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去世时,清朝已灭亡55年,为何还能被葬入皇陵?

rammstein69


题主所说的皇陵并非清朝皇家陵寝,而是商人张世义开发的旅游景点的皇陵(华龙皇家陵园),因此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溥仪的命运

爱新觉罗·溥仪身为清朝末代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从他三岁登基,到辛亥革命宣布退位,中间不过三年,年仅七岁的他有知道什么叫亡国之君呢?到他完全长大有能力时,想着复国时,却成为了日本伪满洲政府的傀儡皇帝,完全失去自由,逐渐失去人性沦为工具。

日本战败,溥仪被苏联俘虏,随后又引进国内,最后完成改造被特设获得了平民自由身,虽然从皇帝沦为平民,但成为平民的岁月可以说是最幸福的日子,最后尿毒症病发离世,享年61岁,身为亡国之君的他加上当时政治原因,溥仪自然无法葬入清陵,在中央的指示下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北京西山山前平原上的孤立残丘)。

迁入皇陵始末

1994年,旅居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易县崇陵西北兴建了一座华龙皇家陵园。刚开始华龙皇家陵园的知名度并不高,经营了几年毫无起色,眼看就要破产了,张世义先生灵机一动,想到了早已去世的溥仪,凭借他末代皇帝名号,定能提升知名度。

随后张世义就派遣团队多次劝说溥仪的遗孀李淑贤,经过不懈的努力李淑贤点下了头,选择了同意,将溥仪的骨灰迁葬西陵。

安放仪式于1995年1月26日举行,由李淑贤把骨灰盒捧至墓穴前,安放在铺着黄缎的灵台上。一个简单的仪式之后,陵园工作人员将骨灰盒放入水泥筑的“椁”内。面南背北,盖上“椁”盖,最后浇铸混凝土。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帝的骨灰就这样安葬了。

结语: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坎坷,死后虽然没有进入自己家族的皇陵,但结局也算是安详晚年,安葬在了里光绪帝较近的陵墓,也算是美中不足。


淡墨青史


清朝的灭国皇帝,溥仪 一生三起三落,终于还是跟皇位无缘。新中国成立后,他转换身份成为国家公民,后来死于肾癌,活了62年。溥仪死后,尸首被火化,骨灰被周转了好几个地方,终于被确定葬到了皇家陵园。一个普通的国民怎么可以被葬到皇家的陵园呢?

中国古代的皇帝基本在成功上位后就开始给自己准备皇陵了,溥仪也不能免俗。他才10岁的时候,就已经让人在泰东陵看好了地方,把''狐仙楼''当成自己死后的安身之地。可惜溥仪忙碌一辈子临死又碰上了浩劫,想进皇陵已然是不可能了。

溥仪在1967年间去世,病死在北京人民医院。总理为溥仪的后事做出了安排,火化遗体,埋葬地点交给他的家人去决定。溥仪的骨灰问题被爱新觉罗家族的核心成员激烈讨论,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决定让他暂放于八宝山人民公墓。浩劫结束以后,1980年,溥仪三人又被在中国政协礼堂追加追悼会,给骨灰的存放提高了规格。

1992年,张世义来到河北进行投资,易县是清陵的所在地。他投资的项目包括皇家陵园,这个园子全名是华龙皇家陵园,可它不过是个商业性场所。易县的领导找上张世义,并主动提出想要把溥仪的骨灰安放到皇家陵园,以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张世义听完觉得可行,找到溥仪的妻子李淑贤,这是溥仪最后一个妻子。李淑贤好奇张世义的目的,张世义毫不避讳的告诉她,有了溥仪会让陵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甚至享誉全世界。他为了陵园的收益,自然希望溥仪能来。当张世义把话说完,李淑贤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第二天张世义也告诉李淑贤。为了他会把公墓的名字改名为皇家陵园,他的妻子很满意。为什么李淑贤愿意把溥仪的骨灰安置在民间陵墓呢?李淑贤对此给出了她的答案,在张世义找上她的前一晚,李淑贤正好做了个梦,梦境十分奇特,有个远方的朋友抱着一条龙找上她,想请她代为看管照顾,朋友要出差一阵子。

可是朋友松开那条龙的时候,龙就自然进到了水井中。梦醒之后,她连忙去看望丈夫的骨灰,谁想到八宝山的存放期限已经快到日子了,想着他是想要找个好地方入土为安了。刚想到这里,张世义就找到了她,说想把溥仪的骨灰牵走,冥冥中这也是达成了溥仪的心愿,她怎么会不同意。

更重要的是,皇家陵园的地理位置优越,旁边就是清西陵内崇陵,这是光绪皇帝的葬身之所。溥仪的皇家陵园据此不过200米的距离,这也是是李淑贤愿意答迁葬最重要的原因。皇家陵园因为溥仪可以享誉世界,更具知名度;溥仪因为皇家陵园所以能有安身之所。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乾县锋哥


从辛亥革命后,袁世凯迫使隆裕颁退位诏书始,到新中国成立,溥仪被从苏联引渡回国,作为历代末代皇帝而言,应该是最体面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没被处死的末代皇帝。



溥仪之所以能有善终的结局,不得不提一个至关重要的人——袁世凯。



清末,革命军四起,各省分分宣布独立,迫于无奈,隆裕和载沣决定重启袁世凯,时国体之争愈演愈烈,南方各省革命之势正雄,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给出了最后的条件:君主立宪。然,手握重兵的袁作为中间调停人,想在南北之间为自己做老大争取更多的利益,在几重调和、谈判之后,逼迫清帝退位,拟定了清室优待条件,其第一条就写道:清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待以各外国君主之礼。

加之,孙中山、袁世凯和后期各地军阀和普通大众其实对皇帝的存在已然习惯,毕竟封建政权长期存在了几千年,并没有谁打算处死这位末代皇帝,只要不握实权,任期自生自灭就好。



自此,溥仪人身安全得到了基本保障,从苏联引渡后,新中国领导人有自己的肚量和思考,让这位末代皇帝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能在国际国内环境下,赢得一定的话语权。死后从八宝山移至皇陵也算是善始善终。


相遇皆是重逢


1994年,旅居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易县崇陵西北兴建了一座华龙皇家陵园。为了提高陵园知名度,张世仪经过不懈努力,劝动了李淑贤,将溥仪的骨灰迁葬西陵。安放仪式于1995年1月26日举行,由李淑贤把骨灰盒捧至墓穴前,安放在铺着黄缎的灵台上。一个简单的仪式之后,陵园工作人员将骨灰盒放入水泥的“椁”内。面南背北,盖上“椁”盖,最后浇铸混凝土。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帝的骨灰就这样安葬了。1915年清皇室选定的“万年吉地”终于划上了句号。


极影锋行


傅仪安于皇家陵园,虽然是民间安排的,但是我觉得是合适的。傅仪作为一个未代清帝,虽然做了不少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蠢亊,他毕竟在清皇位呆过,死后入陵,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尹活生


人道主义的体现,中国传统、人文关怀的理念。更体现了国家制度的自信和宽容!


Wd幸福的老大


末代皇帝溥仪去世时已经是新中国,最初被卖在八宝山公墓,后来葬入清西陵旁边的华龙皇家陵园,这就是一些有钱人葬的地方,去拍段子不下十次,现在看来是在清西陵旁边


丽川环球旅行


末代皇帝在北京劳改所其间曾虔诚地向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提出了自己最后唯一一个请求,即自己死后准予葬入皇陵父亲陵墓旁,中央人民政府秉着人道,礼仪和慈悲心怀答应了他唯一请求。


用户4876087807407


皇家陵园不等同于清皇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不会充许封建帝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