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贾樟柯、胡锡进和木子美

作者胖妲己

在贾樟柯眼里,“江湖儿女”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对我来说,江湖一定有一个动荡的变化剧烈的时代,就像看的那些电影里面的年代,胡金铨《龙门客栈》、《侠女》等大部分放在动荡的背景里面,都是社会积聚转型,非常不平静,人的生活有非常多危机的背景,充满危机的生活环境,是江湖必要的元素。

另外,这其中的人际关系,江湖那些有魅力的人,除了身强力壮特别能打之外,更主要的,他们非常会处理人际关系,非常懂得人情世故,有很多做人的智慧。

在《江湖儿女》这个电影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叫情义。我觉得江湖首先是一种剧变、危机时候的社会,还有复杂的人际关系。

其次是儿女,儿女就是有情、有义的这些人。我一直想拍这样的影片,而且我不想把它放在一个时间点,我想拍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怎么被改变,江湖道义、江湖情义怎么改变。

《江湖儿女》这个剧本开始写作之后,制片、投资方听说我在写《江湖儿女》,都以为是写古装片,后来知道我写当下的故事,都建议是不是起别的名字。

我后来坚持用《江湖儿女》,因为我觉得江湖情义在当下社会会是什么样子,这是我用这个电影想探讨的,所以保留了《江湖儿女》的中文名字。英文名字有过变化,一开始叫《Money & Love》。当时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也跟故事有关。有时候我失眠会听广播,广播里面有很多情感节目,都在诉说,听来听去不是缺钱就是缺爱情。

我就写一个金钱与爱情的故事,这17年一对男女也是缺钱且缺爱情。后来,我写到廖凡和赵涛的一场戏。因为大同有十几个火山组成的火山群,我写剧本的时候常去那里散步,我就把一个场景放在那个火山。赵涛有一句对白跟廖凡说:经过高温燃烧,火山灰是最干净的。我写完这句就想用“火山灰是最洁白的”,因为我觉得人这一生经过很多的情感、生活的历练,就好像高温燃烧一样,最后烟飞云散,挺悲哀,但同时也非常珍贵,因为人再有多少的毛病、缺点,最终还是非常珍贵,这样就改成了英文片名《Ash is Purest White》。

电影时间跨度非常大,从2001年到2018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跨度?我觉得人到了这个年龄。过去我写剧本,不会把人物放在长时间里面考虑,因为没有时间经验,那时候生活才刚开始,很新鲜,谁会去想十几年间遇到的一些事情,也不会想时间对人的改变。到40多岁,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就有点像装软件,最终是装上软件。软件是什么?就是时间感,是看人看事情,不看一时一地,而是看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这样的电影,演员怎么办?因为他们是从二十五六岁,演到四十多岁,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难度很大。特别是故事起点,人的形象已经定型了,所以形象的塑造很难办的一件事情。

整个电影最新鲜的还是拍江湖。其实我过去很多电影也是有江湖味,有江湖感的,比如说《站台》是一个文工团流浪演出,10年里面走乡串户演出,也算江湖生涯,但直接拍这种江湖人士,拍大哥的故事还是第一次。第一次,我就想一定要拍出生活环境中的江湖,不是香港电影里面的江湖,也不是意大利电影中的江湖,他就是江湖儿女。在不自知中,大家已经是江湖中人,那些处理人的关系、方法也都是中国式的。我觉得这是最难的。

说到底写江湖就是写人情,写江湖就是写人和人的关系。

所以,在去年中秋,当环球时报的老总胡锡进说“江湖儿女”添堵的时候,贾樟柯这样回应:

遗情书的木子美不加V则这样看胡锡进和贾樟柯:

说到底,这是不是“江湖儿女”、“一出好戏”?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必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