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朋友的朋友“救急”借出2万元4年没要回来

11月27日,读者杨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她在4年前借给别人2万元钱,当时承诺会按时还钱,没想到,直到现在,对方也没有把钱还给她。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杨女士今年50岁,她说,她有一个姓黄的姐妹儿是开超市的,杨女士叫她黄姐。2015年的一天,黄姐找到她,说有一位朋友急需用钱,问杨女士能不能借2万块钱给她。

当时感觉黄姐的朋友是真的急用钱,杨女士就借给了黄姐的朋友2万元钱。杨女士说,借钱时,她得知借钱的人姓张,当时黄姐的这位朋友还给她打了一张2万元钱的借条,并将一张购房发票压给了她,并承诺,一年之后钱周转开了,就把钱还给杨女士。

有黄姐的面子,再加上借钱人说得挺肯定,杨女士也没太担心还钱的事。

转眼一年时间过去了,就在还款期即将到来时,黄姐的这位朋友找到杨女士说,因为有急用,想用当时压给杨女士的购房发票用一下。

“当时借款时承诺的2分利,黄姐的朋友给了。我当时就想,这人是黄姐的朋友,而且经常给黄姐的超市送干调,都挺熟,拿回去也行,钱也黄不了。”杨女士爽快地把购房发票给了对方。

可是,还款的日子到了,黄姐的这位朋友却不来黄姐的店里了,来送货的人换成了黄姐朋友的女儿。

杨女士找到黄姐朋友的女儿,表示还款期限到了,该还钱了。对方让杨女士放心,说她母亲不还,她也得给还。

结果,事情拖到了2018年。钱一直要不回来,她又找到了黄姐朋友的女儿,这次,黄姐朋友的女儿又给杨女士打了新的欠条,并说明,钱是自己向杨女士借的,她一定会尽快还钱给杨女士的。

看对方态度挺诚恳,杨女士又相信了。可是从黄姐朋友的女儿给杨女士打完欠条后,这母女俩就和杨女士玩起了躲猫猫。杨女士说,起初她打电话,她们都说手头紧张,拿不出钱来,等一段时间会还上,后来再打电话,二人就不接了。

“我发现她们开始耍赖了,打电话一听是我,说几句就挂。我知道她们在龙凤区有一栋房子,便找到小区,没用,就说没钱,现在和我玩失联。”杨女士气愤地说。

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黑龙江鸿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岚。

秦律师说,本案中涉及的案件类型属于民间借贷纠纷。杨女士出借款项后,借款人拒不还款,杨女士可以书写一份起诉状,并持欠条作为证据,起诉到杨女士所在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借款人还款付息。

另外,如果原欠条已经撕毁,可以起诉新的债务人也就是借款人的女儿,因为借款人的女儿重新给出具了欠条,就证明借款人的女儿自愿承接债务,成为新的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