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再也拍不出《大鬧天宮》?從上海回來,宮崎駿極度失望

中國有沒有堪稱偉大,甚至無法超越的動畫片?

有的,比如《哪吒鬧海》

先講一個細節,動畫裡有一個李靖撫琴的情節。

如果懂音樂的話,你會發現,在長達40秒的李靖彈奏畫面,其指法、按壓位置完全跟音樂同步。

這是怎麼做到的?

在製作時,《哪吒鬧海》的作曲家金覆載請自己的好友古琴演奏家龔一到美影廠演奏琴曲。

六位動畫家圍繞龔一,從不同角度速寫龔一的指法。同時,還用攝影機拍下龔一演奏時的神態。

經過這樣的努力,才達到了這樣的神還原。

想想現在的演員,連臺詞都不背,全靠對嘴型,嘴型對不上,就靠切。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創作態度,反而能拿數千萬一年的片酬。

而這只是匠心,更多的是這部電影裡透露的思想是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所無法匹敵的。

新的電影裡少了一個靈魂式的情節:哪吒自盡!

在動畫裡,龍王為害地方,吐雨興風,還強搶童年童女。

在自己的妹妹被龍王殺害後,哪吒一怒之下,打死了龍王三太子。

哪吒的行為是制暴,他是以英雄的面目出現的。

這裡面的設定就有深意。龍王為害地方,為什麼天庭不管?地面上的散仙也不管?任由龍王禍害人間?

更為驚人的是,李靖作為陳塘關總兵,他扮演的不是保護百姓,而是龍王利益在民間的代言人,由他負責選送童男童女進貢龍王。

而最後站出來的是一個孩子,還是李靖的兒子,這一下,戲劇的衝突出來了。

當龍王追上門問責時。李靖絲毫沒有問起自己被吃的女兒,只害怕哪吒給他惹禍。

這位少兒英雄頓時陷入絕境,一面是兇狠的敵人,另一面,原本是自己依靠的父母,也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於是,他只剩下孤零零一個人戰鬥。

最終,殺死哪吒的不是龍王,而是父親李靖的劍.

哪吒曾經試圖改變百姓被龍王吃的命運,可最後,將他殺死的,不是龍王,而是他原本想保護的人。

於是,哪吒成了整部影片中的悲情英雄。他永遠無法理解這不可理喻又無比現實的世界。

在哪吒自盡的一刻,中國最具古典悲劇特色的人物產生了。

而當他再活過來時,重生的只有軀體,而不是靈魂。

所以當我們在另一部動畫裡看到哪吒,他已經完全沒有鬧海時的靈氣,而淪為了體系的一員,成為壓制另一位反叛者的棋子。

這時候的哪吒渾體圓潤,曾經的他梭角分明,所以才在現實中碰得頭破血流。

而新的主角在力經戰鬥之後,同樣達成了妥協,成為了體系中的一員。

《哪吒鬧海》,當年我們也許只覺得好看,很難體會其中的深意。也許,這種藝術的創作,就是千人千面,就像哈姆雷特,一萬個人有一萬個解讀。

遺憾的是,我們現在幾乎很難見到見到這樣的作品。

其原因,日本同行比我們看得清楚。

那一年,宮崎駿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訪問,他贈送了自己的新片《風之谷》,希望做一些業務上的交流,但上海美術製片廠問的最多的,不是怎麼製作動畫,而是員工怎麼分配收入。尤其是詢問計件工資的可行性。

宮崎駿頓時失望了,更深的擔憂是,他感覺這個曾經產出無數偉大作品的動畫工廠可能再也出不藝術級的作品。

高畑勳說道:“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在這一點上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很尊敬的,沒想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層卻只關心這個。一旦計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國學派的影片了。計件付酬不鼓勵創新—不斷投入新的短片很費錢,而系列片只要搞好開頭的部分,角色和背景定下來以後就不會花太多功夫。之前中國同行那種每一部短片都嘗試新手段的創作方式,在日本就是完全行不通的。我必須要提醒他們,中國有懂行的人。但是中國一下迎來了現代化,現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都已經沒有原來的風格了吧。太讓人失望了。我太失望了。”

這是來自日本同行的惋惜,也許,他們希望中日的動畫能夠齊頭並進,而不是現在,日本動畫獨領風騷。

事實上,中國的動畫原本就走在日本的前面。

亞洲的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

它的製作人叫萬籟鳴。

在二十年代,時為上海印局局的萬籟鳴受美國動畫《白雪公主》的啟發,決定製作中國自己的動畫。

他約上同愛繪畫的弟弟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在上海一個衚衕裡租下了一個小房間,開啟了中國的動畫之旅。

在四年後,靠著自己的摸索,他們做出了一個新穎的動畫廣告:《舒振東式華文打字機》。

到了1941年,萬籟鳴製作出了中國也是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

這比日本的第一部動畫長片《桃太郎 海之神兵》早了4年。

而當時日軍侵華,從上海拿走了這個拷貝,在日本播放後,很快引起了轟動。

裡面的設計在當時看來,可謂驚為神作。

在無數為之瘋狂的日本人中,有一位十四歲的原本立志要當醫生的少年。在看完這部中國的動畫片之後,他改變了自己的志向。

“當時我還在讀初中,也有幸觀看了這部動畫電影,影片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就是我們的動畫片啊!影片上映時盛況空前,連影院的走廊都擠滿了觀眾,場場爆滿……大人、小孩,外行的、內行的都入迷地觀看電影,這就是我想做動畫片的原因。”

這位少年是日本的動畫大師《阿童木》之父冢治蟲。

此後,手冢一到中國,一定到上海拜訪自己的動畫啟蒙師萬籟鳴。

而他去世時的最後一部作品就是《我的孫悟空》。

《鐵扇公主》只是萬籟鳴動畫計劃裡的一步,他最希望的是把西遊記裡最經典的一幕大鬧天宮搬上屏幕。

可當製片商發現把資金用在別的地方能夠賺取更多利潤時,萬籟鳴的《大鬧天宮》夢只好擱淺了。

“在舊社會,我飽嘗辛酸,始終無法實現這個願望。我為之苦悶過,因為終日奔波,到處‘遊說’,確實遭到資本家的白眼;我為之欣喜過,有某資本家願意投資拍攝,我經之營之,花了半年多的心血,但到頭來願望還是成為泡影,資本家突然改弦更張,下令停止拍攝,因為物價飛漲,出售膠片藥品比攝成影片獲利還要多;我為之絕望過,因為動畫事業到後來已經夭折,感到此生再也沒有可能把‘大鬧天宮’繪成動畫了。”

萬籟鳴此後去到香港,在香港,他頗受歡迎,當時在香港跟一位明星跳一個舞,需要花費五元,而請萬籟鳴剪一個人影,則需要二十元。

而萬籟鳴還是選擇回到了上海。因為他知道,只有這裡,才有可能實現他的《大鬧天宮》夢。

回到上海美術製片廠的六年後,萬籟鳴終於有機會開始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那麼,驚豔世界擁有永恆之美的《大鬧天宮》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呢?

工匠之心。

為了尋找動畫裡的天宮,60歲的萬籟鳴帶著畫師來到北京,從故宮、頤和園到西山碧雲寺、大慧寺,尋找著輝煌天宮的影子。

請京劇演員給大家上課。

拜訪了擅長猴戲的京劇武生,為“孫大聖”設計動作。

每個畫師都要學京劇,每個畫師的桌前都有一面鏡子,畫師要首先做出劇本里的動作才能下筆。

又請來了中國現代藝術開拓者之一張光宇為人物設計動作。

看看他畫的手稿,就知道《大鬧天宮》是一張張藝術堵積起來的東西。

孫悟空造型

哪吒

龍王

二郎神

太白金星

巨靈神

王母

李天王

太上老君

玉帝

土地

花果山水簾洞外景

花果山水簾洞內景

光孫悟空的形象,張光宇就數易其稿,最初是偏丑角的猴子。

雖然臉不太對,但雞心形的面部裝飾、大耳朵、帽子、以及最關鍵的豹皮裙留了下來。

第二稿,孫悟空頭戴雞毛帽,披竹盔甲,生動活沷,大王派十足,但太過複雜,不合適做動畫。

第三稿,做簡化,但造型有點方,沒有了靈氣。

最終,上影的首席動畫師嚴定憲根據張光宇先生的三稿綜合出了孫悟空的最終形象:臉似蟠桃,紅雞心,綠眉毛。鵝黃上衣,翠綠圍巾,豹皮短裙,紅褲黑靴。

這一形象,成為孫悟空最為經典的形象,就是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的六六老師也沒有脫離這個形象。

眾多大師的合力,才製作出了藝術級的動畫。

不僅是主角,連配角都活靈活現。

被打倒了還不死心,躡手躡腳想偷襲的蝦兵。


抬著 7200斤重的兵器方天戟進場,龜將們垂頭喪氣。

眾猴兒奮戰天兵天將。

孫悟空與哪吒的戰鬥,孫悟空拔出三根毫毛變出三個分身,連同真身四個攻擊哪吒,光這一個鏡頭,只有五秒鐘,卻要畫一百多張畫稿。

而五十年後,當有人把《大鬧天宮》放到外國的網站,立馬讓外國人驚呆了。

“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看到的東西,我不能相信我有幸看到這個令人驚歎的文化作品,哪一個工作室?哪一個年?誰是導演?告訴我或幫助我,我要趕到那裡去。”

“上帝啊,這是1960年代製作的動畫片,那時候動畫甚至還沒有那麼發達。嗯嗯嗯,而且它是中國製作的還不是日本。”

“當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個小女孩。那時候英國4頻道開播,它開始播的那些節目中有一個就是這個電影。我後來再也沒有看過它,我曾經懷疑了很長的時間,它是否只是我曾經做過的某個好到難以相信的奇異瑰麗的夢境。現在再看到它,它就象我曾經記憶的那樣華麗壯觀。太謝謝你上傳了!”

“我自從七八歲以後就沒有看過這個電影,BBC2曾經有一季亞洲動畫。試圖獲得這個電影有許多年了,它讓我保持安靜了45分鐘”

事實上,中國又何一個大鬧天宮,一個哪吒傳?

《小蝌蚪找媽媽》,水墨畫動畫,流動的齊白石。

《聰明的鴨子》第一部摺紙片

第一部彩色寬熒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今年大熱的魔童哪吒也很不錯,但我必須得說,那是成功的商業片,而這個是藝術。

黑貓警長

驕傲的將軍

《神筆馬良》

《葫蘆兄弟》

《阿凡提的故事》

《天書奇譚》

《九色鹿》

《邋遢大王》

《舒克和貝塔》

1999年,上海美術製片廠第一部市場化的動畫片《寶蓮燈》上映,當時以為是中國動畫的新開始,卻沒想到是一個結束。

自此之後,上海美術製片廠再也沒有出過匹配藝術兩個字的作品。

在那之後 ,中國的孩子只能看《喜羊羊》《熊出沒》這些剛過及格線的作品,更不用提什麼洛洛歷險記,蔬菜寶寶,以及一堆動畫扶助政策下出來的奇怪動畫片。

這些動畫片只能用辣眼睛來形容。

你能想像,這是少兒臺放出的動畫:

要麼,就是模仿日本動畫

可以前,中國動畫是日本學習的對象。

《千與千尋》裡的龍

靈感就來自哪吒鬧海。

而沒看過《哪吒鬧海》,看到中國新動畫出來的龍,還表示是抄《千與千尋》的。

現在的孩子物質上是比我們那時候要豐富,但在動畫上,他們確實錯過了中國動畫的巔峰時代。

中國的家長應該讓孩子看看我們國家以前的這些作品,這是中國老藝術留給中國的魄寶。

我特地找來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授權的《中國經典動畫珍藏版》。

這套書特別全,包括上海美術電影的33部優秀獲獎作品,一共70冊圖畫書:

《葫蘆兄弟》、《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金猴降妖》、《寶蓮燈》、《三個和尚》、《猴子撈月》、《大鬧天宮》……這些都能給每個孩子帶來特別美好的回憶。

這些原畫的藝術性很高,比如《小蝌蚪找媽媽》裡的水墨畫插圖,原畫出自齊白石;

《鷸蚌相爭》有國畫大師林風眠的風格。不僅僅是讀故事,還是一種美學養成,而且是中國自己的美術,其實,只有民族的,才有可能是世界的。

排版採用孩子喜歡的半文半圖,故事跟圖片兼具。

這些經典的故事裡,不但向孩子傳遞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審美,中國的故事,還傳遞著真善美的價值觀。

3到10的孩子都可以閱讀這些中國國寶級的動畫故事。

讓經典在我們孩子的心靈裡繼續傳承下去。

人物形象設計,故事的啟迪性,都是中國不可複製的顛覆存在。

還是很好的親子閱讀,給孩子講這些故事時,可能爸爸媽媽們自己都有不少美好的回憶吧。其實,就是成人也可以收藏一套,做為自己童年美好回憶的一種紀念。

送給朋友,也一定能帶來會心一笑。

《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作品還是教育部推薦給青少年的必讀書單。

雖然有七十冊之多,但相信好多中國人都熟悉這裡面的故事,就是我們的孩子可能多看歐洲動畫,日本漫畫,對我們中國這些魄寶級的動畫反而不瞭解了。

▲狐狸打獵人

因為是給孩子準備的書,所以印刷方面,採用了進口大豆油墨,綠色認證印刷,絕對安全。

關鍵價格特別好,雙11特惠,只要99,一本才一塊多錢。

第一批開團,書很快就被訂光了,跟出版社聯繫,再開一團。

數量不多,需要把這些中國不可複製經典帶給孩子的,可以點下面的橫條參團。

參團細節

團購產品:《中國經典動畫珍藏版》(共70冊)

團品價格:原價160元,團購價99元

包郵,新疆西藏地區需補運費20元。

適合年齡:3-10歲

團購週期:10月5日~11月07日 數量有限 團完即止

參團方式:按下面的橫幅條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