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进中小学生减负:有学校下午两点多就放学,家长开始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一年花几十万上校外辅导班。你怎么看?

冯江瑞


首先我要说一个问题:

能给孩子一年花几十万上校外辅导班的父母,几乎都是希望学校“减负”的父母!

我认识的很多父母不能说很多人都一年给孩子花费这么多,但是十万八万的还是见过不少的。这部分家长中尤其是小学家长中表现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欢迎学校减负!

因为学校减负了,他们的孩子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学那些提高的、提优的课程。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那些作业。而且这样的孩子一般来说至少都会上一个兴趣(特长)班。

而校内学习的那些东西,绝大部分内容他们早在假期或者日常就提前完成了很多了。

这部分家长,其实也包括我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会认为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根本就没必要上全天的课,最好的情况是只上半天课就行了, 上午去,中午回。因为整个下午几乎没有一节主科,而那些副科基本上跟孩子的兴趣班都是重合的,例如美术、例如音乐、例如体育等等。

我不知道我上面的这段话会有多人相信,如果你不信我说的,那么我只能说你接触的家长圈子有点小了,尤其是一些一线非常鸡血的家长圈子太少了,你对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投入、教育方法、教育规划知之甚少。而且在你的眼里,他们不过就是盲目跟风、不过就是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过就是拔苗助长、不过就是为了择校……

我想说,你只看到了表象,却没看到实质。

别的不说,如果你是南京的家长,如果你在南京的一些比较鸡血的家长群里混过的话,你就会发现那些孩子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痛苦,你会:

1、神奇的发现原来有很多孩子真的可以做到面对那么多的学习负担能够做到快乐学习。

我有个南京的朋友,父母都很忙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护士,老人身体还不好还需要照顾,经常孩子一个人就要在家里学习。但是那又怎样?我认识他们的时候,孩子二年级了,但是那个时候孩子每天晚上都能学习到10点、11点然后把所学的内容拍照发给妈妈让妈妈批改,然后在去订正……

累不累?真的累!但是孩子不怕累。

2、神奇的发现很多孩子的能力已经不能够用课内来检验了。

在数学上奥数已经成为了一般牛蛙的标配,尽管没有竞赛了,变了花样的研学什么的也没什么含金量了,但是一些机构的高端班成绩却是实打实的能力体现。英语小学一二年级过ket甚至pet的一片一片的,看看现在的报名爆火程度就行了,绝对的秒杀!我认识一个朋友孩子四年级fce都过了。至于语文就跟不用说了,很多人根本没注意到,各种期刊上层出不穷的优质作文你以为都是“代笔”的吗?各种国学竞赛、诗词大赛都是突击背题库的吗?

你会发现现在的牛娃真的是“金刚牛”——几乎没有明显的弱项,反而强项很多。

3、神奇的发现很多家长的行为背后有着一套严密的、全面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支撑,甚至比很多老师、专家讲的跟家具体更加可行。

这其实一点都不神奇,你能够坚持跟很多家长不断地交流,而不是只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那么最多一年,你也能够做到。甚至有可能做的比他们还要好,因为你除了知道应该做什么,也会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不要做什么。

实际上,早放学也好,减少作业量也好,不考试也罢,根本影响不了上面我说的这些家长,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没有财力、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情的家庭而言却是影响巨大的!

有个问题可能很多人没有想通——校内学业负担大对谁有利?

不是对学校好的有利,其实反而对学习好的益处是最少的,因为校内的学习除了一些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多为高中阶段),否则都是以“一般”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对象的。这个过程对于成绩一般甚至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对于成绩好的、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而言实际上有很多学习时间是“低效”的——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做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

所以,真正能够从减负中受益的人是有的,只不过反而是少数人而已。

其实“减负”很大程度上不断地“升级”,背后的原因也跟家长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越是不学的,不会学的,不想学的人他们反而更愿意去抱怨——因为这样做会让他们觉得这都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别人尤其是老师导致的!

他们以为减负之后就会缩小差距,恰恰相反,减负之后不过就是把学校里的负担转移到了家庭,而对有些家庭尤其是经济、时间、能力都有保障的家庭来说,恰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因材施教”的机会——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安排来帮助孩子具体的提高某些能力,而不用担心因为还要解决大量学校必做内容而没有时间的问题。

十几万看上去是不少,对很多人来说全家一年的收入总和可能都不够,但是你不要忘记了,这个社会上能够一个人就挣这么多钱的人还是非常多的!而有这个能力的父母他们的认知、学识以及对孩子教育理念往往也是不同于普通家庭的。

如果我说的这些不能够让你接受,那么我再说一个跟现实的问题:如果高考不看分数而是看所谓的“综合素质”,那么那些穷人的家庭出身的孩子该如何突围?

“中小学减负”的初衷是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考虑的, 但是客观上面对现实的竞争和淘汰,能够做到超然的家庭是非常少的,所以“减负”就好比是把“高考”从分数考核改成了“素质”考核,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因为经济条件、学识水平、时间精力等问题导致的各种“不公平”。

但是这不是就是很多人想要的结果吗?

但是当这一切来临的时候,这些人中我相信会有一批人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挖了个坑,把别人(没条件的人)埋进来了不假,但是何尝又不是把自己也深埋进来了?

“减负”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的形势,面对这样的转变,作为家长,我认为应该少点抱怨多点分析。并不是说别人花钱孩子就一定学习更好,也不是说自己孩子被减负了就没有机会学好。只不过这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面对这样的现状,除了抱怨其实我们还有很多非常具体的事情可以去做——例如配合好老师把能做的事情做好了,例如多跟孩子聊聊学习的意义引导孩子能够积极的对待学习,例如能够从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得到跟积极的引导,例如在日常的学习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总之,只要是对孩子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十万火急的,都比在哪里抱怨更有意义!

新的挑战来临,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机会来临!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中小学减负,并不是给老师减负,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不能少,每天不少于6课,每天放学时间4至5点不算晚,能使家长有接送和看管的时间。我家的外孙今年初一,每天早晨6点起床,6点20分到校,中饭、晚饭家长送到学校,一直至晚上8点半左右回家,回家后还有大量的作业,一般11点以后才能上床睡觉,双休日更本没有时间玩,家长要一起动手才能完成当天的作业,看着就心痛,这个负一定要减。(启东)


1553740469655


减负没减负,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说。但老师真的减负了。我家儿子小学三年级,家长会,老师直接说他是授课的,授了课,至于小孩懂不懂,那就不是她的事了,小孩四点放学,作业一直弄到十点,当然中间有我们做父母加的作业,家长陪到十点,第二天一早。六点起来背古诗词,背英语,[捂脸]


幸福滴二师兄


基础教育不改革,一味的推出减压策略,标本都没治,看似在校时间短了,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施加到学生身上。现在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百家争鸣,老师工资跟不上也考虑在课文谋求收入,家长对现在的教育只能说是迷茫的,孩子不能落后于他人,交流之间是一个对教育担忧的正循环,然后就只能跟风各种补习班。我一同学是搞高中生涯规划的,推出的口号现在高考改革,生涯规划要纳入高考考核,我就在想高中的时候是学业最重的时候,所谓的生涯规划在没有真正的经历世事只能说像小时候父母问孩子的愿望。教育体制不改革,所谓的减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冰凉的阳光


一个政策的好坏,是看这个政策能不能促进社会进步。

现在减负进行得轰轰烈烈,各方言论不一,现在从一个教师角度,来说一下这次减负吧。

减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个出发点没有站在现实的基础上。

为什么?

1、很多家长没有时间,也没精力,更没有能力安排好孩子减负之后的时间安排问题,能力培养问题。

比如:减负提倡的多运动,好吧,请问两点放学,双职工还在上学,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运动从何而来,让孩子自己去公园,不现实因为安全问题,无法保证。

和小伙伴一起玩,首先玩什么?几个一年级的孩子在一起更需要家长陪护。

有些地方公园很远,交通又是个问题。

2、阅读。很多孩子根本不爱看书,空下来的时间,就会看电视,打游戏。于是一开始家长和作业斗,没有了作业就要做好与手机游戏斗的准备,与作业斗,头上还有尚方宝剑,老师背书,与手机游戏斗,你斗的是人性,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

3、家长自己布置作业,也不现实很多家长,又不是教师重难点根本不清楚,学生的整体情况也不了解,怎么布置作业

所以我觉得,这次减负有点粗暴。


十里落叶


南京“减负”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中小学减负”都是一个“伪命题”,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能拍脑袋决定,要充分调研,听听老百姓的呼声,才能制定出好政策。

多年前,专家为了给小学生减负,制定了三点半放学的政策,结果给成千上万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一、减负措施之一,早放学!

有的家长无法接孩子,就辞职做起了家庭主妇;有些上班族,为了接孩子,早早的“逃班”,领导有时候也睁只眼,闭只眼;无法“逃班”的家长,要么把孩子送进了学屋,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要么把老人接来专门接送孩子,让本来紧凑的住房更加拥挤。


这个政策引发普遍不满,所以当“有偿课后服务”出现之后,即便是“有偿”,学校变成了“学屋”,家长们也拍手称快。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天坐七八个小时确实非常辛苦,但是减负,难道只是早放学吗?学校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比把学生放出去更好吗?

早放学的结果,只是把孩子从学校推到辅导班而已!家长花钱更多了,孩子学校更差了。

减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减负措施之二,不准带作业去学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不允许带作业去学校,作业要求家长检查,这不是胡闹吗?但是这种荒唐的措施,不仅在南京存在,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

学校减负,就是把检查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学校的老师,请问不检查作业,能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吗?请问专家,家长有时间、有能力辅导高年级孩子的作业吗?

减负,增加了家长精神的负担!

三、减负措施之三,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

学生上学时,会遇到督查人员盘完:作业做到几点?上课时,会突然有人到教室翻书,查看学生的书包里有没有课外配套的辅导资料等,这都是减负措施。

上次去开家长会,老师抱怨,现在什么资料都没有了,只有一本课本和一本课后练习册,但是这些题量,怎么能练得扎实?老师说真不行,我们老师自己给学生买,买那种便宜的,2元一套,一个班也就100多元。家长们听到很同情,当即决定由家委会的负责人统一购买,结果语数外都配上了练习册。

这种减负措施,有点像“掩耳盗铃”,老师教着学生说假话,老师和家长一起来应对检查。这样的减负,意义何在?

四、不正确的减负措施,就是“制造学渣”

我孩子所在的班级的家长,有上班族,有家庭主妇,有在学校旁边的菜市场做小买卖的家长,总体而言,上班族的孩子,成绩最好;做小买卖的家庭的孩子,成绩垫底。每次经过菜市场,都看到很多小学生抱着手机玩游戏,因为孩子放学的时候,正是家长忙着卖菜的时候,他们顾不上孩子,所以给孩子一个手机。孩子回家不做作业,家长没有时间督促,没有时间检查,这样的结果就是从一年级开始,这些孩子就成了“学渣”。

减负之后,有些家长有时间、有能力辅导,虽然累点,但是效果不差;有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正规的学屋,也能帮助孩子学习;而其他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原来没有网络和手机的诱惑,孩子可能还能认真学习,现在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被手机、网络毁掉了,而这也和学校的减负有很大的关系。

请问专家,减负,就是为了制造“学渣”吗?就是让老百姓的孩子永远去卖菜吗我不明白!政策制定,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富人喊素质教育是良心坏了,穷人跟着起哄是智商坏了,搞马术,音乐,舞蹈,美术你搞的过富人,这些没有评判标准的东西就是考试暗箱操作就能搞死穷人,更别谈富人砸钱培训了


董小乙



作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看到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辛苦奔忙,有的孩子为了做各种作业,上各类补习班,忙得不亦乐乎。

孩子根本就没减负。

1.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

孩子放学早了,回家早了,但是家长却不放心了。孩子那么长时间在家,安全不好把控,学习监管不了,这么长时间,不可能放孩子一人在家。

于是,各类补习班就成了孩子的最好去处。既解决了孩子的学习,又解决了孩子的安全。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减负只是一句空谈。


2.孩子做各种学习资料。

稍微一留意就可以发现,孩子的书包里不仅仅是有课本,有练习题,还有许多学习资料。这里面有的是部分老师推荐的,有的是家长自己帮孩子购买的,还有的是孩子自主购买的。

作业买来不是考试的,更不能做摆设,所以孩子的课余时间就多了很多事,除了完成家庭作业,还得做家长布置的作业。

3.孩子参加兴趣班。

当前社会完全没有特长的孩子似乎不多了,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去学艺术。学艺术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根据孩子兴趣、特点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

结束语:高考不变,减负似乎不太可能,老师的教学活动,家长的培养方向都是以高考做指挥棒。什么时候能给孩子真正减负才好。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教育减负是大方向,如何减是真问题】这两天,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刷屏了。文章称,南京中小学生正遭遇“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甚至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违禁物品’——卷子,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等情形。对此,南京教育部门的回应是“将及时纠正偏差”。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掉过重课业负担,是重要且必要的,但一方面要防止压力过分前移,一方面也要正视压力的客观存在,零压力的“快乐教育”并不可行。无论各地政策怎么定,都应落在理性区间内,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减负举措的具体执行中,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简单化、形式化、机械化,这才能够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们心中还是要有一根基准线,即中国的基础教育不仅不差,而且在全球还很有竞争力。网页链接


达人达理


给学生减负的初衷始终是好的,但是事实上总是事与愿违,每次的减负都变成了孩子们负担更重的开始。

南京小学的这次减负,从家长的反应来看,确实是无法接受的,减负减到让孩子撒谎确实有些粗暴。

后来教育局也做了解释说:全市教育系统要准确理解工作要求,纠正违规考试、违规排名、超前超标教学等不规范办学行为。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教育评价应继续坚持。要在把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下去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的说法和初衷应该是能够得到家长的赞同和认可的。


不超前教学,不违规考试和排名,对学生的身心都好,这些可以支持。

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还是要有的,也是必须要有。

这些话说的都很正确,那家长还会“疯”的原因又是什么?

首先,如此减负高考怎么办?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付出时间努力学来的。

如果每个学生在校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节课,知识从哪里来?

孩子未来怎么办?

其次,不保障在校时间,孩子谁来带?

现在生活的压力都大,父母需要工作赚钱养家,孩子上半天学,那半天怎么办?带去单位吗,不可能。辞职在家带孩子吗,更不可能。

那孩子眼下怎么办?

家长“疯了”的原因都是很切实际的。


我常想起自己小的时候:

早上是8点到校上课的;

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都是认真重视的;

下午放学是与父母下班同步的;

放学后的作业是能起到复习作用,但半小时就能完成的;

吃晚饭前还能有时间跟小伙伴相约疯一会的;

周六是上学的;

课外辅导是没有的;

小学时带眼睛几乎是没有的。


所以,我想减负首先要在校时间与工作时间同步,不给家长造成负担。

然后,给孩子布置合适的作业,合理复习,巩固知识。

最后,认真对待艺体课,让孩子做身心健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