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引发30%车祸,汽车最大安全问题之一被14岁小美女完美解决?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到我。”


汽车的盲区的有很多,但最容易让人的忽略的便是汽车A柱的盲区。我国每年因为A柱盲区所引发的事故占总体交通事故的30%!

只有当我们驾驶车辆转弯时,才会发现汽车上的A柱竟然让人如此讨厌,它遮挡掉了一切,让你过弯无法精准无误,放松自然。让你不得不谨小慎微,甚至摇头晃脑左右观察才敢放心地踩下油门。


对于这个问题,汽车工程师们也都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研究各种技术来克服这个难题。可谁也不曾料到,这个问题竟然被一位小朋友寻找到了突破口。

就在最近,一位名叫Alaina Gassler的14岁少女在博通大师赛上展示了她的最新研究,这项发明正是针对汽车A柱盲区所提供的一种方案。

博通大师赛(Broadcom MASTERS)是一个专注于,数学、应用科学、技术和工程学领域的青少年奖项。

Alaina Gassler提供的方案并不太复杂,需要用到是一个网络摄像头、一个投影仪、一款3D打印适配器以及一些反光织物材料。

通过安装在汽车外部的一个网络摄像头拍摄下A柱所遮挡的图像,然后传送至安装在车内天窗附近的投影仪后,投射在使用反光织物材料覆盖住的A柱上,这样就能清晰地从A柱处看到被遮挡的影像。

这个极富创意的设计让科学与公众学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玛雅·阿吉梅拉赞不绝口,发明者Alaina Gassler也凭借此获得了塞缪尔利基金会奖以及2.5万美元(约人民币17.5万元)的奖金。

其实关于A柱盲区的解决方案我们已经见识过很多了。

Alaina Gassler的方案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她的设计结构相对简单,这意味着成本可以降低,有普及的可能性。

使用投影仪不必担忧延迟的问题,并且在衔接投影区域与可视玻璃区域时更为简单,仅仅需要在A柱位置覆盖上反光编织物即可。

不少厂家也曾通过将A柱设计成“镂空”的方式来增加驾驶员可视的区域,我们身边常见的车型有些在A柱位置会开有一个小三角窗,这也是同一种思路:通过降低A柱的面积来降低盲区。

可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重大问题,A柱的作用关乎车辆的安全。当车辆发生前面的碰撞时,A柱承担着吸收和分散撞击力的作用。

我们经常可以听见某品牌的厂家在宣传自己车型用料厚道时提及“超高强度钢材的使用率XX%”等,这些材料都会运用于A柱的位置。

不仅如此,在国内外知名的碰撞测试时,碰撞后观察A柱的变形程度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A柱一旦变形意味着乘员舱的压缩,可能会让驾驶员受到挤压性伤害。

另外A柱变形也意味着车门框架的变形,导致车门开启困难,造成严重的救援阻碍。

A柱盲区的问题存在已久,名牌大学毕业的车辆工程师们难道还不如一个14岁小姑娘?

显然不是的,丰田也在不久前向美国申请了一项专利,据说可以将整条A柱变得“透明”,丰田解释说是通过物理折射光的原理,将原本不透明的A柱变成透明,并且没有多余外接设备的存在即可实现。

从车外的视角看,这台汽车的A柱仍然存在,但是从车内驾驶员的视角来看,A柱已经变成了透明,可以通过A柱看到外界的景象。

但丰田也坦言虽然这项技术已经研发了多年,但是需要使用到的材料价格迟迟没有下降,受限于成本方面的原因,这项技术一直没有铺开。

曾几何时,“倒车影像”也是一种高成本、无法下放普及的配置,到如今只要是一台车几乎都配备了这项配置。

当年说它华而不实,技术过硬不需要的人们,在用上之后也都转而说香,可见只要事关安全,再多余的配置也是有它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