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吃降压药会伤肾吗?

bsdjfb


我是肾病主任卢志远,15年临床经验,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肾病。有问题随时评论或者点击头像私信


很多高血压的朋友,不愿意坚持长期用药控制血压,其担心的就是长期服药伤害肾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很多的药物是经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但并不是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就会伤“肾”。如果因为怕“伤肾”而导致降压药的服用断断续续,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才会真的伤肾。

肾脏是高血压长期不控制危害的靶向器官之一,长期的高血压如果不控制,血管壁长期受到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影响也包括肾脏中丰富的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不控制,肾脏中的小动脉也会产生硬化,同时还会影响肾脏的肾小管、肾间质等方面的健康,高血压肾病,就是临床上很常见一类肾脏疾病,而肾脏功能的减退,又会导致水钠潴留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的升高血压,高血压除了对肾脏危害大,同时对于心脑血管的危害更大,因此,如果不控制好血压,会形成对肾的伤害,肾功能的降低,又会进一步的导致血压的升高,这才真的是得不偿失。

这些常见降压药会伤肾吗?

随着药物开发的不断进展,临床上目前最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五大类,钙离子拮抗剂(如各种地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各种普利),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如各种沙坦),β受体阻滞剂(如各种洛尔),利尿剂类药物,这些药物都是在高血压控制上的常用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合理的选择这些药物来控制血压,把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这几类药物中,绝大多数的药物,长期服用,都对肾功能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际上多数的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大部分的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即使在肾功能出现一定问题(并非服用降压药所致)的前提下,也不用调整用药的剂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绝大多数降压药物,长期服用,都不会影响肾功能。

除了不会伤害甚至,对于沙坦类和普利类这两类药物,由于其具有扩张肾动脉血管的作用,反而有一定的改善蛋白尿,保护肾脏的作用,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服用这类药物控制血压,是非常好的选择。沙坦类药物中的氯沙坦,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还有一定的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同样也是一种保护肾脏的作用。但对于这两类药物来说,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双侧肾动脉狭窄问题的患者,应当禁用。

降压药伤肾的说法从何而来?

降压药物伤肾的说法,可能还源自于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一些男性朋友,在服用某些降压药后,发现性功能有所下降,于是就认为是“伤肾”了。这是中医理论的“肾”,而不是西医所说的肾功能。那么到底哪些药物会影响性功能呢?对于降压药物来说,明确影响性功能的药物有两类,一类是利尿剂,另一类是洛尔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男性性功能。

但有些朋友,服用地平类药物、甚至普利沙坦类药物,也觉得影响了性功能,这种情况首先不应该考虑服药的问题,从其他方面找找原因,加强运动锻炼,促进生活调理,对于改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总结以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会伤肾,如果因为怕伤肾,而导致不敢吃药,长期高血压不控制,才真的“伤肾”。



我是肾病主任卢志远,15年临床经验,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肾病。有问题随时评论或者点击头像私信

卢志远大夫


很多药物都是经肝肾代谢的,但大多数降压药物对肾脏影响是比较小的。如RAS阻滞剂类甚至对肾功有好处的,但严重肾病患者需避免应用该类药物。一般如果肾功正常的患者,服用常用的药物,应该问题不大的。

其实血压控制不好,对肾的伤害更大。如果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会损伤肾脏血管,久而久之可能会引发高血压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

降压药的副作用可能会有,但不是人人身上都会发生。

而避免肾脏受到高血压损伤的最好方法,就是遵医嘱合理用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降压药只要遵医嘱服用,对肾脏一般都是安全的。对于降压药的副作用,相关机构在药物上市前已经研究得很清楚了,这些风险通过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物等是可以控制的。

说这么多还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是对身体的最大保护,血压控制不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更严重,舍本取末可不是明智之举。

如果血压控制得好,而且没有发生什么不良反应,正说明现在的用药方案非常合适您的个人情况,千万不要随意停药,那样反而会造成危险。


中国药闻


经常有朋友咨询高血压如何治疗的同时,向我提出“降压药是否伤肾”的疑问,尤其是男性朋友,因担心降压药伤肾而不敢坚持用药。

那么,降压药伤肾吗?

我先给大家明确两个概念。

一个是降压药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一共分六类:沙坦类(比如必洛斯、代文)、地平类(比如络活喜)、普利类(比如洛丁新)、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断剂(比如倍他乐克)、α-受体阻断剂(比如特拉唑嗪),其中前四类为一线降压药,意思是首选使用的药物。降压治疗要联合用药。

另一个是肾的问题。我们常说的肾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现代医学的肾脏,指的是器官,也就是通俗说的“腰子”,具有排泄和内分泌功能;另一个是传统医学的肾,指的是某些功能,其中包括性功能。通俗说的“伤肾”其实的意思是指损害性功能,这也是许多男性所担忧的问题。

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具有降压、降尿蛋白和延缓肾损害的药理作用,是治疗肾脏病的首选药物;地平类降压药具有扩张肾动脉和降压的效果,也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这三类药物不但不伤肾,而且还保肾,另三类药物对肾脏没有发现损害作用。

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等)大多是功能性障碍,也就是常说的心理障碍,只有很少一部分才是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男性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勃起障碍。而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四大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本身就是治疗动脉硬化、改善男性性功能的主要手段,降压药作为肾脏的“保护者”怎么能说伤肾呢?

长期高血压引起心、脑、肾等身体主要脏器的损害,而降压治疗,即使降压药有少许的副作用,那与高血压的危害相比也是微乎其微的。

高血压一定要控制达标,正规的降压药请放心使用。


李青大夫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着说是对的:高血压如果不吃降压药才会伤肾。

请看

长期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肯定会对包括肾脏在内的靶器官造成伤害。

错误的理解是药物的毒副作用,会影响肾脏。我们可以简单的说,药物的这点副作用对于高血压直接造成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我们常用的降压药有地平,普利,沙坦,利尿剂,洛尔类。

1.地平类的大多在肝脏代谢,即使肾功能衰竭患者也可以服用正常剂量地平。

2.普利类/沙坦类,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糖尿病患者,普利类/沙坦类能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大量蛋白尿,可有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量,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

但是对于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血钾高的患者这两类药物是禁忌。

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因为可能会减轻肾脏疾病,也可能加重肾脏疾病。

3.利尿剂,也不会影响肾脏功能,只是无尿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可诱致氮质血症,那时候估计也用不到利尿剂了。

4.洛尔类的美托洛尔,主要在肝脏由代谢,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详细解读了五大类降压药和肾脏的关系,这下,您可以放心了吧!

还是那句话:吃降压药可以通过降压给我们带来100个好处,但毕竟是药物,有着潜在的1个风险,在100:1之间,我们选择哪一个?

我是心血管王医生

目标:健康宣教,降低三高及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心血管王医生任重而道远!

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让我们携手,普及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让更多的朋友减少疾病的折磨!

请您点击右上方关注。

心血管王医生谢谢您!


心血管王医生


一些高血压患者受“肾乃先天之本”、“是药三分毒”、“西药伤肝肾”传统思想的影响,患了高血压也不吃药,或者只用些中药,拒绝使用西药。殊不知目前降压疗效确切的都是西药,中药只是改善一些高血压的症状。最后血压升高,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等到发展到靶器官损害时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那么长期吃降压药是否伤肾呢?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地平类(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普利类(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沙坦类(氯沙坦、缬沙坦等)、洛尔类(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在这五类常用降压药中,地平类的大多在肝脏代谢,如氨氯地平通过肝脏被广泛(约90%)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他10%以原药形式排出,60%的代谢物经尿液排出,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不受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此肾功能衰竭患者仍应接受常规初始剂量治疗。这也就是说,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也可以服用正常剂量的氨氯地平,即氨氯地平对肾脏没有损害。

又如洛尔类的美托洛尔,主要在肝脏由CYP2D6代谢,三个主要的代谢物已被确定,均无具有临床意义的β受体阻滞作用。血浆半衰期为3-5个小时。约5%的美托洛尔以原型由肾排泄,其余的均被代谢。由于肾功能对美托洛尔清除率无明显影响,因此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可见美托洛尔对患者肾功能也无不良影响。

利尿剂中的吲达帕胺主要在肝内代谢,产生19种代谢产物。约70%经肾排泄,其中7%为原形,23%经胃肠道排出。肾功能衰竭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改变。只是无尿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可诱致氮质血症。

普利类/沙坦类能够降低肾血管阻力,改善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 及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排泄。临床研究证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普利类/沙坦类能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大量蛋白尿,可有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量,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

普利类/沙坦类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升高。因此,对慢性肾脏病4 期或5期患者,普利类/沙坦类初始剂量减半并严密监测血钾、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 的变化。血肌酐水平≥ 3 mg/dl 者,慎用。

虽然有些降压药能够升高血肌酐水平,减退肾功能。但一般都是可逆的,停药后,大多都能恢复正常。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投鼠忌器,过分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用药物致使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只要合理应用,定期监测,既能确保血压达标,又能防范药物的不良反应。


刘药师话用药


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而影响肾功能,所以不管如何,降压治疗对肾脏都有获益。但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同一类药物也有差异,不同降压药物对肾脏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下面我来一一介绍:

1. 钙离子拮抗剂:应该是目前最安全的一类降压药物,无明显禁忌症。这类药物因为作用通道的不同,对肾功能影响也不同。作用于L型通道的硝苯地平,可能会使肾脏囊内压增高而使尿蛋白增加;作用于L/N型通道的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对尿蛋白影响较小,而同时作用于L/N/T型通道的贝尼地平认为可以降低尿蛋白而保护肾脏。

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合理使用该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肾脏三高状态,是目前认为对肾脏最有保护作用的一类药。但该类药物应用不当超过了肾脏自我调节能力,反而会加速肾脏的损害,所以服药期间应避免以下情况:脱水(包括大量利尿、呕吐、腹泻、大汗等情况);服用止痛药、退烧药等。

3. 利尿剂:大量利尿剂在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同时会使肾脏有效灌注压不足而出现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合用ACEI/ARB类药物。另外长期使用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等可能引起尿酸升高进而影响肾功能,需要注意监测。

4. 其他几类药物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总之,不同降压药物对肾脏影响不同,只有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长期平稳降压、将血压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肾脏。


药事健康


降压药“伤肾”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种指的是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一种指的是对男性的性能力的影响。

一、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损害,通常在高血压发生的10年之后出现。未加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单位萎缩,出现肾功能减退,严重者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初期症状有夜间尿量增多,尿中含有微量蛋白,血肌酐会缓慢升高。继续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所以高血压患者要积极进行降压治疗,并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二、降压药对肾功能的影响

常用的降压药分类有钙通道阻滞剂(CCB地平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血管紧张素受体Ⅱ阻断剂(ARB沙坦类)、β受体阻断剂(洛尔类)和利尿剂。根据药理作用,对肾脏有不同的影响。

1、CCB类药物可以扩张小动脉产生利尿作用,对肾功能没有影响。

2、ACEI类药物是把“双刃剑”,兼具保护肾功能和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血钾症,但只要肾脏血流灌注充分,ACEI可以减缓慢性肾病和肾脏损伤的发展。

3、ARB类药物可以选择性扩张肾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有保护肾脏延缓慢性肾功不全的过程。

4、洛尔类药物会降低心脏输出量,会减少肾脏血流灌注,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其本身也需要通过肾脏代谢,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

5、利尿剂主要作用部位为肾脏,长期应用会导致利尿剂依赖,加重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此应用利尿剂时要注意检查肾功能。

三、降压药对男性功能的影响

根据国外对使用降压药的老年患者一项为期两年的观察。降压药中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中枢性降压药(在某些复方制剂中含有,如可乐定,利血平等)可引起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而降压药中的CCB和ACEI类药物对男性功能的影响是中性的;降压药中的ARB类药物则可以改善男性功能。

男性的勃起过程,实际上就是充血的过程。任何导致充血障碍的疾病,都会引起男性的勃起功能障碍(ED)。老年患者发生ED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的危险性最大,其次为高血脂、高血糖和吸烟。所以伤害男性功能的,主要的并不是降压药,而是高血压。

四、高血压患者如何护肾

高血压患者保护肾脏,就要在健康生活的基础上,坚持药物治疗。把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要定期检查肾功能,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关于男性功能,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发生ED的几率增加了一倍。但是可以通过加强运动、健康饮食、减轻体重等方法来改善。一项调查显示,通过坚持两年的生活干预,有56%的ED患者都得到了改善。

没有健康的身体,哪来幸福的生活。降压药在控制血压,保护器官的功能上,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使用降压药,并不会“伤肾”。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才能更好的保护肾功能。用药时发现问题,请及时联系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药师华子


高血压往往伴随着对肾脏的损伤,其主要原因并不是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对肾脏造成损伤,而是由于肾脏既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又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之一。也就是说,对肾脏造成损害的正是高血压本身。

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机制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肾小动脉硬化、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失调等造成肾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导致肾脏损伤。



常用降压药对肾功能的影响

常用的降压药分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阻断钙离子通道,减少肾小球血流量,减轻肾小球内压,从而保护肾脏功能,这类药物是通过血流因素来保护肾脏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这两类药物能通过血流动力学效应和非血流动力学效应来延缓肾损害,其中前者能阻断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血管收缩,减少血管阻力及血容量,从而降低系统高血压,进而间接改变肾小球内的高灌注、高滤过和高压力,另外其对肾小球出球动脉的扩张作用大于对入球动脉的扩张作用,因而同样具有降低肾小球内高灌注、高滤过和高压力的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肾脏保护作用较前者更为显著,因为其能够完全阻止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与血管紧张素II结合导致的靶器官受高血压威胁的损害。

利尿剂等其他药物

其余几类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也仅是通过降低血流量来保护肾脏。

综上,高血压患者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并且按时服药,把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减轻器官损伤,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咚咯隆咚


看了一圈儿专家们的解读,都是高屋建瓴,俯视勘察,头头是道条条在理。在下就换个角度,从一个高血压患者的角度来说说。

不打诳语,也不说瞎话,在下就是高血压药物的长年服用者。至今二十余年了。

要说药物会不会伤肾,答案是肯定的。是药三分毒,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损伤,关键是我们怎么服用,采取什么方法避免伤肾的副作用发生。

说到高血压,基本是很多原发性、继发性病症的罪魁祸首,一旦血压控制不好,不仅仅是肾脏受损的问题,继之而来的很有可能产生并发症一类的状况,到那时反而不可收拾了。

那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有损于肾脏,为什么还要服用呢?这就像事物的本源一样,都有它的两面性、不可预知性。因为讳疾忌医,而停止服用降压药物,会加速诸如心脏等五脏六腑的损伤乃至破坏,比之吃药损伤肾脏效果更差,甚至会危及生命。

但既然要吃药,又要克服因为吃药而带来的副作用,那就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办法加以控制。比如在下,基本以普利类的药物为主,一则是伤肾的副作用较小,二则可以适当调换药物,改变它的周期性、顽固性,也就是说,服用一段时间以后,可以换一种药物,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换回来。

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在下一直坚持服用普利类的药物,后来感觉腰部不适,检查发现,肾脏出现了囊肿,这一结果让在下吃惊非小,立即打马驱车求医问药,一个专家级的哥们儿说可以短暂的服用一下中药类的同等药效药物,在下就果断改用了中药,这一改变使得肾脏得到了有效恢复,一段时间以后,又从中药改回了普利类药物,并且服用至今。

由于采用的方法比较得当,原本的肾囊肿已经消失,恢复了常态。

这就是在下的服药经历,虽然不揣浅陋,愿意抛砖引玉,哪怕对题主产生一点儿好处,也是在下的苦心一份,乐于拱手相奉的。


龙吟148119260


(特邀回答嘉宾: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平原医院临床药学室 高丽丽)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动脉血压的持续升高可引起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伤,并可导致全身性代谢改变。目前常用降压药有利尿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5类,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或α-受体阻滞剂等。因很多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一旦停药或减量,血压往往会反弹,所以不少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担心吃多降压药伤肾。那么,长期吃降压药会伤肾吗?

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心、脑、肾和外周血管等靶器官的损伤,因此通过坚持服用降压药可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肾脏并发症。所以降压药只要能使血压平稳达标,就能起到保护靶器官如肾脏的作用。

其次,从降压药特点来看:

①钙通道阻滞剂(CCB):二氢吡啶类CCB主要作用于动脉,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控缓释制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这类药降压疗效强,不造成肾小球的高滤过、高灌注,可使肾小球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得到改善,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且主要由肝脏排泄,不为血液透析清除,因此可用于有明显肾功能异常的高血压患者。

②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代表药有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等。这类药降压的同时还可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另外此类药主要经过胆道消除,肾脏也可清除一部分,其中替米沙坦仅1%通过肾排泄,几乎全部经过胆汁消除,因此对于不同程度肾脏疾病该药无需调整剂量。

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等。临床研究证实ACEI类药可有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量,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同时,大多数此类药经肾脏排泄,其中福辛普利是经肝、肾双通道排泄的药物,因此该药在肾功能异常时一般无需调整剂量。

④β-受体阻断剂(α/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有卡维地洛、阿罗洛尔、拉贝洛尔等。该类药能降低血浆肾素、醛固酮活性,清除和抑制ROS的生成,减轻心、肾组织的纤维化,长期治疗对肾功能无不利影响。此外,本类药主要经过肝脏代谢,2%经肾脏排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不需调整剂量;对于无残余肾功能的血液透析患者,不会诱发或加重高钾血症。同时,若合并肾动脉狭窄可致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此类患者不宜使用ACEI/ARB类药物,而α/β受体阻滞剂可联合其他降压药而起到迅速有效降压、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⑤利尿剂:代表药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较少单独应用,常作为联合用药的基本药物使用。该类药具有减少体液容量及预防其他降压药应用后的液体潴留作用,可加强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噻嗪类利尿剂可用于轻度肾功能不全者(eGFR≥30ml·min-1·(1.73m2)-1即CKD1-3期)。当eGFR<30ml·min-1·(1.73m2)-1时,采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取代噻嗪类利尿剂。

高血压伴肾病选用降压药原则:

ACEI或ARB为慢性肾脏病CKD1-2期患者的首选药物,CKD3-4期可谨慎使用,并严密监测血钾、血肌酐及eGFR的变化。单侧肾动脉狭窄可使用,双侧肾动脉狭窄禁用ACEI或ARB。

若肾功能明显受损,如血肌酐>265.2μ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1.73m2)-1或有大量蛋白尿,此时应首选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可改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

对于终末期肾病未透析者一般不使用ACEI或ARB及噻嗪类利尿剂,可用CCB、袢利尿剂等降压治疗,必要时增加α/β受体阻滞剂。

由上可知,高血压患者血压若控制不当易发生靶器官如肾脏的损害,而降压药通过降低血压减低肾脏的并发症。此外降压药在降压的同时,还可通过对肾脏的不同作用如减少蛋白尿、改善血流动力学等得以减慢或延缓肾病进展。

参考文献:

1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5,7(6):22-48

2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9(20):1698

3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2016(简版)[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0):1547-1553

4林阳.高血压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9-40,85-87,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