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帆高选择了阳菜,而放弃了整个东京,这“疯狂”的选择,新海诚要表达什么?

野格说动漫


耗时三年,1700个镜头,精美绝伦的画面,充满玄幻感的故事。一个少年为了一个女孩子,让整个东京成为了东方威尼斯。毫无疑问,新海诚在“救一人,还是救一船人”的时候,选择了“救一人”。这个选择仅仅是为了表达“爱情”吗,小黑觉得除了爱情应该还有别的。

爱情是《天气之子》的主旋律,少男少女纯真的爱情令人心驰神往。

不要以大人的思维去理解纯真的感情,掺杂了太多是非对错的主观判断做出的选择可能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但是未必就是最适合当事人双方的。

帆高从警局冲出来,向着那片云奔跑了“半个城”,以莫大的勇气曾经的救命恩人圭和他人,最后终于迈过那道门,把在天上孤单的阳菜拉回人间。

因为爱情的驱使,他的本心指引他那么做下去,即使救回阳菜宇宙毁灭,只要能和阳菜重逢,那仍然会那样做。

爱情,真的会让人奋不顾身。

除了爱情,新海诚还想表达的就是责任,一个少年的成长。

一个与父母不辞而别,离家出走的少年能有多成熟呢,虽然少年为了一个阳菜不顾东京的安危,但是在东京的那么多天,与阳菜和圭的相处让他学会了承担责任。

是帆高让阳菜成为了真正的晴女。为了赚钱,为了养活弟弟,帆高把阳菜设计成了让人心想事成的晴女。如果不是帆高,阳菜不会成为的晴女,也就不会为了他和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

等到帆高认识阳菜是为了自己而献出生命的时候,对阳菜的愧疚感和责任感让他为了拯救阳菜义无反顾。

难道这不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吗,终于不再是一个人的任性,即使只是学会了为另外一个人“任性”,也是成长的过程。

面对商业和议论,新海诚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但是他还是要表达自己认为对的东西,那就是坚持本心。

《你的名字》获得好评无数,但是也经受了很多批评。为了让《天气之子》叫好又叫座,新海诚已经做了很大让步,比如影片最后为了“洗白”男主说东京曾经本就是海,甚至借他人之口安慰男主并不是你的错,历史必然要这样进行下去。

实际上,新海诚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本心,在他心目中少男少女本应如此,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时刻保持纯真。

阳菜为了他人,献出了自己;帆高也因为救了阳菜导致东京淹没而自责;直到最后,看到阳菜以后,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和她在一起。


黑白黑黑动漫


《天气之子》正在热播之中,继《你的名字》后,新海诚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盛宴。但是对比与《你的名字》的火爆,这部动漫就要平淡得多,很多人对它表示迷茫,也有很多人对于它表现出来的观念表示不理解。尤其是最后森岛帆高选择了天野阳菜而放弃了整个东京,让东京大半部分淹没在了雨水中,表示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甚至很多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抨击它。那么新海诚为何会让天野阳菜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到底要说明什么呢?小编认为,他只是想告诉大家什么是“爱情”!

故事简介

十六岁的帆高因为父母的压抑、学校的苦闷和青春的躁动,选择了离家出走,孤身来到了东京。由于手头钱财用尽,又找不到工作,最终在从事都市传说等奇闻异事报道的须贺那里打工。帆高在寻找“晴天少女”的过程中遇到了具有暂时改变气象能力的女主角阳菜,即真正的“晴女”。

帆高和阳菜利用“晴女”的能力,在久雨不晴的东京,开始了接单赚钱,在一次次的改变天气中,帆高了解了天气对于人们的重要,也慢慢的喜欢上了阳菜。阳菜却在一次次改变天气中,付出了代价,最后了解到了“晴女”是献身者的本质。选择了献身,换来了东京天气的正常。

但是帆高在痛苦自责和思念阳菜中不能自拔,最后排除万难在阳菜成为“晴女”的神社中,登上了天空,选择换回了阳菜,然后东京整整下了三年的雨,而且还在一直下。

整个故事,前期非常平淡,后期帆高为了阳菜克服一切、放弃一切的场景加上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还是非常感染人的。这里面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帆高和阳菜的爱情。

帆高的选择,最本质的爱情

帆高和阳菜的爱情,如果没有后面“晴女”献身的一幕,估计这个故事就更加平淡了,但是这恰恰就是爱情最本质的颜色。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很干脆也很美好,然而如今的社会这种本质的爱情,也许真的只有在15岁左右的少年少女中才能发生了。帆高为何如此选择,我认为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他人对阳菜付出的漠然。阳菜最开始明白“晴女”需要献身才能换回东京正常的天气时,她虽然犹豫了很久,不过最后还是选择了献身的。很多受过她帮助的人,都在梦中看到了这一个场景。但是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了默然,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是这一个态度,一下子刺激到了帆高,选择一定要再见阳菜一面,见到后,又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带回她,因为他不能再一次失去阳菜了。

第二,因为爱情。这是帆高最内心的答案,因为他爱着阳菜。

“即使,再也没有晴天也没有关系,比起晴空,我更需要你!”

这是帆高的回答,这是害怕失去所爱之人的呐喊。对于帆高于阳菜的爱情来说,真是不惊天也不动地,但是他们改变了整个东京。当然这个责任确实不应该由他们来呗,这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

新海诚的表达

现在很多人拿新海诚和宫崎骏做比较,说实话他们两个人确实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宫崎骏的动漫思想是开发性的,是更加符合这个世界发展的,是普世的。而新海诚,真的很简单,没那么复杂。他要表达的只有“爱情”。

在《天气之子》中,我认为他表达“爱情”要比《你的名字》更加前进了一步。虽然故事没那么好看,但是他表达的只不过是最本质的爱情罢了。

没有太多的曲折波澜,没有太多的世俗偏见,有的只有两个人的真心相爱。帆高最后为了阳菜放弃了整个东京,看似天真,但是不恰恰说明了爱情的纯粹吗?不夹杂任何东西,简单、干净。这才是爱情应该有的本质。

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价这个选择。

那么,凭什么要求新海诚牺牲对于他来说很重要的表达,而去附和别人的看法?凭什么要求一个人牺牲对于他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去让别人高兴?凭什么要求一个人最重视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不是吗?

现在的爱情,夹杂了太多不应该有的东西,相貌、家世、房子、车子、票子、亲戚朋友的看法等等,让最本质的爱情早就消失殆尽了,当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没有办法让大家去选择本质的爱情,那么也请大家不要得不到就要去毁掉它。我们内心不应该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憧憬和期盼吗?

以上是个人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的观点请留言交流!


星星风铃


说实话,我看到那一幕,我个人很反感和讨厌猪脚的选择。人间值不值得我不知道,但是为了一个人而毁掉一座城,我是干不出来的,也不会去想,如果这玩意儿叫爱情,那么这样的爱情不要也罢!如果死了一个人,而拯救一座城,那我会去做,无所谓值不值得,反正,我觉得值得就好。


K3-诡刺


从剧情来看,帆高选择了阳莱,而放弃了整个东京。这种三观任何人都会鄙视之。但是细细品味期其中细节,会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个细节,3年后,大叔说东京200年前原本就是海洋。也就是说过去200年有无数的阳莱通过牺牲换取了东京的晴天,所以人们才得以在此安居。

第二个细节,大叔和夏美在在屋顶有条龙壁画的寺庙和老和尚的谈话。老和尚说天气女巫牺牲来修复天气。对比大叔说的话,东京原本就是海洋。老和尚说谎了,或者他也只是谎言的搬运工。牺牲女巫不是为了把天气修复成原本的样子,而是改造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样子。仔细体会其中的差异,非常的大。那个老和尚代表了说谎的政客。恰恰形象也是整部剧最差的一个。

第三个细节,麦田里的守望者。原本孩子们应该被守护,而现在却需要牺牲孩子们来让大人们安居乐业。结合大叔的话和老和尚的谎言。翻译过来就是为了让大人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请你们牺牲掉吧。而且还编制了一个所谓责任的谎言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不就是军国主义吗?这和大人们守护孩子的正确三观是相反的。

再说说日本这个国家,日本是高度重视群体的国家。日本也是个天灾严重摧残的国家,自身资源也欠缺。在绝大多数日本人的观念里,牺牲掉个人来成全群体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星海成却倒行逆施,说明他认为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所以我认为天气之子的立意非常高,不只是为了讲好一个爱情故事。


用户1800490027843


非常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也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下面就来说一下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这部《天气之子》我开始也觉得很纳闷,但是,仔细想想,后来也释然了。

爱情的本质其实是自私的

爱情,一定不是中央空调,它一定是一个人的暖宝宝。这个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如果帆高选择了忍下思念,选择保护大家的利益,选择成为一个悲情英雄,那么,他一定会很难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理解啊!其实在剧中已经有过很多的暗示了,当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的庆祝,但是,根本没几个认为是晴女(阳菜)做到的,更不要说帆哥是哪个路人甲了。这其实是非常非常难受的,不符合人性。人之所以无私,其实是因为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自私”,因为这样的奉献可以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以及名声,但是,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这种“无私”其实很难受的。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但是,阳菜对于帆哥来说,就是这个冷漠的世界中为数不多的温暖,而且还是最炙热的那一个。要知道,哪怕是成年人,都会因为自私而抛弃了他。所以,两个互相取暖的人,想要再次拥抱对方有什么不对的呢?——说句实话,如果两情相悦,最后不得不离开,我的内心一定不会有祝福,而是默默的希望对方,在没有我的日子里,夜夜哭泣!

爱情,就是自私的!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选择。反正,几百年前的东京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一切回到原点罢了。


宇悦有言


这一届网友,有点太严格了。

在《天气之子》的作品里面,新海诚少有的以男主角帆高作为单一主线来推进故事的发展,阳菜更像是一个作为工具人,适时地出现在帆高身边,从重要的线索NPC一路成为官方钦定的女主角。因此观众毫无疑问会把目光都集中在男主角帆高的身上,也就下意识地开始挑这个小男孩的毛病了。

我们先来看看影片中帆高的经历:

1、因为闹家庭矛盾,独自一人离乡别井(离家出走)。

2、涉世未深当场就被大叔很宰了一顿。

3、毫无独立生存能力,初入东京就遭受社会的毒打。

4、对枪支的处理失当,引发后续更大的麻烦。

5、凭着一股盲劲,闯进阳菜的生活,并直接加速了阳菜“献身者”消失的命运。

6、个人感情凌驾于社会,为了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命运。

这么一看下来,帆高就是一个“怯弱、无能、自私、鲁莽、任性”的16岁辍学社会青年了?这样一个16岁的男孩放在如今的社会当然会受到人们的非议,因为他不是社会上一枚合格的齿轮,在社会上发出不和谐的响音,注定会是教科书上的反面教材。


的确,跟那些闯荡社会,拯救世界,英雄救美的伟光正男主角们比起来,咱们的帆高显得太“渣”了。

新海诚想要传达的东西

但,这正正是新海诚高明的地方,他过往的作品里面从来不会出现什么伟光正的少年少女,他们都会有我们熟悉的缺点,熟悉的烦恼,在跌跌撞撞中寻求着“重要之物”,正如帆高和阳菜都在跌倒中寻求这彼此,在落魄中依靠着彼此。而这正是新海诚要给我们带来的青涩又懵懂的爱情故事。

或许我们可以从侧面再来看看帆高的人物塑造。新海诚特意设置了须贺圭介(圭酱)这样一个大叔角色。从他和帆高相遇的一刻起,给人的印象就是个爱贪便宜,不太地道,利己主义,烟酒消愁,守规矩,诸多顾忌,会因为软肋而妥协的社畜形象。难道这不就是当下被社会磨平人们的普遍现状么?把帆高安排在圭介身边,我们可以从帆高身上看到一个为生活为理想奔走的少年,一个对错分明的少年,一个敢于爱的少年,一个为爱能够奋不顾身的少年。当帆高在剧情最后的奋力一搏,高声喊出那句“你们根本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的时候,观影的你有没有和圭介一样如梦初醒:啊,这就是我年少时失去的东西。

《天气之子》中新海诚出乎意料地把帆高和社会有了更深的捆绑,甚至把男女主角的命运和整个东京的命运绑定在了一起。个人的决定改变社会命运这个固然有些夸张,但反过来,这恰恰是通过帆高向这个社会呐喊:你们这些活着甘于平凡,习惯向生活妥协,被日常所淹没的人们,甚至还不如一个16岁少年的率性和勇敢!


新海诚通过帆高的行动一次又一次打着圭介脸,同时也打着在社会的打磨中已经盲目的我们的脸。正如我们当年吐槽剧场版《EVA·破》最后美里让真嗣放手一搏,到了《EVA·Q》却另真嗣变成千古罪人一样。


“大人们真是虚伪啊”

“果然大人们说的话都不可信”

“大人们都带着可笑的面具”


16岁的帆高可能胆怯、无能,但19岁的帆高俨然保持着那份年少时的率真回来阳菜的身边。新海诚通过《天气之子》想告诉我们的,可能终归是一句话。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ACG动漫wu妖王


以下都是作者在小说中写到的。

想到这个故事的契机,是因为上一部电影《你的名字。》成了远远超乎制作者预期的卖座电影。虽然「超乎预期地卖座」这种说法感觉满讨人厌的,不过对我来说,真的是很悬殊的差异。在《你的名字。》上映的半年多期间,我是第一次受到那么多人瞩目、受到那么多样的评论。在家吃饭时,电视上有所谓的知名人士在评论这部电影(感觉好像被鄙视了),在居酒屋喝酒时也听到有人在谈论感想(被鄙视得满严重的),甚至连走在路上时,都听到电影的名字(还是被鄙视了)。社群网站上充斥着大量评论,虽然有很多人喜欢,不过我也看到满多人表达激烈的愤怒。在那半年当中,我一直在思考让那些人生气的理由是什么,而那半年正是我写《天气之子》企画书的期间。

虽然没有从这样的经验得到明确答案,不过我自己内心做出了决定,那就是「电影不是学校的教科书」。我到这时才重新体认到,电影(或者更广义的娱乐)不需要是正确的、模范的,反而应该谈课本没有谈的东西,譬如让人知道了会皱眉的秘密愿望。我要使用和教科书不同的语言、和政治家不同的语言、和评论家不同的语言来谈,要以不同于道德或教育的标准来写故事。这才是我的工作。如果因为这样受到斥责,那也没办法。我只能将真实的感受写成故事。这样的决心或许来得太晚,不过《天气之子》就是基于这种心情写出来的故事。



风雪里悠悠长白


今天来讲解一下新海诚的新作品《天气之子》里面的爱情。《天气之子》在日本7月19日上映,代表日本申报奥斯卡。11月1日于大陆上映。

电影里女主阳菜是一位有着超能力的女生,是这个世界的晴女。就是可以祈求天晴,让天气变得正常。但是祈求晴天的代价是让自己的身体一点点的消失,完全让天气恢复正常的代价是直接消失。其实在这个使命来说,对她是不公平的,她原本只是祈求她的母亲平安而已,怎么会料想到会成为威胁到自己生命的晴女。

男主帆高,一个十六岁男孩,可能是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家出走少年,追逐着一束光来到一个陌生的,接近四千万人聚集的大都市,孤独,无力和不安。一个生活只有阴霾的少年,在饥饿和困苦徘徊的时候,遇见了女主,给了他一个微笑和汉堡。

“相比于蓝天,我更想选择阳菜”

女主阳菜为了换来东京的天气正常选择了去献身自己,但是在最后的关头,梵高还是到天上把阳菜救了下来,在他心里,阳菜就是他的世界。结果京东下了三年的包语文,很多地方都淹了。因为这个结局,许多人觉得这部剧三观不正,和《大鱼海棠》的女主一样,为了救一个人,而毁掉了一座城市。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么?阳菜作为一个晴女,她是不是东京大雨的人引发者?她有义务去献身自己换来大雨的平息吗?帆高去拯救一个他最爱的人,有错么?答案都是没有。

很多认为男主自私的人,大部分可能是被电影中“阳菜与天空相连了”这句台词给误导,以为东京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是由阳菜带来的,可实际上,在阳菜成为巫女前,东京就已经开始了“异常”天气。

很多人站在道德绑架的制高点来批评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你让他放弃自己最爱的人去拯救世界,你能做到吗?你不愿意,他也不愿意,我就是要和她在一起,即使世界毁灭,也跟我没有关系,她就是我的世界。

《天气之子》一开始,就定好了基调,“是帆高(男主)让阳菜(女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指责阳菜不为东京牺牲自己的人,难道不就是生活中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从来不问他为世界做了什么,而是不断索求世界给予他更多。

当一个只有雨天的少年遇见了让他看见彩虹的少女,就注定着这部影片他不会去拯救世界,她只会去拯救阳菜,去拯救跟他一样也孤独也可怜也需要被人照顾的孩子。而结局没有变成阳菜也好好的,也不下雨了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就是因为要告诉人们,这是人类与世界的对抗。

一定要见到对方,一定要奔向对方,没有对方生命就有一块巨大的空洞,这样的感情故事永远会打动观众。只要你爱过,就会被他打动。

世界が君の小さな肩に っているのが世界都承载在你小小的肩膀上

僕にだけは見えて 泣き出しそうでいると,目睹着这一切的我 几乎快要哭出来了

两个少年彼此心意相通,懂得对方的难处,新海诚的童话让我们和现实生活中联系起来。影片中将手枪和手铐作为男主与世界对抗的武器。它是挣脱世俗束缚的象征,也是打破偏见枷锁的决绝。

整部影片传递的就是一种迷茫又困苦的青春,但是谁青春不迷茫。虽然会流泪会流血,但是勇往直前的奔跑,终会挣脱那些世俗的眼光和懦弱的自己。不用去顾及这个世界,只去拥抱我们爱的人就足够了。我要救的只有你。


辉煌55556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影片那个老奶奶有提到,东京本来就是海,是因为人才成了城市,现在只不过是回归罢了。在结合影片前面其他人物的表现:15岁女主差点进了风俗店、混混故意戏弄男主、小学生也在公交车上*ii*、和男主口中不停重复东京真可怕、大叔对阳菜的事故装作视而不见…他们共同说明了一件事,在现代文明的光辉下,东京的繁荣并不是一件自然的事。它是扭曲和病态的。结合日本以前所谓的玉碎精神,为了所谓集体个人必须去死,这些都是极端和病态的表现。而男主最终的选择,不仅仅是爱情,更是选择自己的心。从更广大的意义上说,这是回归人的本真的表现。


hujiadfr


首先,这肯定是新海诚的锅,他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刻意放大了这些角色的行为,在动漫番剧里问题不大,因为大家都是动漫迷,不会傻到在动画中求真实。但在电影作品上这就有点越线了,因为你的观众不止漫党,还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学生、上班族、家里蹲,甚至还有陪孙子的老人,他们的宽容度不会太高,这种与常识、现实相去甚远的艺术加工,饱受非议完全是情理之中。

其次,我们再看看为什么新海诚宁可走极端也要做这样的艺术加工,仅仅是因为他“中二”吗?——不完全是,全片其实有两个关键主题:“警惕物质化的非人社会”和“呼吁人们对情感关系的重视”

1.物质化的非人社会

影片在日本强势登顶年度票房冠军,而在国内却饱受诟病无人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对日本的社会环境不了解,所以影片内容无法引起国内观众共鸣。为此我做了一些功课,先来看看:

目前为止,东京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总人口超过3800万。下携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创造的GDP占据了日本全国的一半。它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道交通枢纽、全球第二多的世界五百强总部数量、日本全国三分之一的大学和全国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此外,到2013年为止东京还一直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英国EIU的报告),直到2018年仍排在第11位。

在日本,以前通常妇女都是不工作的,一个家庭的全部生活压力都转嫁在唯一的男性身上,他们往往背负着巨额的房贷以及品类繁多的保险。偏偏大部分日企都是终身雇佣制,很少有员工中间跳槽,企业也通常雇佣应届大学生。所以,在日本一旦失业,就面临着无法再就业的风险,因此只能在岗位上拼命工作。偏偏很多企业的工作时间又特别长,有的甚至要劳作到晚上11点到12点。好多员工赶不及回家,就在办公室将就一晚,次日又得连轴转。

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社会繁荣,对于日本普通民众,特别是东京的市民来说,已经成了一座压在头顶的大山,榨干挤扁了每一个日本社畜,在日本工作过的朋友肯定有所体会,每条街的居酒屋里都充斥着男人们对社会的控诉。

现在,再回看影片中“物质化社会”的一些象征。

(1)帆高只身来到东京,还未靠岸就在琢磨“工作”,被圭介救了一命却立马被敲诈啤酒,没有收入只能食不果腹露宿街头;阳菜和弟弟相依为命,每天为了生计拼命打工,甚至不惜担当陪酒女郎;大学毕业的夏美每天都在面试,却一次次被拒绝——每个角色都在社会的重压下苟延残喘。

(2)而帆高得知阳菜的能力后第一反应是靠它赚钱,这种思想也导致阳菜的身体逐渐透明,最终迎来不可挽回的悲剧。事实上,在立花家为婆婆祈求晴天的时候,泷说“很感激你们为婆婆做的这些事”,而此时帆高的回答是“哪里哪里,只是工作而已”。真的只是工作而已,初来东京的帆高,也立刻被东京异化了。

(3)面对一直不停的雨和永不放晴的天,东京的市民却习以为常,只有圭介一行会关注“晴女”的线索。而圭介的“晴女”企划却遭到诸多媒体的拒绝——因为没人关心天气,都忙着工作呢。

物质化的压力必然导致精神自由的缺失,自我迷失和道德泯灭充斥着影片中的东京,每个人都对初来乍到的帆高恶言相向,只有阳菜在黑暗中为他递上一个汉堡。社会集体的精神失常才最终引发了天气的异化,暴雨和黑云不过是整个东京、日本社会的病征。

2.理性和情感

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就是压强单位的那个帕斯卡)说过一句名言“理智的最后一步就是意识到有无数事物是它力所不及的”

都说日本是个理性社会,其实他们自己也无奈地被绑在这辆失控的汽车上狂飙,看着很爽,实则疯狂。影片中,圭介、夏美、警察这些大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正是在现代社会中被奉为宗旨的“理性至上”主义。

圭介大叔为了获得女儿抚养权,而将帆高赶走;夏美为了天气放晴,暗示阳菜献身;警察为了凪的成长,强行将姐弟二人分开;探长为了调查案件,将帆高关押审讯——理性的讲,他们有错吗?

没错,每个人似乎都做了最优选择。

但有了“理智”这个挡箭牌就可以为所欲了吗?这我想起一部美剧——《难以置信》,年仅18岁的玛丽在自己家中惨遭歹徒性侵,而面对警员、警探、不同的调查部门,她被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忆、重述事件经过,例如如何被绑住,如何受到性侵,有没有用手指……一切细节都不能遗漏,甚至在口述完成之后,还要她完整写一遍。

——警方的行为有错吗?没有,甚至可以说这是伸张正义的必须。但因“正义的暴力”而受伤的玛丽,又该找谁去哭诉?因为她是受害者就活该承受这些吗?

同样,《天气之子》中的大人们有没有更好的处事方式呢?——当然有,圭介完全可以在赶走帆高之前好好和他谈一谈,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几个月,都不关心一下孩子为什么离家出走吗?几张万元大钞就把一个16岁的孩子粗暴地赶进暴雨中。

“大人”和“孩子”不过是一种象征,他们分别代表“理性”和“感性”两种社会关系,就目前东京和日本的状态而言,感性几乎快被理性赶尽杀绝了,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没有情感联结,冷冰冰的人也造就了日本冷冰冰的社会。

所以才有了影片中看似任性、冲动的帆高,和理智、稳重的大人。新海诚把“理智”放在了主角的对立面,不是他很“中二”,而是他想借此唤回社会的情感和温暖,以避免日本一直在“理性”的绝路上越行越远,最终无法回头。

影片结尾,在帆高因为自己的选择自责时,圭介对他说:“别太自负了,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疯狂,不是哪一个人能够轻易改变的”。

谁又能保证牺牲了阳菜之后,第二年夏天东京不会继续连日暴雨?

退一步讲,假如帆高没有发现阳菜的能力,那东京就完了吗?哪怕下了三年暴雨的东京,人们不也好好的生活着吗。泷的奶奶甚至在洪水中失去了房屋,但她却很坦然的说“这里本来就是海洋,是人类改变了它,不要为失去的东西而遗憾,也许一切只是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世界从来都不需要被拯救,真正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

我觉得问题就在于,下雨这档子事并不是女主闹的,而是天闹的。只是阳菜现在有一个机会,那就是献祭自己来逆一次天——然后男主不想以女友为代价来逆天,就不打算给她这个机会。

电车难题无论选走那边都会被另一边喷,但很少有人考虑到开电车的是谁。毁城市的是这该死的天。

当然,我们显然不必要对男主有什么赞赏——他客观上使得东京人民失去了摆脱这个环境的机会,但是你不能说他拒绝牺牲一个几乎是自己唯一寄托的人(而且本身对下雨这个事件不负责任)来改变灾难是完全错误的。

何况,从自私一点的角度来想,身为底层人的男主很难对东京这个对他完全不友好的城市有感情,或者感觉到守护的责任。既然身为字面意义的无产者的男女主感知不到除了“晴天业务”以外的社会的善意,那么帆高作为这个年龄的青年,肾上腺素和睾酮压倒那点可怜的社会责任感是完全可能的事。

而且,谁能保证晴女的献祭是一劳永逸的事?按照电影和小说中的暗示,很可能只是她们一代代通过献祭自己续这片本来是海洋的地方的命……这就好比凶恶的雨神要求定期献上童女作为食物享用,难道老天本身没有责任,而要全部追究不想献祭者的责任嘛?

我觉得与其慷男主的慨,不如定期给这片天空来点操作,用更多的人的力量团结反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