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假勤奋”,感动自己,欺骗他人

有句话;过程很励志,但假勤奋最终的结果终究会打脸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韩愈

从古至今,“勤奋”都是我们歌颂的良好品质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非常勤奋,结果成绩还是不理想呢

许多人可以做到从早晨学习到深夜,可以手抄几本厚厚的笔记

表面上看,他们学习的时间很长,其实效率很低

也许他们只是“假勤奋”,感动了自己却没有做到真正有效的努力

首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张弛有度的时间安排会让我们效率更高

我们要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休息,什么时候应该改进学习方法

先思考再行动,而不是盲目的用“假勤奋”来感动自己,欺骗他人

“假勤奋”不能让自己得到更多有效的进步

它不是目的却成为了我们填补内心焦虑感的方法

他们只是假装很努力,努力到感动了自己

有这么一类人,自命不凡,心比天高

他们往往是非常具有上进心和正能量的

一提到努力、成功、优秀这些词汇,他们便能滔滔不绝说上很久

不了解他们的人会有一种“他一定很厉害”的错觉

可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往往说的就是他们

他们热衷于制定计划,思想丰富

他们的大脑很“勤奋”但是他们却迟迟迈不开手脚

这种感觉很努力却没有行动的人也属于“假勤奋。”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可是,有一类人他们宁愿花很多时间去做一些意义不大的努力

看起来,他们似乎很有毅力和恒心

可是,他们缺乏思考,不愿意去反思和改变自己

他们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害怕未知的变化,害怕失败和挫折

其实,很多时候,重复性的劳动只是一种懒惰的坚持罢了

那么,如何成为高质量的“真勤奋”呢

很多人宁愿天天看书,也不愿意花一小时来做个读书笔记

只有当你做到知识和行为结合,你的努力才算是真的做出了效果

有人熬夜刷题却比不上十点按时睡觉的学霸

有人天天跑步却瘦不过健康饮食的女神

有人一年读一百本书却比不到将十本书的精华融会贯通的作家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怎么一步一步拉大的呢?

也许不在于那些你努力拼搏的时间

更重要的可能是那些你“停”下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