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9×19毫米手槍彈,為什麼有人覺得俄產的比美製的綜合威力大?

不求富但求貴


9×19毫米子彈也稱“9毫米Luger彈”和“9×19毫米 Parabellum子彈”

為什麼說9×19毫米子彈也稱“9毫米Luger(盧格)彈”和“9×19毫米 Parabellum(帕拉貝魯姆)彈”?因為該彈藥由奧地利武器設計師喬治·約翰·盧格(Georg Johann Luger)基於他先前發明的7.65×21毫米 Parabellum彈藥基礎上而開發了新型的9×19毫米 Parabellum彈藥。

Parabellum這個詞源自於拉丁語:Si vis speedm,para bellum(如果你想要和平,就為戰爭做準備)。這也是成立於1896年的德國武器和彈藥股份公司(DWM)的座右銘。

由於“9×19毫米Parabellum彈”是由喬治·約翰·盧格(Georg Johann Luger)開發的,因此也稱為“9毫米Luger(盧格)彈”,甚至經常被直接簡稱為“9毫米彈”。我們國家很多文章將其翻譯成“9毫米魯格彈”其實是不嚴謹的,很容易使人誤解為著名的美國槍械設計師威廉·巴特曼·魯格(William Batterman Ruger)。同時,由於“9×19毫米Parabellum彈”是德國DWM公司專門為其Luger半自動手槍而開發的,因此,該彈藥被國際常設槍械測試委員會(縮寫:CIP)和運動武器彈藥製造商協會(SAAMI)指定為“9毫米盧格彈”。

1982年,4090號標準化協議(STANAG 4090)之後,“9×19毫米Parabellum彈”被北約選為制式彈藥,因此也稱為“9×19毫米北約標準彈藥”(9×19mm NATO)。

2014年出版的《世界彈藥》表明,“9毫米盧格彈”是世界上最流行和使用最廣泛的軍用手槍和衝鋒槍彈藥,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合法手槍彈藥之一。

SIG Sauer P320模塊化的半自動手槍贏得美軍“XM17模塊化手槍系統競賽”勝利後,美國陸軍和美國空軍再次選擇了9×19mm作為他們新服務手槍的子彈。

目前美國的9×19mm彈藥其槍口初速和能量最大的當屬Cor-Bon公司生產的9×19mm JHP+P彈藥。JHP是英文Jacketed Hollow Point的簡寫,就是指“中空彈”又稱“空尖彈”;+P為超壓彈藥,如“9毫米Luger彈”的標準壓力為35000psi,+P壓力為38500psi(265.45兆帕),增加了10%。

Cor-Bon9×19mm JHP+P彈藥槍口初速為410米/秒,槍口能量630焦耳(465英尺·磅)。

俄羅斯開發的9x19毫米子彈

1990年,俄羅斯軍方開發的專用9×19毫米彈藥有兩種:9X19毫米PS(7N21)+p+穿甲彈和9x19毫米PBP(7N31)+p+穿甲彈。這兩種超壓型穿甲彈都是專門為穿透防彈衣而設計開發的。

9X19毫米PS(7N21)+p+穿甲彈的彈頭是高強度的熱強化鋼芯,鋼芯被雙金屬護套包圍,而鋼芯和護套之間還加有一層聚乙烯。鋼芯的尖端部分突出在金屬護套外,以實現更好的穿透力。該彈藥重9.5克,彈頭重5.2克,槍口初速為460米/秒,槍口能量561焦耳,能擊穿2級防護等級的防彈衣。彈藥的最大壓力為280兆帕(41000psi)。

9x19毫米PBP(7N31)+p+穿甲彈重8.1克,彈頭重4.1克。子彈和7N21相似但重量卻更加輕,因此槍口初速更高為600米/秒,槍口能量為756焦耳。該彈藥能在15-20米距離範圍內擊穿一塊8mm厚的St3鋼板。

總結

綜上所述,美製9×19mm彈和俄羅斯9×19mm穿甲彈從彈頭就可看出誰的殺傷力大。首先,美製9×19mm彈的彈頭屬於中空彈,俄羅斯9×19mm彈的彈頭是高強度的熱強化鋼芯穿甲彈;第二,俄羅斯9×19mm穿甲彈比美製9×19mm彈多一個+,一般+P壓力比標準壓力高約10%,而+p+為20–40%,美國運動武器彈藥製造商協會(SAAMI)將+P+壓力的上限設置為30–40%;三是俄羅斯9×19mm穿甲彈的構造不同,如果子彈擊中的不是防彈衣或者裝甲目標,則子彈會合在一起產生較寬的傷口通道。如果子彈擊中了防彈衣或者裝甲目標,則強化鋼芯彈頭會脫離金屬套單獨穿透防彈衣。

俄羅斯9×19mm穿甲彈的缺點是需要很高的撞擊速度,因此子彈重量要求較輕以使它們的槍口初速最大化。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子彈會很快地失去速度,從而限制了其有效的打擊範圍。


血色黃昏的黃昏


首先,需要糾正,在不考慮特殊彈種的情況下,世界上大多數9×19毫米手槍彈的綜合威力差距其實並不大。以問題中的美俄為例,兩國大量裝備的帕拉貝魯姆9mm標準制式手槍彈,其無論是裝藥還是在使用同一款槍械測試時的槍口初速本質上的都是相同的,造成威力差距的只可能是槍械,而非彈藥本身。

俄羅斯的反恐現狀使得俄羅斯的各種制式槍械在設計之初,就比較重視對子彈的加速性和穿透能力。即使是常常以被用來制止罪犯行動而非直接擊殺的手槍,也往往因為俄羅斯無法管控防彈衣的現狀,被要求在膛線上做功夫,比如GSH-18手槍。

GSH-18手槍因為特殊的槍管膛線設計,該槍在與美製M9手槍同時測試標準制式帕拉貝魯姆9×19毫米手槍彈時,其槍口初速超過535米/秒,約為M9手槍發射相同彈藥的1.4倍,可在50米的距離射穿美國NIJ標準2A級防彈衣。當使用專門設計的俄製9×19毫米PBP穿甲彈,GSH-18手槍更是具備分別在50米和100米穿透美國NIJ標準3A級重型防彈衣和3級軟質防彈衣的能力,由此也能看出,並非是俄羅斯的9×19毫米手槍彈威力更大,應該說俄羅斯的手槍考慮到國內的反恐和執法環境對彈頭的加速性能更好,變相加強了子彈的威力。

此外,就算是將上文提及到俄製9×19毫米PBP穿甲彈拿出來進行對比,美國也有彈重、裝藥量、彈頭都十分相似接近的奧林OSM型9×19毫米重彈,在穿透能力上亦不遜色於俄製9×19毫米PBP穿甲彈。總得來說,假如沒有特殊需求和特殊彈種的情況下,各國的子彈威力相差基本不大,畢竟都是帕拉貝魯姆9×19毫米標準手槍彈。

不過,有一說一,由於美國國內禁槍難,禁防彈衣易,因此美國引進自產的許多彈藥在提供給警察和民用市場時,都會一定程度對子彈的彈頭種類進行限制並在裝藥量上進行削弱,比如洛杉磯警察使用的拉貝魯姆9×19毫米手槍彈就採取了裝藥量減半的原則,就是想通過降低子彈的穿透能力,減少警察在近距離執法行動中可能發生想阻止犯人時,卻因為子彈穿透能力強直接射殺的情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美國手槍彈的威力確實是小於俄羅斯的。


雷姐的機械空間


▼下圖為俄羅斯特種部隊裝備的GSH-18“吉烏拉扎”9毫米手槍,它在使用同樣的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普通彈射擊時穿透力確實比西方手槍強。

不同的槍械在發射相同彈藥時威力也各不相同

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進行對比,實驗內容為:使用兩種相同口徑的手槍來發射同一種子彈來獲得數據。槍械分別為美軍制式武器M-9“伯萊塔”9毫米手槍和俄羅斯特種部隊裝備的GSH-18“吉烏拉扎”9毫米手槍,子彈為帕拉貝魯姆9mm手槍彈(全銅背甲普通鉛芯彈)。M-9“伯萊塔”手槍全槍長:217毫米;槍管長:125毫米;膛線:6條,右旋;在發射帕彈時初速:375米/秒;有效射程:50米。GSH-18“吉烏拉扎”手槍全槍長:183毫米;槍管長:103毫米;膛線:4條,右旋;在發射帕彈時初速:535米/秒。

從上述實驗中我們得出這樣的結果:在發射相同彈藥的情況下俄製GSH-18手槍的槍口初速遠遠高於美軍M-9手槍,也就是說GSH-18手槍的威力大於M-9手槍。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在於兩種槍械的設計理念不同,美軍的M-9手槍強調對生動目標的停止作用,因此槍管使用6條膛線,這麼做的目的在於較多的膛線能降低子彈初速的同時對子彈的旋轉速率進行提高,從而達到在擊中生動目標後高速翻滾,在目標體內形成巨大的空腔效應,使目標快速失去行動能力的目的。而俄製手槍將穿透力這一指標放在第一位,因此槍管使用4條膛線,子彈在被擊發後收到的束縛較小,可以達到較高的初速。高初速子彈的好處是擁有較強的穿透能力,可以有效擊穿防護等級在III級以下的防彈衣,缺點是初速過高,對無房戶生動目標的停止作用不明顯,命中目標後需要再補1~2槍才能確保擊斃。

▼下圖為俄製GSH-18手槍的18發彈匣,子彈為穿甲鋼芯彈,因此穿透力極強。

相同槍械在發射不同彈藥時威力差別十分明顯

我們仍然以俄製GSH-18手槍為例,由於老毛子過分信仰穿透力萬歲,在他們眼裡提高穿透力是解決手槍一切問題的最終辦法,因此GSH-18手槍並不滿足於50米內擊穿III級以下防彈衣穿透力的標準9×19毫米帕彈,為此專門研發了穿透力更強的9×19毫米PBP手槍彈,該型子彈的特點是使用熱處理合金鋼芯輕型彈頭,重量僅為4.2克,使用GSH-18手槍擊發時初速高達570~600米/秒!該彈在50米內能擊穿帶插板的III級防彈衣,100米內能擊穿III級以下的軟質防彈衣,穿透力十分驚人,可見相同槍械在發射不同彈藥時所體現的威力是有很大差別的。

標準的9×19毫米帕彈重量約為12.09克,彈頭質量為7.45克,彈頭結構為卵形平底、鉛心、全銅被甲。與俄製9×19毫米PBP手槍彈相比較彈頭重量更大,彈頭材質為更軟的鉛芯和銅,雖然平均最大膛壓均為 201MPa,但是彈頭規格的差異還是造成了威力上的巨大差別,這也是題主覺得俄製9毫米手槍彈威力大於美製9毫米手槍彈的原因所在。

▼下圖左邊為9×19毫米重彈,右邊為標準的9×19毫米帕普通彈。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同樣的9×19毫米手槍彈中,綜合威力差別並不大,造成威力有明顯差別的原因是不同的9×19毫米手槍彈造成的,且在使用不同的槍械發射不同的9×19毫米手槍彈時或者使用相同的9×19毫米手槍彈在不同槍械上射擊都會得到不同的威力。如果題主所說的相同的9×19毫米手槍彈是指標準的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普通彈,那麼不管事美製還是俄製,威力區別不大,比如法國的D型普通彈(彈頭質量8g,初速386m/s);以色列的普通彈(彈頭質量7.45g,初速343m/s);意大利的M38式普通彈(彈頭質量8g,初速335m/s);瑞典的M39式彈(彈頭質量7.6g,初速395m/s);英國的MK2Z式彈(彈頭質量7.45g,初速396m/s,槍口動能584J);美國的M882式彈(彈頭質量8.03g,初速375m/s,槍口動能563J)。如果是為特殊用途而專門研發的9x19毫米手槍彈,那麼威力自然就不能與普通彈相比了,比如美國的奧林OSM型9毫米手槍重彈(彈頭質量9.52g,初速308m/s,槍口動能450J),它的初速明顯低於普通彈,殺傷力自然就有很大的區別,這個道理與俄製的9×19毫米PBP手槍彈是一樣的,彈頭重量只有區區4克多一點,而且彈頭裡還有一顆尖尖的穿甲鋼芯,你拿它來與美製的9毫米標準帕彈相比較,威力差別當然很大了。

▼下圖為俄製的9x19毫米PBP手槍穿甲彈。


兵器知識譜


額,9mm魯格彈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手槍彈之一,全世界範圍內光是以北約標準來生產該彈藥的國家就超過了70個,而且,在小型武器彈藥中,還有一種叫做“過壓彈藥(Overpressure ammunition)”的另類,所謂的“過壓彈藥”,就是指:發射藥產生的燃氣壓力要高於標準值的一種彈藥,通常是通過增加發射藥或者是提高發射藥的質量來實現,目的則是為了提高彈丸的出膛速度和對目標的停止性。


▲標準彈和過壓彈

而為了保證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超壓彈藥”都有自己特殊的標記“+P”,且這個標記必須清晰的標註在彈殼的底部的壓印中,比如上圖所示,就是“標準彈”和“過壓彈”彈殼底部壓印的對比,從圖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過壓彈”的壓印中多了個“+P”的印記。且軍用和民用的壓力標準是不一樣的,測試方法也不一樣,比如民用壓力測試方法中有常見的CIP測試法和SAAMI測試法,軍用標準則是有北約的EPVAT測試法和美軍自己的SCATP測試法。

▲俄製的兩種9毫米過壓彈藥

而題目中說到同樣是9毫米魯格彈,俄製的要比美製的威力更大,應該是因為俄製“過壓彈藥”的壓力標準還要高於北約標準,俄羅斯軍方在9x19毫米的手槍彈藥中,有兩種專門的“過壓彈藥”,分別是7N21 9×19mm和7N31PBP 9×19mm過壓彈,其中7N21的峰值壓力超過了280兆帕(7N31的峰值壓力不清楚),明顯高於北約標準使用的252兆帕壓力值,至於彈丸的槍口動能,7N21為561焦耳,7N31更是達到了756焦耳,而北約標準的9x19毫米彈藥中,彈丸的槍口動能則是隻有400多焦耳。


至於為什麼俄製的“過壓彈藥”威力更大?除了發射藥更多之外,與彈頭的材質也有一定關係,比如7N21子彈使用的就是硬化鋼芯彈頭,可以在40米的距離內穿透防彈衣,而7N31的話,則是彈頭的質量相對更輕,擁有更高的初速,在1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8mm厚的St3鋼板。


哨兵ZH


要打聽手槍,還不如問子彈,世上三款制式手槍彈,德國“巴拉貝魯姆”,俄羅斯的“馬卡洛夫”,中國DAP92,皆有大名。

美軍制式手槍由伯萊塔92F於1985年換下了M1911,所用彈“巴拉貝魯姆”,要問相比“馬卡洛夫”怎麼樣,只能說“巴拉貝魯姆”有更高的兼容性,為北約成員普遍採用,包括格洛克17手槍,號為全球通用。

能通吃自為王道,鋅銅合金被甲,看上去就頗不一般,問題經過100多年的改進,被奉為王,絕非浪得虛名。彈頭內帶有鋼芯,具有相當的侵徹力。卵形彈頭,縮小了槍口衝量,彈道低伸,更有利於提高精度和射程。依長徑比、斷面密度、槍口動能來說,賦予存速和存能秉性,且具較好的停止作用。

致於巴彈的名,大有講究,一句拉丁語的縮寫,如果想要和平,請也為戰爭做好準備。其準備即為性能穩定而生的,只有性能穩定,才能表現出更多高可靠性,這是它受到歡迎的原因。

所謂追求不一樣,表現為子彈的性能也一樣。巴彈可在北約風靡,而馬卡洛夫自有獨家研判,帶有鋼芯的鉛心,披銅鋼的外殼,伯丹式底火,別看其圓頭平底的外表不揚,可賦予其340米每秒的初速,要比巴彈增大了不少威力。

蘇聯開創的一段制槍制彈傳奇,都在華約成員中被流散著,繼續傳說,被傳簡單實用可靠且威力大的精典。槍配彈,彈配槍,過去的烽火烽煙猶未散散,2003年,俄羅斯悄然迎來自己的“斑奎蛇”手槍,50米可以擊穿防彈背心。有輕武器行家指稱,應為手槍中的上品。


魂舞大漠


你應該說的是俄製9x19mm 7N31彈

看這個很毛子的彈頭構造,簡直就是他們家9x39亞音速秤砣的mini版,它是一個類似於早期反坦克用的APDS(脫殼穿甲彈)的設計,邊上是彈託,中間是一根硬化次口徑鋼芯

當然,純粹加鋼芯還不夠,既然這枚子彈的彈頭構型就是為了穿甲,那麼加大裝藥,減輕彈頭質量以獲得更高的初速就是必然

上圖是橘色線條是7N31的速度以及距離,膛口速度接近2000fps(609m/s),比北約那批標準的9mm M882彈高得多,而且M882還是從8寸槍管中發射的,7N31只是從4.1寸槍管發射

它足夠穿透NIJ III級的軟甲(一般手槍彈都無法擊穿這貨),同時也能在10米內穿透8mm的鋼板(常規9mm只能擊穿3mm),這個就很兇了。


但這不一定是說俄羅斯產的9mm就是這麼暴力,而是他們只是特地為提高穿透而研發了這種彈。正常來說手槍在近距離還是得更強調停止作用,有破甲需求更適合上5.7mm或者4.6mm


瘋狗的輕武


在蘇聯/俄羅斯9x19毫米手槍彈不是制式槍彈,而是採用9x18馬卡羅夫手槍彈,用馬卡羅夫手槍發射槍口動能348焦,明顯不及9×19mm巴拉貝魯姆槍彈。俄羅斯生產的9×19mm槍彈應屬民用。民用手槍彈有不同的裝藥和彈頭重量,不同的彈頭外形和結構,所以威力有大有小很正常。說俄羅斯產的9x19槍彈都比西方的威力大恐怕不嚴謹,若確實如此,可能是俄產槍彈普遍採用了更多的裝藥和更大的彈頭重量。如果說穿透力更好,這個和彈頭結構也有關係,全被甲彈要高於空尖彈和半被甲彈,鋼芯彈穿透力要高於鉛芯彈。


薺菜糰子


你看到的是民用彈藥,同樣的規格裝藥威力一樣 ,美國警察用的就是半裝藥,這類知識太多了打字普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