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复兴韩国,而选择追随刘邦?

国闻杂谈


张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他的祖父张开地连任三朝韩国国相,他的父亲张平辅佐过两代韩王,张良家族有“五世相韩”之说。据《史记》记载,张良的父亲去世时,张良还是个孩子,没有达到做国相的年龄,等到张良长大成人以后,韩国已经灭亡了。张良便失去了子承父业的机会,国破家亡之恨油然而生,仇秦心理严重。

张良出生的年代,韩国已经衰弱,张良的先祖做过五朝韩国宰相,虽然韩国已经灭亡,但是毕竟张家经过几代人多年的积累,还是很富有的。韩国灭亡后,张良家还有奴仆三百多个,张良依靠先祖留下的遗产完全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他却没有选择这一条路,他立志复兴韩国。

张良的弟弟去世以后,按照贵族的礼仪要举行隆重的葬礼,但是张良却将弟弟草草安葬。随后,张良将家里三百多个奴仆放走,变卖家里所有的家产,出高价请了一位大力士趁秦始皇外出巡游之时,刺杀秦始皇。

据《史记》记载,这位大力士可以将120斤重的铁锤抛得很远。由于秦始皇有过多次遇刺的经验,当他再次外出巡游之时,便弄来了几辆一模一样的马车随行,无法辨认哪一辆是秦始皇乘坐的马车,所以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了。

随后,秦始皇便全国通缉张良,张良逃往下邳隐居起来,就是今天江苏省邳县,在下邳开始研究姜子牙的《太公兵法》。

转眼间十年后过去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张良也积极响应,他觉得这是复兴韩国的最佳机会,张良召集一百号人投靠楚假王景驹,途中巧遇也去投靠景驹的刘邦,两人交谈甚欢。

张良最初想试试刘邦是不是草包,用《太公兵法》试探刘邦,刘邦虽然才疏学浅,但是悟性极高,没等张良说完,便领悟了其中的真谛。张良尝试着说给其他人听,结果是对牛弹琴,他人一窍不懂,所以张良决定放弃投靠楚假王景驹,追随刘邦。

秦末农民起义大爆发以后,项梁也在吴中(今苏州)起义,项梁吸取陈胜、吴广的教训,并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王。张良看出了里面的门道,他一心想复兴韩国,觉得是个机会,张良立即向项梁请示,希望他能够立韩王的后裔韩成为韩王。

项梁很爽快地答应了,还给了张良一千多士兵,让他跟随韩王成收复韩地,随后,张良向刘邦辞行,可是韩王成收复韩地失败了。

同年底,刘邦西征之时帮助韩王成打下十几座城池,成功收复韩地,刘邦将十几座城拱手相让给了韩王成。后来韩王成为表感谢,让张良跟随刘邦西进入关,张良又回到了刘邦身边。

刘邦帮助韩王成收复韩地之时,得到韩襄王之孙韩信,刘邦任命其为韩将军,这位韩信与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同名同姓,但不是一个人,这位韩信是韩王的后裔。

项羽巨鹿之战一战成名后,成为诸侯盟主,在他占领咸阳后分封18路诸侯王,也承认了项梁分封的韩王成,张良再次向刘邦辞行,欲随韩王成回韩国。但是项羽想自己控制韩地,以韩王成无军功和张良助汉为由,将韩王成降为侯,不久将其杀害。

从此以后,张良对项羽彻底失望,张良怕将来有一日项羽跟他算鸿门宴的旧账,他可难逃一死。于是张良偷偷离开彭城再次投靠了刘邦,刘邦见到张良非常高兴,封他为成信侯。从此以后张良一直跟随刘邦打天下,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

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后,刘邦立了韩襄王之孙韩信为韩王,从此以后,韩王信常常带领韩国的军队跟随刘邦南征北战。

张良并没有跟随韩王信,因为韩王信并没有长期驻守自己的封地,而是跟随刘邦四处征战。加之,此时情况有所改变,张良很欣赏刘邦。

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层层包围之时,是刘邦一生中被动挨打最艰难的时期,后来刘邦的粮道被断,几乎走上了绝路,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此时刘邦采取郦食其的建议复兴六国,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张良知道后反对复兴六国,他认为,复兴六国是亡国之策,别的不说,如果把领土封给六国的后人,那么就没有多余的领土封给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人,他们背井离乡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立下战功,被裂土封王,土地都封完了,还有谁跟着刘邦打天下呢?复兴六国只会让刘邦手下的贤才良将回到自己的国家,辅佐自己的君主,那么刘邦不就成了光杆司令?刘邦听后大骂郦食其破坏他的好事,立即将六国国君印玺销毁。

楚汉争霸最为激烈的时候,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得大败,韩信、彭越不听从调令,迟迟不参战。张良认为如果没有彭越和韩信的支持,刘邦的20万大军不是项羽的对手,张良建议刘邦与韩信、彭越共分天下。

刘邦采纳张良之计向韩信、彭越许诺,只要他们愿意出兵,那么陈郡以东一直到大海的领土封给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的领土赐给彭越。结果两位得了好处以后,非常果断地出兵。彭越、韩信一到,项羽就完了,最后项羽兵败自刎。

刘邦击败项羽后,封张良“三万户”,张良却辞封,他放弃权柄,不参与朝中大事。连刘邦残酷的铲除异姓诸侯王,张良都没有参与谋划。张良是一等一的谋士,他知道开国皇帝和功臣之间的关系要如何相处,只有置身于功名利禄之外,才能明哲保身。

先前张良为了韩王成曾两次向刘邦辞行,刘邦已经对他情系故国有所忌惮,如果此时张良提出辅佐韩王信,那么更加让刘邦猜忌,张良怎么可能傻到去辅佐韩王信。

刘邦坐稳江山以后,便开始打击异姓诸侯王,把韩王信发配边疆抵御匈奴,最终把韩王信逼反了,韩王信的结局也是非常悲惨的。张良看得很清楚,伴君如伴虎,权力越大,威胁也越大,索性置身于功名利禄之外,保持疏不间亲的原则,才可明哲保身。


小龙谈历史


时移事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张良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初时,张良志在恢复韩国,散尽家财收买勇士,走雇佣刺客袭杀秦始皇之路,未成。

个人武力作用有限,很难实现既定目标。于是改学兵法,借重于团队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借力。但自己团队实力太弱。还得借更大的力。于是,往投景驹。这与刘邦的思路吻合。不期而遇于留地。交谈甚欢,感叹沛公殆天授。刘邦的领悟能力和人格魅力让张良折服。改变主意,一同改投项梁。在这个时候,张良的志向还是“复韩”。当项梁恢复韩王成时,张良又回去跟随辅佐韩王成。毕竟,祖、父先后佐韩五世侯王。而张良是一个极为重感情,忠职守的好佐吏。

韩王成也很讲感情。当沛公把打下的城池拱手相送之后,作为回报,就派张良随刘邦辅佐沛公作战。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刘邦能够团结那么多的能人?就因为他具有宽广的胸怀。也就可以理解鸿门宴前夜,项伯劝张良躲避战祸时,张良说“臣为韩王送沛公”。可见,刘邦、韩王成、张良、项伯(曾因杀人被张良所救)等人,都是很重义的。其后,张良还有好些讲义气,顾大局,忠心耿耿,聪明睿智的故事。比如,项羽分封时,张良将沛公给予的赏赐全送给项伯,为刘邦请益封汉中。

汉王赴任途中,张良建议烧毁栈道,以示偏安一隅,无意东归,以麻痹项羽。东出占领关中,项羽忌惮,张良又贿赂项伯,告知项羽,只为关中以践怀王之约,无意向东,继续麻痹项羽。

在荥阳被困,得知汉王听从郦食其建议,分封六国并已刻好王印时,他详细分析了分封之弊,并促使汉王销毁了已刻的印鉴。这是张良的一个重大转变。曾经执着追求复韩,现在反对分封诸侯王。也许,从感情角度而言,过去是出于对韩国的深情,现在是出于对汉王的深情吧。当然,随着政治上的成熟,和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把握,战略策略方面也是相应做出了重大的调整。

在韩信要挟汉王,临阵要求封假齐王,而汉王又大骂之时,及时以脚蹑王。幸得汉王机智,立刻改口:要就当真齐王,假什么假?!并即刻制印,张良亲往颁封。

签定鸿沟和议,汉王也欲引兵西归时,张良建议,趁势追击项羽,不能养虎遗患。

统一全国后,定都长安,分封时止息争议与不安,稳定太子地位等大事上,张良都以极其高超的智慧,辅佐刘邦成就帝业,稳定大局。高祖说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恰如其分的,并非溢美之词。

张良的大智慧,在于他洞察人性,洞悉时势,在于他骨子里的义薄云天,忠心耿耿。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高祖封他三万户齐地时,他只选择了留地,成为光耀千古的留侯。而留这个地方的意义,在于张良对见证高祖与留侯深情厚谊的特别重视和永久纪念。君臣相得,互相成就,青史留名——这可不是一般的留名,而是永远的佳话。


用户7063446772967


张良两次离开刘邦去辅助韩王成,直到韩王成被项籍杀害之后才彻底归附刘邦。

一、五世相韩,立志为韩报仇

所谓五世相韩,是指张良的祖父、父两代辅助五位韩君,张良可谓根正苗红的贵族子弟。

韩国灭亡之后,张良不葬家人,以家资求客刺杀秦始皇失败,之后流亡下邳。

之后陈胜吴广起事被镇压,景驹自立为楚王,张良投奔路上遇见了同样投奔景驹的刘邦。

二、留县遇沛公,殆为天授

张良在留地遇见沛公刘邦,两人相谈投机,相见恨晚,沛公拜张良为厩将,张良给沛公讲《太公兵法》,沛公深以为然,常常提出自己的间接,张良往日和其他人讲兵法都不得要领,认为沛公的天赋是上天赐予的。

三、去刘辅韩,艰难复国

后,景驹败亡,刘邦投奔项梁,张良向项梁说韩公子横成君成是一个贤者,可以立为王,为楚党羽,分散敌人的力量。

项梁给韩王成1000多士兵,以张良为韩申徒,使其攻略韩地,张良第一次离开了刘邦。

张良攻略韩地十分不顺利,攻下几座城池,不久又被秦军夺走,韩王一直没有稳固的地盘,知道刘邦向西进发。

刘邦于张良合兵一处,打下颍川十几座城池,令韩王留守,刘邦张良攻南阳。

四、佐沛公入关中,解鸿门之围

五、再去刘辅韩,君上身死

六、汉王东出,良为成信侯

(未完待续)


长岛男爵


因为韩王把他送给了刘邦,并且嘱咐他要好好侍奉汉王,后来韩王还被项羽杀了,张良悲痛之余,追随刘邦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