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菜价:总体波动小,青皮冬瓜价格稳,青蒜、长茄、西葫芦等均降价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整体走势平稳,略高于去年同期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1.94元/公斤,比上周同期(11月1日)的1.93元/公斤上涨0.52%,比去年同期的1.90元/公斤上涨1.03%。周环比微幅上涨,年同比小幅上涨

基本概况

本周,由于蔬菜主要供应地的天气情况相对较好,蔬菜生长正常,供应也相对充足,所以价格也基本上保持平稳,周内的波动很小。虽然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但是高出的幅度很小,价格整体上处于正常区间之内。

去年同期,由于部分秋季蔬菜的上市期推迟,与冬季蔬菜的上市期重新重叠现象,导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的价格整体偏低,一些大宗蔬菜出现阶段性卖难现象,使得菜价整体低迷。今年则不然,夏季、秋季蔬菜的衔接比较顺畅,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菜价整体偏低;秋季、冬季蔬菜的衔接也比较顺畅,出现卖难现象的品种较少,使得整体菜价略高于去年同期,高出的幅度很小。总体上看,大部分蔬菜的价格都处于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

上周末,北方蔬菜产区的气温虽然出现小幅下降,但蔬菜生长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只是生长速度出现短时间放缓,周后期天气恢复,产量、价格和供应也都得到全面恢复。

本周,个别蔬菜品种价格有所上涨,是因为这些蔬菜的供应地正在南移。原产于北方产区蔬菜临近尾期,供应地南移到华东、西南地区,因质量、经营成本发生变化而造成价格的波动。本周南方蔬菜上市量的占比明显大于上周,而且还在逐渐增大,整体供应能力充足。也有个别耐储蔬菜价格依然较低,短期内拉动价格上涨的动力仍然不足,导致这部分蔬菜的价格在后期还会持续相对稳定。

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青皮冬瓜(吊瓜)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青皮冬瓜的批发价是0.6-0.75元/斤,上周同期(11月1日)的价格是0.60-0.75元/斤,周环比持平;去年同期是1.00-1.10元/斤,

年同比下降35.71%,降幅明显。

市场上销售的青皮冬瓜分为2种:1种是吊瓜(吊起来生长的),1种是地瓜(挨着地生长的)。相比较而言,吊瓜的肉质紧实,零售商偏爱;地瓜价格低廉(本周的批发价0.25-0.4元/斤),大食堂喜爱。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吊瓜主要来自广西桂林、江苏徐州;还有少量来自北京通州、天津静海;下周河南周口,河北邢台一带也会上市。除了广西冬瓜是刚刚开始上市的以外,其他产地的冬瓜大部分都是夏秋季采摘以后储存的。所以,目前吊瓜的价格以广西的质量最好,价格也略高一些。由于广西冬瓜近期刚刚开始上市,后期的上市量还会继续加大,价格也出现松动。河南、江苏的吊瓜是储存的,由于去冬今春冬瓜的价格一度走高,这些储存的冬瓜原本希望在今冬明春上市,由于广西冬瓜开始大量上市,产量超过去年,留给江苏、河南储存冬瓜的销售时间不多,迫使江苏、河南冬瓜要加快销售速度。

由于去冬今春冬瓜的价格相对较高,导致今年夏季以后上市的冬瓜种植面积扩大,夏季以后冬瓜的上市量一直较大,价格也相对较低。

目前冬瓜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原因主要有2个:

一个是去年8月份,江苏徐州产区的冬瓜受到台风侵袭,一些地块被雨水浸泡而明显减产,导致11月份的上市量减少,而今年江苏的冬瓜在生长期内没有受到天气影响,产量比去年明显增加,近期供应充足;

另一个是由于去冬今春冬瓜的价格相对较高,多地出现扩种现象,包括河南、广西,所以导致近期冬瓜的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按照目前的供应态势来看,今冬明春冬瓜的价格同样会低于上一年同期。

2、青蒜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青蒜的批发价是1.50-1.80元/斤,上周同期(11月1日)的价格是2.00-2.20元/斤,周环比下降21.43.%;去年同期是1.80-2.30元/斤,年同比下降19.51%。

本周,青蒜供应地分别来自山东的泰安、江苏的徐州、河北的保定地区,还有少量来自云南的昆明、四川的成都。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四川的青蒜会大量上市,几乎会全面占领北京市场,明年春节前后河南周口、山东临沂一带的青蒜也会相继上市。

新发地市场的青蒜销售从每年的10月底开始,首先是北方产区包括河北的保定地区、而后是江苏一带、随后是河南地区的青蒜先后上市,冬季主要来自四川。目前,南方省市的青蒜也有少量开始上市,上市时间比往年略早一些,由于质量比北方产区青蒜的略好一些,价格也略高一些。不过,目前上市的青蒜还是以北方产区的为主。

本周的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和上周,主要是因为山东泰安的青蒜开始上市,且数量还很大。近几年,泰安的青蒜很少进入北京市场,今年当地扩种,产量明显增加。尽管今年蒜种的价格高于去年,由于种植面积扩大,青蒜的价格却低于去年同期。

3、西葫芦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西葫芦的批发价是1.30-2.50元/斤,上周同期(11月1日)的价格是1.60-2.50元/斤,周环比下降7.32%;去年同期是0.50-1.60元/斤,年同比上涨80.95%。

每年的10月份以后,冷凉地区的西葫芦已经全部退市,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西葫芦基本上全部来自山东,包括潍坊地区以及临沂一带的西葫芦,由于全部是大棚生产,所以价格较高。

本周价格出现松动,主要是云南元谋地区的西葫芦开始上市,随后还有广西百色及合浦的西葫芦开始上市。

2017年年初,西葫芦的价格一度低迷,当年广西和云南的西葫芦在新发地市场的批发价格仅仅是0.60-0.80元/斤左右,低于该品种商品化过程中的费用,甚至不足以支付运输及包装的费用。到2018年同期的时候,价格依然不是很高,南方农户种植西葫芦的积极性弱化。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今年南方产地的总体种植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但天气状况比较理想,总产量基本上与去年同期持平或者略有增加。

所以,预计广西合浦、百色的西葫芦上市以后,对山东大棚生产的西葫芦形成有力的补充,西葫芦的价格还会有较大下降空间。

4、长茄

11月8日,新发地市场长茄的批发价是0.60-0.90元/斤,上周同期(11月1日)的价格是0.60-1.20元/斤,周环比下降16.67%;去年同期是1.00-1.60元/斤,年同比下降42.31%。

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长茄主要来自辽宁海城和绥中,辽宁地区在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长茄全部是暖棚生产,供应期从当年的10月到次年的6月,是在北京市场长茄供应期最长的产地。此外,在冬春季北京市场上销售长茄的产地还有山东的潍坊和聊城,但是山东的长茄数量很小,且价格较高。目前,辽宁长茄的上市量略大于去年同期。

今年夏季以后,各种茄子的价格都比较低,包括长茄,尤其是在8-10月份,这期间的价格只有0.50-0.60元/斤。茄子类蔬菜价格低迷的原因也是扩种。由于去冬今春茄子类价格较高,导致后期各个产地普遍扩种,夏季以后产量大幅增加。另外,今年北京及周边地区广茄扩种明显,其中河北唐山也扩大了种植规模,由于广茄对长茄有一定的替代性,上市以后对长茄的价格形成打压,所以长茄价格也一直上不去。

按照目前的供应形势来看,长茄的价格在短期内还难以有所改观。

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今年秋季,茄子类蔬菜的育苗量较大,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3,后期如果不出现极端天气的话,今冬明春茄子的供应会明显好于去冬今春,包括圆茄、长茄、广茄等,价格都会低于去冬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