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斧头砍出的苏联飞机,为何打得德国科幻战机“屁滚尿流”?

只为寻找那瞬间的快乐


哈哈,楼主很逗,竟然描述的问题这么生动,必须要好好回答一下了。

我们说要比较两个国家的武器谁更厉害,就要比较这两国制造武器的实际情况。

苏联制造的武器,一般就是以简单实用为主,正如他们的性格一样吧,至于武器造出来粗糙不粗糙就没人在意了。这个比如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拖拉机厂制造的坦克就可见一斑。

不过苏联制造武器用料还是很实在的,主要是保证各武器装备有足够大的威力。

另外,苏联制造武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斧头砍出的苏联飞机,能打的德国科幻战机‘屁滚尿流’”的原因,那就是制造数量众多。

我们再看看德国,德国制造武器的原则是精细耐用,故障率低,为了质量不惜制造成本和时间,这就造成了德国制造武器的产量较低。

我们看看苏德战机制造数量的比较。

二战中德国共生产了八万架战机。而苏联生产了十三万架战机,再加上后来英美援助苏联的三万多架战机,苏联以十六万多架战机群殴德国八万架,结果可想而知。

俗话说:“好虎架不住狼多。”你德军战机是比苏联战机高端一些,那又怎么样,战争不是一对一的单挑,是军团协同作战,数量达不到就无法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

所以,苏联飞机击败德国科幻战机,不是有什么“暴力美学”,而是数量太多了。








百战军武


苏联飞机的技术原本起源于德国,德国是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发展军事技术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就玩了个借鸡生蛋的招数,在苏联研发、实验战机,培训人才。

苏联在苏维埃革命后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冷落,于是两个孤儿同病相怜,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直至战争爆发前,德国都还在苏联生产飞机。德国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源于技术自信,认为苏联没有逆向工程搞懂德国技术的能耐;二是通过这种方式麻痹苏联,使苏联以为苏德关系牢不可破。

二战开始后,德军以5000架飞机和大量的装甲集群、机械化部队对苏联发起闪击战,苏联的空军基本上被德国消灭殆尽,而很多战机都是被消灭在了停机场上。当苏联醒过味来,已经全面失去了制空权。

苏联一方面在地面上对德军进行顽强阻击和抵抗,另一方面以租借的形式紧急向英美寻求援助,前后在英美获得了一万八千架飞机用于作战。当然,苏联这么大个国家,从来就不是把命运寄托在别国身上的。1940年斯大林下令逆向制造德国战机,在苏联工程师的努力下,苏联的飞机制造很快获得成功,大量的战机被源源不断的造出来。


1942年2月,雅克歼击机的生产已达到日产3 架的水平,不过只用了很短时间,雅克歼击机的日产量就提升到了惊人的20架。到1942年底,苏联全年生产了25000多架军机,而德国只生产了14700 架。1943年,德国生产了25300架军机,而苏联生产了35000架。

苏联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实现了飞机制造能力和技术的飞跃?那是因为苏德合作期间,苏联参与飞机项目的工程师达3500人,所以人才储备足够。另外,美英等国提供了大量原料和燃料,如运来的装甲钢占苏联本国生产量的一半,提供的铝达32万吨,超过了苏联的产量。极大地补充了战争的消耗,这是德国无法与之抗衡的强大力量。

苏军做了一个精密计算,战时一架战斗机在空战中平均生存时间不足200小时,所以没有必要把飞机做的那么精密耐看,重在实用就够了,于是他们对飞机的工艺进行了简化,使之效率飞速提升。虽然曾被德国人嘲笑苏联飞机是“胶合板飞机”,但是苏联这些“斧头砍出来的飞机”相比德军战机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代差。但是苏联庞大的数量优势就让德国那些精密飞机难以匹敌。

到战争后期,苏联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大量超越德国,而且质量上也赶了上来并逐渐超越。雅克-9和拉-7等飞机,被认为能够与除了Me262喷气飞机以外的所有德国飞机势均力敌。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有25种新机型和改进型以及23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所以苏联当时的飞机跟战斗民族的人一样,简单粗暴,但是特别实用。在那种世界性的大战中,能够得到快速的补充。而且随着生产线越来越顺溜,科研人员规模越来越大,从量变到质变,德国就逐渐处于下风了。


谢金澎


“斧头砍出来的苏联飞机”,应该是指苏联拉-7型战斗机,因为它是一架木制机身的飞机,如果说它是拿斧头砍出来的飞机其实也没错。而所谓的“打得德国科幻战机屁股尿流。”应该就是指1945年2月15日苏联著名的飞行员伊万·阔日杜布驾驶一架拉-7战机击落一架德国Me-262喷气式战机,这也是苏联在二战期间唯一一次击落喷气式战机的记录。不过所说“屁滚尿流”这个词用的极其夸张,苏联人只不过击落一架喷气式飞机而已就打得德国飞机“屁滚尿流”了?


叼着卷烟的阔日杜布

他驾驶的飞机机头上刷的红星,一颗表示击落一架飞机,至于图中有多少架你们慢慢数吧(●'◡'●)

苏联这位著名的飞行员阔日杜布在二战时期战绩是62架飞机,苏联有两位飞行员曾经3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而它就是其中一位。在世界航空界里面只要你击落的飞机超过5架就可以获得王牌飞行员的称号,所以阔日杜布也是一名王牌飞行员。不过和德国人相比,击落的飞机少于100架,你都不好意思说你自己是王牌飞行员,因为德国飞行员击落超过100架飞机以上的王牌飞行员就有107人,最高保持最高纪录的是拥有352架的哈特曼,而这107人击落的飞机总和为15218架飞机。这个记录可是逆天的,要知道整个二战期间日本零式战机的中都建造数量也不过10245架。


而苏联在开战早期的伊-15/16战机面对德国BF-109时几乎没有胜算,几乎都是送人头。和苏联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其实也不咋地,虽然发动机功率大,速度快,但是油耗大,航程短。再加上战时飞机研发比较慢,所以很多苏联的王牌飞行员都是驾驶美国支援的P-39飞蛇战机创下记录的,而苏联飞机能称得上比较好的也就是拉-5型飞机了,而拉-7其实就是拉-5的改进型。由于苏联飞机航程普遍较短,所以只能充当截击机后车前线支援飞机使用。
击落喷气式战机,够他吹一辈子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苏联时代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大纵深战役理论指导下的武器平台,该理论中对于技术兵器的数量要求远大于质量要求,以苏联的工业能力在保证数量的情况下兼顾精益求精是不现实的,况且苏联技术工人的业务水平也远不及他们的德国同行,做到德国工匠的精细加工第一不现实,第二没必要。锃亮的外观满足不了前线的大量损耗,例如苏联飞机发动机的寿命远低于德国,但是苏联人发现飞机发动机根本用不到使用寿命就会被击落或其他原因而损失,如果做的太好,经济上也不划算,所以相对于德国的精品武器,苏联飞机确实如斧子劈出来一般粗糙,性能虽然也有折扣,但是在苏联特殊的国情与战略指导思想条件下,苏制武器大显神威,以巨大的损失换来了纳粹精英的最终毁灭。不过冷战结束以后,新时代的军事变革已经彻底改变了战争模式,新的指导思想不断刷新,离开了苏联时代的特殊国情,继承了苏联大部分衣钵的俄国武器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平平,甚至被吊打。所以今天看来斧子劈出来的飞机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追求精益求精更重要


觉悟高


有句话叫简单粗暴 哈哈哈


闹心丶58045037


二战苏联的主要工业产量不如德国,苏联的胜利来自意志的胜利,优选法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