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网格员不简单

“王璋茂负责我们寨子的扶贫工作,经常到家里来,给我们讲扶贫政策,帮我们办了很多事。为我儿子送来了轮椅,还争取了残疾人发展资金……”提起麻江县杏山街道青山村的帮扶干部王璋茂,村民罗大伯如数家珍。

为实现全县脱贫摘帽,2018年9月,黔东南州麻江县纪委监委干部王璋茂被选派到青山村开展下沉工作,担任青山村高碑组的网格员。

作为网格员,除了要做好自己联系的七户贫困户的帮扶外,还要负责高碑组100余户群众的走访调查、解决群众诉求和困难,增进群众对帮扶政策的了解和对帮扶工作的支持。为了熟悉村子和网格的情况,他不得不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青山村属深度贫困村,距离县城17.5公里,山高坡陡路远,自然条件恶劣,全村所辖17个自然村寨,总人口663户256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11户1180人,贫困发生率将近50%。村里老百姓不富裕,生活条件艰苦,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精神面貌差。面对青山村的深度贫困问题,王璋茂主动和村脱贫攻坚小分队、村两委班子共同想办法、找对策,白天走村串寨收集民情,夜间开会研究商量,寻思解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办法,如何解决村寨串户路硬化、贫困户住房透风漏雨等短缺资金问题。

“你不干,我就带着你干,时间长了,肯定会有所改变。”在帮扶一户常年嗜酒、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时,王璋茂主动为贫困户抢收稻谷、打扫卫生。

看着王璋茂在烈日下割稻、脱粒、捆稻草,多次拿起扫帚为自家打扫院坝、整理家居,这户贫困户被感动了。没过多久,便主动把酒戒了,每天把家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主动到县城建筑工地打零工,还搞起了养殖,整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大伯,暴雨将后山的泥土冲在你房子后墙上,我们给你清理,再砌个石头挡墙。”面对年老、固执的贫困户,王璋茂多次上门苦口婆心的做工作,为贫困户申请房屋修缮、补充家居、加宽入户路,保障好贫困户的住房和出行安全。

“我隔壁家跟我家条件差不多,凭什么他家就是贫困户,得到政府扶持,我家起早贪黑去挣钱,你们怎么不帮扶我家?”扶贫工作中,部分群众对扶贫政策不了解,出现不理解、不支持扶贫工作的情况。

面对非贫困户的不解和质问,王璋茂经常到非贫户家里拉家常,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一次不行,就去两次,甚至三次四次。”王璋茂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为非贫户分析当前形势,宣讲扶贫政策,为他们解开心结,将矛盾化解在组上,化解在村里。

经过大家的努力,青山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实现组组通公路硬化,入户路硬化全覆盖,还建有村集体合作社、村集体鱼塘等。网格员和帮扶干部一起努力,引导贫困户外出务工、开展易地移民搬迁、入股合作社、发展种养殖等。2018年底,该村27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72 %。青山村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璋茂搞帮扶很扎实,做群众工作有办法,我们选他担任人口最多的小组网格员,青山村这次能通过省级脱贫攻坚验收,他功不可没!”麻江县杏山街道青山村脱贫攻坚小分队副队长王佳勇对其赞不绝口。

“我将一如既往,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继续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王璋茂铿锵有力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