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一直不放过逃亡的英拉?

阿尔法热点


英拉是泰国的首位女性总理,人民很支持她,可惜因为一些事情她无奈的出逃国外,现在四处流连异国,到处飞寻求政治避难,那么到底是谁一直不肯放过英拉呢?


据说英拉身为泰国女性总理,貌美如花,其笑起来有点像我国的女明星闫妮,目前在世界网络中她拥有多达600余万的粉丝跟支持者,自从逃出国外后,一举一动都备受当地媒体的关注,并且她经常带着哥哥跟孩子出席各种活动,在聚光灯下英拉一如既往的庄重大方,看起来生活似乎挺美好。

而在泰国内,她的人气依旧很高,平均支持率在70%以上,其主要是英拉当总理期间,高价收购了农民手中的大米,使得大部分人赚取不少积蓄,而税务也相对减少,其企业税从之前的30%减少到20%,因此英拉就算被泰国警方一直通缉,可在国内国外都拥有不少的支持者。

那么到底是谁下令全球通缉英拉的呢?她到底得罪了什么人?细观英拉一生,没有参政之前,平平淡淡是一个富家美女子,上过高等学院读书,拥有高学历文凭,为人处世十分温和开朗,几乎没有得罪过人,何况她是大家族出身,很多人都想巴结她,因此不存在仇家之说。因此主要还是因为英拉当上了泰国总理的原故。

当年英拉一上任就推行了一系列利民利社会的政策,使得民心拥护自己,因此一些利益回归给了基础民众,这对中高阶层的人是希望发生的。因此中高阶层的人群就会通过自己的财力、权力、人力去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特别是泰国王一直都是泰国的掌控者,他引领着泰国军队,随意推翻民权政府,其皇族更是至高无上,每一位普通人见到皇室成员都需要行跪拜之礼,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泰国王有点独权,并且容不得别人跨越自己的权力。那么英拉成为总理,很快就深受广大泰国人民的支持与喜欢,这对泰国王来讲,无疑是一种威胁。于是自“大米案”发生后,泰国王跟贵族们可能就牢牢抓住这件事情来,借机对付英拉。

2014年开始,泰国因为高价收购了数不清的农民大米,导致国库的钱几乎流出了泰国人民的囊中。到了同年5月,该情况越发严重,此时中高阶层的人群可能就坐不住,开始有人抱怨这个大米收购政策的失误,导致国库亏空。

最终总理英拉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被抓住把柄,开始遭到其他势力、党派人员的秋后算账。之后泰国法院根据宪法撤除了英拉总理的职务,并且对她进行指控,这些指控发生后,泰国军队就趁机出动士兵把英拉的政府解散,追究涉案人员的责任,并且开始另立新政府。

后来英拉被迫逃离泰国,开始四处流浪他国,寻求政治避难。起初泰国警方口口声声的要抓英拉回去接受刑罚,然而实际的抓捕的行动却不见得有多少进展。因此一些人则开始质疑,这一出收米、亏本、出逃、追捕其实都是政治戏,目的不得而知。但真正拿到实惠的泰国人民则是一直担忧英拉在外面的生活。

那么到底是谁不愿意放过英拉?其主要是现任泰国王以及皇族成员,还有一些中高阶层的资本主义者。因为2016年前任泰国王普密逢死亡后,新任泰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需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其担心英拉如果回国,会引发广大民众的支持,这时起义军将会造成很大麻烦。


猫眼观史


答案可能会让提问者汗颜,根本就没有人想追究英拉,甚至执政的巴育政府都想让英拉逃得远远的。

英拉在被起诉之后,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没人愿意她留在国内。因为无论怎样处置都无法稳定国内政治局势。相反,让她逃,故意放水让她走,国内的政治大佬们才能安心,获得共赢。

为何如此?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其实,一直没有抓住英拉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只要出逃国外,就根本很难抓捕回来;

2、英拉出逃国外,是泰国军警故意放水的,抓捕只是喊喊口号;

3、泰国政治过于奇葩,政治环境决定了像英拉这样政治背景复杂的人物,不可能真正抓进牢狱里。

图:在诗琳通公主面前,英拉要这样才能表达敬意

第一点举例当今大国的案例,足以说明问题。第二第三点原因,结合在一起讲。

按理说一个政治人物犯了错,损害了国家利益,对她就得严惩,以此来告诫后来的执政者,不仅还能安定国内的参政势力,还能抚平民众的愤怒。

虽然这个道理,看上去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对的,是律法铁条。其实不然,这终究只是一个道理,要实践起来还真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能做好的更少了,五常国家都不一定。

首先,这个国家得有强大的执行力,政府权力能集中在中央,出逃的政治犯才能被逮捕,政治犯可不是一个人,背后有政治家族或政治势力,即使是一个政治棋局里的弃子,他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终归是有自己的力量的,后路早在踏上政治中心的时候,安排的明明白白。

实行一个政策,贯彻全国,可能很难,因为可能触及多方利益,但要放弃权力,努力逃脱法网,对于这些大人物很简单。

事实上,国内问题转移到国际,就很难解决了。

即使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国际影响力是一顶一的,不依然让斯诺登逃了吗?更何况出逃的政治家,知晓的国家机密会比斯诺登这样一个安全部门小职员少吗?很难说吧。

泰国这样一个连在东南亚称霸都做不到的小国(相比五常国家),能对这样的情形有何作为?所以英拉这样曾站在泰国权力顶峰的人物(其实在她之上还有个泰王),只要出逃泰国,就基本安然无恙了。

接下来,就谈谈泰国的政治形势,为什么泰国军警放水让英拉逃走。

我们先来看看当年的起因,英拉上台为反馈当年支持她,代表农民利益的红衫军,就推行了高价收购农民大米,然后再转国际销售。

可真不巧,当年的国际大米价格暴跌,英拉让国家利益受损巨大,农民成了最大的获益者。

这个时候反对英拉的政党,抓住了这个好机会,趁机奏她一本,各种屎盆子往她头上扣,什么贪污受贿都扣上,具体有没有就不知道了,有人起诉,法院就立马控制了英拉,关小黑屋了,可还没到庭审日期,英拉就出逃成功了。

以上是简略的说一下情况,真正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下面,我们再来谈泰国奇葩的政治局面,两者结合,环境与案件结合在一起,就能看出端倪。

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可这种制度在泰国似乎有点水土不服,泰王拥有军权,而泰军俨然就是泰王的私人军队,插一句,泰国征兵很搞笑,可以网上搜视频,抽签的形式。

此外,泰王还能干政,军权加上干政,封建残余的味道极重。

再来谈英拉的家族,西那瓦家族,原先是华人闯南洋做生意最早的一批(祖籍广东梅州,每年新年都回去祭祖),逐渐变为富商家族,转攻政坛,人才辈出。

而英拉的哥哥他信,就是上一任泰国总理,带领泰国走出经济危机。不过后来出事,出逃了。

他信不仅出逃,而且还活得很滋润,做过柬埔寨政府的经济顾问,还去过日本,英国,根本不像一个出逃的政治要犯。

近期资料显示,英拉原本没想过出逃,但她哥哥不放心,是在她哥哥授意下安排好的出逃。另外,有资料显示英拉最近在伦敦机场的商店里出现了。

回归正话,西那瓦家族,每次有人参政总是打着农民百姓利益代表的旗号,一个巨商家族故意拉近与民众的距离,所以无论这个家族谁参政民众呼声都很高,支持的街头社区是政治组织——红衫军。

而敌对的则是那些不肯放低姿态的资本家政治大佬了,走的是上层政治拉拢路线,代表的街头社区政治组织——黄衫军。

每到大选,红黄两军总是会在街头弄几起火拼流血事故。

而除此之外还有泰国军方,他们总是会在一个总理犯了错,出逃之后,接管政府,稳定国内局面,例子:巴育将军。

这么古怪的政治局面,泰王,军方,西那瓦家族,资本家政治大佬,各种势力掺杂在一起。

试想,倘若英拉在国内受到审判,英拉的支持者红衫军势必将会大闹街头,进而发生席卷全国的动乱,并且泰国还允许持枪,未来形势一片茫然。

还要触了西那瓦家族的霉头,当时可不止英拉涉足政坛,这个巨商家族政治力量深不可测,更为奇怪的是泰王的表态并不明确。军方接管,已经嫌局面够乱了,所以留住英拉,只会更加难接手。

如此,一场政治戏就这么开始了,英拉出逃,泰国假模假样向国际刑警组织发布通缉,192个成员国也很真实的没有反应。荒诞的开始,荒诞的收场。

其实这些国家挺可怜可恨的,像韩国政坛更是奇异,永远存在一个特权阶级,那些商业集团巨头,总可以逃脱法律制裁,这就是所谓的“韩国三五定律”,再结合最近的韩星胜利的事件,张紫妍的自杀案,可以一瞥韩国的政治状态。日本,这个就不多说,大家心里清楚。

当然泰国是个特例,国内政治就有点够他们本国人头大了,大国们不屑于插手。


小小嬴政




到底是谁一直不放过逃亡的泰国前总理英拉?表面上看好像是曾经向国际刑警组织对英拉发出两次通缉令的泰国现政府。其实没这么简单!要真正了解到底哪些人不愿放过英拉也不难。只要通过探究哪些人(当时在明里及暗里)极力推翻英拉政府,就知道个大慨了。我们都还记得泰国国内的两股政治势力:红衫军和黄衫军。红衫军是支持英拉的,主要代表了泰国农村和城市的下层阶级:农民和穷人。而反对英拉的黄衫军主要代表泰国的上层阶级:中产阶级以上的各行各业的城市社会精英,军警及司法系统,皇室。而这些人为什么要反对英拉及赶她下台呢?因为英拉代表的是泰国广大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她和她哥哥他信一样,夹着坚实的民意,为了照顾下层阶级,试图实施政治改革。而她的改革免不了触及和损害了黄衫军所代表的上层阶级的既得利益。这让他们感到恐慌万状。为了反击和阻止英拉的作为。通过选举把英拉拉下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英拉的民意支持太过强大。没办法,他们只有通过搞军事政变,像赶他信下台一样,把英拉赶下台。同时他们也担心英拉卷土重来,东山再起。毕竟英拉下台并不等于支持英拉的民意基础土崩瓦解了,相反却无伤大雅。为此他们就以所谓的“大米渎职案”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来起诉英拉。最终英拉也被逼迫流亡海外。

由此可知,不放过英拉的人不外是皇室。因为泰国历史上每一次的军事政变都与皇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泰国国王(或国王身边人)的默许,军队是不会擅自搞政变的。黄衫军群代表的这个“黄色”,其实就隐喻了皇室的泰国国王。这也难怪,虽然自上个世纪中以来,泰国国王表面上只是个国家权力的象征。实际是由泰国世俗政府施政管理国家。然而,泰国国王普密逢在泰国却像神一般的存在,受国民敬仰,不能得罪。哪怕是在网上的只言片语的不尊敬,也要遭受牢狱之灾。何况英拉政府的改革会触及皇室的根本利益(或且泰国国王身边那些人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一直不放过英拉的人就是泰国国王普密逢和他身边的人!特别是2016年底深受泰国民众敬仰的泰国国王普密逢驾崩以后,原来那些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国王身边的“小人”,因为没有了国王的撑腰(挡驾),就更加心虚,深怕英拉和他信的回归执政,进而遭至红衫军报复,只有一不做二不休,一颗心黑到底,对英拉穷追猛打,欲置英拉于死地而后快,不愿放过她。泰国政府,军警及法院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颜二哥有言23


“流量女王”英拉又出现了,这次竟然就出现在离小编几条街的一个酒店内,激动得小编恨不得立即飙过去碰碰运气,搞搞偶遇,近观一下女神风采,发个“菲丝不克”什么的。事实上,激动的不止小编等一众英拉的粉丝,还有一直不愿意放过英拉与他信兄妹的人。

似乎英拉每出现一次,这些人就会发一次声明,或密切关注,或考虑提出引渡申请,或不掌握情况等等。那么,究竟是谁一直不放过逃亡的英拉?

这个“谁”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

小编以为这个“谁”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比如,通过军事政变将英拉赶下台、随后自个上台却迟迟不愿公开大选日期的前军方领导人、现总理巴育;相信也不会是2016年12月继位成为泰国新国王拉玛十世的哇集拉隆功,毕竟当初他遭人“嫌弃”的时候,他信可是他最重要的“金主”;当然更不会是泰国反对派民主党或是其他党派中的任何一个领导人。

不放过英拉的是整个泰国权贵阶层

在小编看来,即便英拉已被赶下台、被起诉、仓皇逃亡海外,但仍迟迟不愿放过她的是泰国的整个权贵阶层,巴育只是这个阶层的代言人,是在台面上发号施令的人,但却不见得巴育个人就与英拉有多大血海深仇。

那么,在泰国,这个精英权贵阶层包括哪几方势力?稍加梳理就会发现,如今的泰国社会早已一分为二:

一边是以王室为中心,包括司法等政府人员、军队将领、传统贵族阶层、地主阶级以及曼谷富人组成的精英权贵阶层,这一人群占泰国人口的30%,掌握80%的社会财富;

另一边则是泰国农民与社会底层组成的新兴阶层,他们占泰国人口的70%,却仅掌握20%的社会财富。

千百年来,精英权贵阶层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共同利益,也有了自己的代言人。民主和平时期,民主党(黄衫军)是他们的主要选择,时局动荡时期,军方将领则是他们的靠山,自拉玛王朝成立以来,这一模式从未变过。

不断遭“剿杀”是因为持续挑战权贵

然而,他信家族的崛起彻底挑战了这种模式。

2001年,他信选举时承诺扶持底层民众,得到占泰国人口70%的底层民众拥护,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出任总理,从此开启了他信、颂猜、英拉一门三相的历史 。

这里要说明一下,泰国农民与社会底层之所以能成为新兴阶层,并将他信、英拉奉为代言人,与泰国“一人一票”普选制度直接相关。若是代议制,相信这一新兴阶层不至于这么快就对权贵阶层形成如此之大的压迫力。

权贵阶层对英拉家族发起三轮“阻击”

为此,2006年,权贵阶层决心对他信发起了第一轮“阻击”,包括普密蓬国王都亲自上阵将他赶下台,赶出国;没承想,因为“为泰党”(泰爱泰党等)背后强大力量,没过多久,颂猜就又上台,于是权贵阶层再次行动,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将颂猜赶下台,把权杖重新夺回交给了民主党。

然而,2011年初,为泰党再次发起反击,向泰国国会提出对民主党党首阿披实领导的联合政府的不信任案,真正负责发动进行不信任辩论的正是当时在党内没有任何职务的英拉。此举迫使阿披实解散下议院,启动大选进程,随后在2011年5月16日,为泰党宣布提名英拉为该党排名第一的候选人,获胜后推举英拉担任总理。自此,英拉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他信与英拉先后得以上台执政,除了个人与家族财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新兴权层要求与权贵阶层分利,这二者从2001年以来的几番搏斗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殊死之战。在英拉执政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更是如此。

事实上,自从英拉上台后,权贵阶层就着手对她发起“剿杀”行动。

2013年11月15日,泰国反对党民主党受命向议会提交了针对英拉政府的不信任案,然而,该不信任案最终遭到下议院的否决,英拉内阁继续履职。

眼见民主党办事不力,权贵阶层便改派司法人士为先锋。2014年1月16日,泰国国家反腐败委员会对英拉涉嫌(大米)渎职一事启动调查;同年5月7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决英拉滥用职权罪名成立,解除其总理职务。

如果事情只进展到这里的话,权仗本应再交到民主党手中,但经历过颂猜、英拉两次轻松赢得选举(毕竟70%的穷苦人民摆在那)的事之后,权贵阶层再也不相信民主党有能力把控时局,因而,军方决定自己出手,整顿局面。

2014年5月22日,泰国陆军司令巴育宣布发动军事政变,英拉等多名政界人士次日向军方报到后遭扣留,随后遭起诉、逃亡;巴育则如愿脱下军装,走上台,自己当起了总理。

巴育上台之后,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

其一,改掉普选制,让70%的农民选票彻底“凉凉”,彻底斩断他信家族卷土重来的根基;

其二,就是消除他信与英拉的影响力,包括当初有意放走英拉,也是希望将他们与泰国本土支持者隔绝。

没承想,英拉出走之后,非但没有“安心在外做富人”,还四处活动,频频与为泰党高层会面,试图继续影响泰国政局,这是权贵阶层绝不可接受的,而这也就是权贵阶层为何一直不愿放过逃亡的英拉的原因所在。


陈一诺


英拉,以其貌美被人关注,又是首位泰国女总理,在网络上粉丝达600万人,远胜国内一流影星,其所在的为泰党深受广大人民拥护,其支持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执政时企业税收从30%降低到20%,三十泰铢看百病深入人心。

拉玛五世国王朱拉隆把军队建设放在第一位,1910年逝世时,军队已强大到撼其国政的地步,1932年泰国军人发动政变,给拉玛六世要么君主立宪制,要么下野成为庶民,没有第三,泰国没有选择的走向君主立宪制,当时确实高大上,但却留了条尾巴,军队高高在上,王室和所建的政府都在军队掌控之中。1946年九世拉玛普密蓬国王上任后,这种局面依然没有改变,1957年,军队统制压力山大,才跪拜在王室面前,从此以后他们才勾肩搭背起来,结果创造了一个400亿美元资产的泰国王室和占GDP近一半的军人经济。



2001年,英拉的哥哥他信当选泰国第23任总理,这个人经商有一套治国也有一套,惩治贪腐,亲政惠民,同时也损伤了王室和军人的根本利益,当他信含泪从王室出来面对媒体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出逃的道路。

2011年8月5日,英拉高票当选第28任泰国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理。英拉执政时,因大米收购案而被弹劾,于2015年1月通过并被禁止5年从政。但是英拉在民众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近,受欢迎程度不降反升,尤其普密蓬国王驾崩后,军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亲近军人政府和军人政府站一条线的民选总理几乎都长久不了,那只有巴育亲自上阵了,2018年11月泰国大选,不把英拉赶出泰国,政局肯定不稳定,所以先是冻结英拉的账户,接着透露要判英拉十年并罚款十亿,硬逼英拉出逃,结果英拉都不为所动,一直到2017年8月23日下午,离审判只有两天,众目睽睽之下英拉失踪,全世界都松了口气,媒体更是说泰国放了英拉一马。2017年9月27日,泰国法院缺庭判英拉五年。英拉从此再没有任何就怎么出逃给出答案,所以英拉气场强大让巴育危机感越来越强烈,巴育即不能激起社会动荡,只有逼英拉覆他信之辙,出逃。巴育才是英拉出逃的始作甬者,也是一直不放过英拉的那个人,他们之间的



陈能先A


他信、英拉被排挤出国,背后是泰国王室和军人集团在作祟,影影绰绰还有老美的影子。

在当代,泰国王室制度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政体,其落后的程度可能仅次于沙特王国。因为,泰国表面民主,但王室和军人一直牢牢把握枪杆子,不时发动政变,推翻他们不喜欢的民选政府。

泰国不是真正的君主立宪制,是假的。泰国与北欧国家的君主立宪制截然不同,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1、泰国王是泰国最大的地主兼资本家,国内无人能敌。泰国王室利用其地位垄断泰国航空业等重要行业。2、泰国王室与平民完全没有人格平等,疯狂搞王室崇拜,任何泰国人在国王王后面前要行下跪礼。此两点完全违背宪政民主精神,有中世纪遗风。

过去,由于泰国运气较好,在欧洲殖民主义扩张过程中免受战争之患,且躲过了多次战争,国家一直太平无事,其体制落伍显不出来。但是,随现代工商业兴起,中产阶级壮大以及农民觉悟与要求日增,这种体制反动的一面日益突出。军人不效忠国民而效忠王室,同时自谋利益,积极干预国家政治经济。他们与民间资本家和平民、贫民的关系日趋紧张。军事集团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这种情况下,代表平民、农民中产和新兴企业主的他信、英拉已经对王室和军人集团构成威胁。更兼他信家族的华人血统和亲华背景,巴育一伙发动政变,废除合法总理就不难理解了。这种政变,一向鼓吹普世价值的美国默不作声,很默许。

泰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佛教国家,但是其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旧体制与新时代精神必定发生碰撞。然而,利用和平方式改造泰国,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为英拉和他信惋惜。


陶江14


不放过英拉的是各界媒体以及各界关注英拉的人,自从英拉出逃之日,泰国当局就已经放过了英拉,不放过迎来的将是一场泰国的动乱,但放过了又遭到了各界媒体的穷追不舍。

前几日泰国总理巴育在一次发布会上面对媒体的穷追不舍的提问下,也曾迫于无奈的回答过英拉出逃的相关问题,被问到“英拉出逃英国,泰方将如何把英拉引渡回国”时,巴育称“我不会指派任何机构,国外的事情也不是他说了算”。会议现场还放了一个巴育的立像,巴育指着自己的照片称“关于英拉的任何问题,请问他”。👇


所以,泰政府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对待此事,他们也清楚的明白,受广大泰中下层阶级支持的英拉对泰国境内的稳定有多大的影响,从英拉哥哥他信当年出逃情况就可以看出,如英拉被引渡回国,泰境内必是一场混乱局面,红衫军会反,底层人民会反。

泰政府从心底都想让英拉出逃就此平息吧,只是没想到英拉如此受各界人士的欢迎,媒体的脚步止不住,口也封不住。


皮蛋先生vlog


英拉目前的情况是她自己造成,不能说完全都是被迫害。

有两点看法:

第一,泰国不同派系之间虽然勾心斗角,但巴育出马后,国王基本认同了这个局面。

当年红衫军和黄衫军闹得不可开交,主要就是围绕英拉和他信是否在很多施政问题上有问题而展开的。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显然对泰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很不利。
军人于是又发动政变上台,对英拉起诉,法院判刑。之后英拉出逃。
这才把局面控制住,防止更大规模社会分裂和动荡。

泰国国王虽然认可了巴育的行为,并且支持他接替英拉组织内阁。

虽然军政府手段暴力,但实现的效果对泰国整体是有利的。泰国国王也是从这点来说支持了巴育一方。
所以,英拉无论政策有没有问题,后期的做法就是想用民意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和利益,显得很短视。
这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如果不发动老百姓上街,可能矛盾也不会激化到自己有国难回。

第二,她不服法院判决,出逃外国,被人抓住把柄。

不管怎么说,她已经逃出国外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问题。

这说明她不相信本国的法律,也说明她不愿意在国内解决自己的问题,甚至会被人认为理亏,确实存在一些腐败问题。

而且媒体爆料她有5本护照。这对一国高层政治家而言,其实本身就犯了大忌。
所以,这些都是她做法的瑕疵和疏漏之处,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进而打击报复。
另外,不是谁不放过她,她能在全世界到处跑,还能时不时秀自己的生活照。这说明至少还是安全的。
你见过一个被通缉的前总理,不仅不躲藏,还满世界笑嘻嘻地到处露脸?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她也算暂时被放过了吧!

木春山谈天下


我们一直以为,民主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良药。可是,在亚太地区,民主制度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韩国总统下台后不是坐牢就是死于非命,印度因民主造成了腐败的碎片化。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泰国,则是红衫军和黄衫军对立,两任华裔总统流亡海外不敢回国。

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泰国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容不下英拉和英拉的哥哥他信?

参照世界各国惯例,我们可以把泰国政坛分为两派:左派是红衫军,包括他信、英拉以及泰爱泰党,主张政策向农村倾斜,推动福利建设和社会公平。右派是黄衫军,领袖人物包括阿披实、国王和军队,代表着城市精英的利益,主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维护精英阶层的利益。

泰国国王在泰国政治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信、英拉都曾是亿万富豪,都曾是一国首脑,见到泰王以及泰王的王子公主依然必须下跪才能讲话。泰国国王的旁边,还有掌握军队大权的军人集团。这些人随时有可能发动军事政变,把总理乃至整个内阁赶下台,他信和英拉手里的筹码只有民主制度和民众支持了。

英拉泰国第1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女总理,同时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英拉以他的亲和力,执行力得到了广大泰国人民的支持,亲切的称他为“清迈的玫瑰”。英拉在总理的任上实行了很多有利于北部地区和农民的政策。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英拉的改革必然会激起精英阶层的反扑。

事情终于发生了,英拉倡导废除对他信的通缉令,让他信能够回国为祖国建设发挥余热。军队和国王都把这当作了开历史倒车的信号,恰在此时“大米渎职案”爆发了。

泰国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热带国家,这里出产的大米,在国际粮贸市场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打造这个优势产业,英拉政府给予水稻种植大量补贴,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这一年世界水稻大丰收,国际粮价下降,给农民的补贴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挪用了。

反对派抓住英拉的大米渎职案不放,英拉的支持率大降,但远远不到身败名裂的地步。就在双方僵持的尴尬局面下,在泰王的泰国国王的主持了调停,英拉出局。

赶走英拉的是一张通缉令,泰国警方从未认真的抓捕英拉,也从没有限制应该离开泰国,用意很明显——英拉的政治前途完了,但可以在国外继续活着。

如果泰国警方抓住英拉会把他送上法庭吗?即使送上法庭,英拉会被判有罪吗?如果英拉被判有罪,支持过他的泰国国王的面子往哪儿放?更别说红衫军无休止的集会游行示威,泰国军方想好如何应对了吗?

抓捕英拉太麻烦!逼走他,并且规定不许参政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和稀泥的做法与韩国政坛的较真态度完全不同,韩国的前总统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都在下台后遭到清算,李明博和朴槿惠被判有罪,卢武铉则是跳崖自尽,向民众谢罪。

到底哪一种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目前英拉在我国广东某港口担任CEO,这个港口是李嘉诚和记黄埔的产业,离开泰国政坛的风口浪尖,英拉除了不能时常与丈夫阿努索见面,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阿努索目前是英拉和他信在国内的代言人,力量十分弱小,西那瓦家族想要翻身难于登天。

期待西那瓦家族能出一个他信英拉这样优秀的人才,把泰国带到更好的地方。


历史知事


其实泰国现政府对英拉的态度采取的是冷淡对待,并没有对英拉穷追猛打,他们就希望英拉待在外国就好,最好永远不要回来泰国,只要英拉不回来泰国,太过于政府也不会对于英拉怎么,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也不会去刻意迫害英拉的。

泰国政府之所以害怕英拉回泰国,就是因为英拉和他哥哥他信的威力太大了,一旦回来泰国总会引爆社会矛盾,导致泰国不稳定。这就是由于英拉的政策,英拉当总理时强调的是给底层的民众进行补贴,甚至政府给平民贷款,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政府的照顾。这些政策自然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而那些中产阶级则反感这样的政策,认为英拉只照顾底层平民,不照顾富人,因此导致了泰国社会“红衫军”和“黄衫军”对抗的民众矛盾,这也多次造成了泰国的军事政变,泰国军方多次以军事政变的方式接管政府。因此对于那些统治者和富人来说,英拉在外国怎么生活无所谓,只要不回来就好,泰国实在不想折腾了,不想太多的政变,想安稳的生活。泰国的国王也不想英拉回来,泰国国王虽然在民众的心中很有威望,可是另一面国王是最大的地主和财主啊,如果英拉回来了,为了贫民的生活,会不会动起了国王土地的心思呢?这谁也说不准啊,总之国王是不想英拉回来的。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对他们好的英拉就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他们渴望英拉回来。只要泰国政府没有对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有所关心,底层民众想英拉回来的心就不会停止。

泰国现政府是不会去迫害英拉的,既没有这个意愿也不想背上人道主义迫害的罪名,英拉流亡在外国,对双方都有好处。其实说到底,不是某个势力或者某个人一直不放过英拉,而是泰国社会贫富分化的矛盾一直在呼吁英拉,只要这个矛盾不解决,泰国就会一直不“放过”英拉,事情总要解决,双方总想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