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收藏」皮肤外用药那么多,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经常给大家介绍各种皮肤病用药,难免会有病友会问:“我用这XX药应该怎么用?在哪可以买到?介绍了那么多?我该选哪个?”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困扰我的问题,很多时候由于时间不允许,文章内容可能讲得不够完整,所以特意今天讲一下【皮肤外用药那么多,我们应该如何选?】

这不!每到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湿疹、过敏、手足癣就很容易冒出来,药店里能买到的各种治疗皮肤病的药膏琳琅满目,那这些药物各自都有什么针对性呢?

今天,老刘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皮肤病药物的选择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1.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有哪些?

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

1)按菌种分类可分为球菌性

杆菌性皮肤病。

常见有:

脓疱疮、疖、毛囊炎、脑膜炎球菌疹、猩红热、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杆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有皮肤结核、麻风,其他如伤寒、副伤寒、炭疽、类丹毒、鼠疫等。

毛囊炎

2)按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

慢性两种。

大多数细菌性,尤其是球菌性皮肤病都属急性发作,病程短。只有少数如皮肤结核、麻风等属于慢性过程。

3)按病机分类可分为直接致病、间接致病或二者兼有。

直接致病如毛囊炎、疖、脓疱疮及部分结核疹等,系由细菌在侵入部位直接引起的病变;间接致病如猩红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以及大多数结核疹病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变态反应(对细菌产物过敏)或中毒反应(细菌毒素导致损害)。但是在临床上情况复杂,病情多变,直接或间接致病不是绝对的,应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我们平时所说的“足癣”就是典型的真菌感染类皮肤病,因此我们选择的时候就要选择含有抗真菌成分的药物,比如说洁宁盐酸布替萘芬,其含有的布替萘芬成分具有良好的杀真菌活性;而当我们的皮肤有脓包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是细菌感染造成的,那选择药物的时候就要选择能杀死细菌的药,比如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等。

过敏性皮肤病

这一类的皮肤病主要有湿疹、皮炎等,一般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效果比较理想。激素类药物使用时注意:对于面部、腹股沟、腋窝、外阴等皮肤柔嫩及褶皱部位应使用弱效或中效的;皮肤较厚的部位可以选强效的,但一般使用1周左右,好转后换用弱效的;婴儿、儿童皮肤薄嫩,通常用弱效的且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湿疹

我们常见的皮肤外用药剂型有哪些呢?

我们在选择皮肤外用药物的时候,会发现各种药物的形态也不一样,有软膏、凝胶、粉状、液体和剂等不同形态,那这些又有什么区别呢?

乳膏(emulsion,cream):乳膏的渗透性较好,又易于清洗,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剂型,适于亚急性或慢性皮炎、湿疹等。

乳膏

软膏( ointment):

软膏有保护、润滑、软化痂皮的作用。软膏的渗透作用较乳膏强,适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的治疗。

软膏

散剂(粉剂,powder):有干燥、保护、散热等作用,适用于无渗出的急性、亚急性皮炎。常用的有滑石粉。

散剂

洗剂(lotion):又称振荡剂(shakelotion) ,为粉剂与水混合而成。这种药物在使用用前应充分振荡混匀,有散热、干燥、消炎、止痒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皮炎无渗出者。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等。

洗剂

凝胶剂(gel):局部涂后形成一层薄膜,清洁透明。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仅限用于局部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和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