968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科学“二字。什么是科学?我相信十之八九都说不准,在多数人心中科学就是飞机轮船,先进设备,仪器,导弹原子弹等等。凡属于逻辑推理,机械原理型的理论就是科学。凡不能被逻辑推理,不能运用物理数学运算的抽象理论必然是不科学的了。

须要明了的科学定义到底是什么?说起来有点让人失望了。新华字典中对科的解释是: 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我们明确了科学的定义,排除狭义上对科学定义的误解,误区,解答这个提问就十分清松自如。作为中医基础的阴阳五行理论,来源于古代先人对大自然规律的观察,认知。将自然规律与人体健康巧妙调和平衡,以以自然环境,自然影响为客,以人体为主,将二者对立又统一起来形成的朴素的自然,必然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古人智慧的千年科学结晶。

为什么会有如何面对科学的提问?这是由于中医被狭义,曲解的科学所排除而断层百年,以致中医界鲜有真正懂阴阳五行这个科学精粹理论者,没有了阴阳五行这个灵魂的中医学,后继乏人,庸医误人,更使人们对中医失去热情与信赖。只有使中医学重归阴阳五行科学理论,才能使中医学绝地重生,根本不存在什么如何面对科学的问题,因为阴阳五行本就是科学的产物。


双樵\n


中医不科学

戌太八火 昨天 15:28 · 武汉大学副教授 文化领域创作者

中医最早的一本书叫《黄帝内经》,它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从阴阳五行的角度,详细的讲解了人体的运行规律。中医有几千年历史,为中国人创造了非常好的医疗条件。使得中国人很少生病,能够更好地从事文化艺术建设。所以,中国古代辉煌的文明,有中医的功劳。 西医起步很晚,直到近现代才出现。西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体运行。在科学盛行的年代,西医的理论备受推崇。而中医不符合科学理论,所以遭到很多人质疑,甚至排斥。 这两种医学都为人类做出了贡献,为什么很难融合到一起去?因为,它们的思维方式不同。西医的思维方式是科学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思维,要想完全结合起来,可以说,非常困难。 中医发展了几千年,有着自己独立的完整体系。西医为后起之秀,也初步具备了完整体系。两个体系都不需要对方,怎么能够结合? 中医的优势是,治疗未病之病,调整人体系统,防止系统崩溃。西医的优势是,治疗明显的疾病,快速将疾病压制住。中医的劣势是,治疗周期长,药太苦。为什么会这么长时间?因为调整一个系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所以,中医的疗效更稳定,复发率不高。西医的劣势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复发率高,而且,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为什么中医一度被冷落?原因是在治疗肺炎这块,中医没有有效的方法。而西医无意中发现了细菌,通过细菌治疗,达到治愈的目的。从这里看,西医好像胜利了。其实,西医在治疗好肺炎后,往往埋下了祸根。因为西医是局部治疗,没有对人体进行调理。强行把肺炎给压下去了,可能会导致身体系统进一步恶化。 中医虽然没有治愈肺炎,但是,也没有破坏人体系统,可以使得肺炎患者,能够活很长时间,甚至与正常人一样。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里,这样漫长的治疗时间,很多人无法接受。但是,中医不会埋下祸根。所以,古代中国人寿命比较长。除非战乱,饥饿,灾害,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出现。 有人提出,要废医验药,用西医检验中药。他干脆直接把中医否认了,只是检查中医的草药。这种人,就是用科学思维,去检验中国古代哲学思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有误导性的。中医几千年历史摆在那里,西医一百年历史也在那里。一个一百年的东西想挑战几千年的东西,不可笑吗? 所以,不要给中医冠名科学,中医不讲科学,它是另外一套思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如果谁再说中医是科学,那是在害中医。把中医放在一个不该在的地方,让中医陷入被动。


超自然笔记


阴阳五行学是一种理论,最早见于《尚书》中的《洪范》。古代人用阴阳五行来说明自然规律。中医是整体观,用阴阳五行配合五脏六腑,与一年四季。四季变化,人亦跟着季节变化。而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等教能伤人,引起阴阳不平衡,使人得病,这是外感。还有饮食劳倦引起的人内伤,都是人自身阴阳五行(五脏六腑)不平衡引起。治疗上,以中草药的偏性来治,即寒治热,温治寒,通治结等。养生上则以养吾以浩然正气为主。《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总之,中医离不开阴阳五行这个理论。


水木人生413


中医的阴阳五行,是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土生木,木生水,生火,难道不是科学?总不会用木头去灭火罢?中医药将来应该是与西方现代科学殊途同归的。

现代科学特别是西医,检测手段发达,比中医胜一筹,但在辩证施治上,同样是炎症,中医调动自身免疫系统祛火,西药靠各种合成的化学药品消炎,导致抗生素越先进越抗不住。

将来,估计还是会像毛主席预言的那样,中医药这个伟大的宝库得以开发,中西医结合造福于人类。


用户5522873490


中医中药学就是中华民族的科学瑰宝。中医阴阳五行学,来于自然,对应自然,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本身就是科学。

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事物,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这就是自然现象,中医祖先形象的把大自然的现象,对应到人体,辨证施治中,是为了求学者更易理解。比如,热症,实症称为阳症,治疗得用寒凉类的药物,清热解毒。虚症,寒症,为阴症,治疗得用温补,辛温类的药物以补虚,祛寒。这些辨证,治则,用药,都是经过实践验证了,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体系。中医理论比现代医学早几千年。

中医理论,处处体现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热法则,讲究整体统一,天人合一,处处都讲科学。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将对应到人体,肺为金,火克金,肺怕燥,燥就是火之过。木为肝,树木在春季旺盛,春天肝也很旺,治疗空疏泄肝火。肾为水,通调水道,心为心人,脾为土,无不形象,生动,贴切。一看就明白。老祖宗的智慧真是高超。有人说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是迷信。我说那是你还没入门。中医不信迷信,黄帝内经就提出预防为主,“不治己病治未病“,就告诫人们要无病先预防。“病已成,方治之,犹渴而穿井,不以晚孚”?就是说,等有了病再去治,好比口渴了才去打井,是不是晚了。

上古神医扁鹊,论三不治,一不治,信鬼神不信医者不治,信巫不信医不治,不肯服药者不治。谁说中医不讲科学。

中医博大精深,越读越觉得深奥,有哲理,犹其望、闻、问、切,四诊八岗。整体观念,中医讲究辨证要从整体岀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痛的原因很多,要找原因,要辨虚实,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就是科学。

科学二字是近代词汇。中华几千文明,发明创造的东西无数,现在有些还仿造不出来,谁能说因为古代没有科学二字,那些东西就不是科学的?药圣李时珍著巜本草纲目》,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学,矿物药。传遍了全世界。中医中药来源于自然物种,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早期的科学百科全书。

总之,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经过历史验证,有用的东西,就是科学的。中医是古老的科学,古老文明,流传至今,与现代文明,现代科学不冲突,反而相形易彰,但可借助现代仪器,向纵深发展,发扬光大!让祖国医学这块瑰宝,大放异彩,造福人类!


忘忧草48879561


他不需要面对科学,它只需要用事实证明自己就足够了。如果非要找个面对的理由,那就请出费尔巴哈,黑格尔,马克思一同对峙,看看他们如何面对科学。

阴阳五行,最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结果几千年后被一帮无知的知识分子玩成了自然科学,不知道是科学的悲哀还是哲学的悲哀,又或者是父母的悲哀?假如是父母的悲哀,那就是你培养了一个书呆子,又或者是汉奸走狗。

不要说我说话不好听,看惯了头条一些人生搬硬套的以现代科学理论对阴阳五行指指点点,然而他们本身却对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无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整天搞出笑话却不自知,真是可悲。或许这就是常说的“无知者无畏”吧!



一服堂中医


首先你的认识是错误的,中医的基础并不是阴阳五行理论!外行事实上中医最初起源跟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啥的没啥关系,基本是靠生活经验得出的.中医的产生起码是上万年以前的事,先秦时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而已!远早于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了以后,在世间大行其道,皇帝都极为推崇,比如汉朝皇帝认为秦朝为水德,服色尚黑,汉朝则自比为土德,服色尚黄,因为五行学说认为土克水,这样汉朝取代秦朝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了,后来的封建王朝也多半迷信这个五行终始学说!这个东西还是汉朝成立以后,才嵌套上去的!如果把他剥离掉,改朝换代依然继续,它不起本质作用,只是装门面用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阴阳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说白了是一种嵌套,为了方便传播和学习之用!如果剥离掉,一样是可用的!为了迎合帝王口味加了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装潢一下!并非某些人所理解的,中医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创造出来的或者为理论依据的,这是纯属无知的蠢货写出来忽悠大众的!再者说,如果中医不能治病救人,大家都知道,皇上的脾气可没那么好,估计早就把中医灭了,都不用等到今天,改朝换代多少王朝更替,皇帝生病了御医都治不好?那得多少人掉脑袋?皇帝早就把中医灭了!另外某些人以为中医就是中草药苦方子土办法?很多人累了会去按摩,刮痧,拔罐,针灸,无形中享受了中医的服务,却用自己的狭隘的,错误的认知的认知到处造谣,污蔑,抹黑,真有意思!现在很多外国人都意识到针灸的神奇疗效并且在学习了!西医是科学不假,西医致死的人不少吧?中医遇到骗子也很正常吧?毕竟中医本来就没那么好学,骗子也很好识别吧?哪个行业没有几个骗子?西医里骗子也不少!古代医术有成的一般都是从小就学的,专攻这个也得十几年以上才敢说学的差不多了,我们今天高中毕业了,大学了才有这个学科,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多大心思在学习上了,混个三五年去医院混一两年就给人看病了,能学成个啥?中医大量需要记忆和领悟的东西,几乎都没怎么记!大部分学医的都是会写几个常用的方子!那根本算不上学成!真正学成的,没有统一的方子,都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开不同的方子,即便是同病同症,也要分大人小孩,男女,身体状况而定!

另外补充说明: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大行其道,首先就接受了中国文化的改造。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化才能指导中国革命并被大家普遍接受!古代中医也需要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理论来传播和被大众接受,所以进行了嵌套,只是借用了他名头和部分理论,有些是不适用的并没有采用!比如,肺属金,肝属木,按照金克木的理论,肺要克肝?哪本中医书上写了肺克肝?阴阳就是基本哲学,中医理论里面整体论才是根本,把人体的五脏六腑血气肉骨看做一个互相密切联系的整体,整体考量是没错的!你看人的时候会只看他的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