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劉禹錫詩詞集》十首〔第二輯〕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浪淘沙·莫道讒言如浪深

〔唐〕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

〔唐〕劉禹錫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暗迎神三兩聲。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竹枝詞

〔唐〕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石頭城

[唐]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憶江南·春去也

〔唐〕劉禹錫

春去也,

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嚬。

憶江南·春去也

〔唐〕劉禹錫

春去也,

共惜豔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

無辭竹葉醉尊前。

惟待見青天。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