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为什么和四阿哥胤禛关系那么好?

古今博学


四阿哥不是德妃抚养长大的,胤祥小时候额娘就去世了,所以在宫中受到其他阿哥的欺负,据说有一次被胤禛看到了,就帮了他,就是这样对胤祥很好,而且德妃对胤禛并不亲近,两个人就有一种惜惜相印的感觉



四阿哥是由孝懿仁皇后养大的,所以他和德妃的感情不是很好,德妃并不很疼爱他,而十三阿哥幼年丧母,这让他有了同病相怜之感,所以对十三很好,而十三对他也是感恩戴德重情重义的,所以他们很好



胤禛要争夺皇位,在众阿哥之中就要找到对自己忠心的阿哥,胤祥就是最好的人选啊,在后来的九龙嫡珠中,胤祥也帮了胤禛很大的忙,也付出了很多,还为了胤禛被囚禁了10年,还好后来胤禛登位了之后,被封为和硕亲王,也被后人称为“铁帽子王”

孤僻的胤禛跟同样失去生母的十三阿哥胤祥,就这样惺惺相惜玩到了一起,这是一种互相取暖的兄弟关系。当时“四爷党”跟“八爷党”争夺太子之位的时候,十三阿哥自始至终没有想要争夺的心,反而全力支持胤禛



十三阿哥胤祥生性洒脱,只喜欢结交江湖上的朋友,无心政事纷争,让一直很敏感多疑的四阿哥很有安全感,所以就算是即位称帝之后,也一样对十三阿哥信任有加,不仅封他为和硕亲王,还下令只有十三阿哥可以用原来的“胤祥”之名,其他人都要改掉,足以见得恩宠之足。在胤祥去世之后,胤禛十分的伤心,给他的评语也是相当的高,可见,胤祥对胤禛可谓是忠心耿耿


s大番茄


九王夺嫡,四阿哥胤禛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取得了胜利。雍正的胜利,其实要感谢一个人,就是他的十三弟胤祥。胤祥是雍正最铁杆的兄弟,兄友弟恭,相亲相爱,这在满清一朝是十分罕见,被雍正特批使用“胤”字的胤祥,成为清代唯一不用避讳的例子,由此可见雍正对其感情之深。

胤祥自幼丧母,对他最亲近和疼爱的就是太子二哥和四哥胤禛,特别是四哥胤禛,所以他对老四最是亲近和忠心,但自古帝王之家,多的是手足相残,兄弟相杀,这俩人如此另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胤祥一生对雍正都十分忠诚,不离不弃,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次是雍正即位之时,一次是八王议政的逼宫之时,说这两次十三爷对雍正都有续命之恩,所以雍正对胤祥的感情与旁人不同也很自然。

自古圣心难测,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历朝功臣受诛之事数不胜数,雍正更不能算是一个宽厚仁恕的帝王,他刚一上位就除掉了心腹爪牙高无庸,后来又杀掉了头号重将年羹尧,为何就不对胤祥下手呢,这主要还是胤祥自身发生的转变。

胤祥对雍正的态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老四胤禛登基之前,这时候胤祥对四哥是真心折服,特别是太子被废,连累胤祥也跟着倒霉,这时候他心里已经觉得四哥胤禛比老二更适合做太子了,他甚至直言相劝胤禛争做太子,这时的十三爷胤祥还是那个本来的他,心直口快,侠肝义胆。受了十年禁闭之苦,他依然没有改变本质,恢复自由接掌丰台大营后,成为雍正登基的头号功臣,一心只为四哥成功而高兴。

雍正登基后封胤祥为铁帽子王,这是天大的宠遇,但为人臣者,宠遇越重,越被猜忌,所以后来所有的宠遇,他都坚决不受,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不再单纯的把雍正看作是自己的四哥了,而是帝王。

事实上,如果胤祥真的接受了所有赏赐,只怕就难有善终了。雍正会提防他成为老八第二,野心夺位,即使当时不夺位,那等雍正死后呢?年幼的弘历能斗得过自己的十三叔吗?作为帝王,他们深知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有野心,现在没有,以后呢?权势地位超出了控制,雍正决不允许这种可能的存在。

《雍正王朝》里有一场下棋的戏,十分精彩,此时的胤祥已经开始防范雍正,再也不象以前大大咧咧,把胤禛当作可以无话不谈的哥哥,而是以臣子的身份对其毕恭毕敬,让雍正大为光火。

雍正大骂胤祥不再是以前的拼命十三郎的时候,胤祥内心其实是窃喜的,因为当时局势十分复杂,一方面是八王一派在暗中图谋,一方面是推行新政得罪了官僚地主,此时必须有武力保障使局势不至于失控,而能给他提供这个保障的就是老十三胤祥,此时他最怕的就是十三弟对自己变心,因为胤祥在军中的势力,是他不得不依靠的,但他又怕老十三尾大不掉,难以掌控。现在,胤祥一面表明了自己的忠诚,绝无二心的态度,一面又表明了自己绝没有居功自傲,借机坐大的想法。一个既有实力,又没有野心的十三阿哥,才是雍正最需要的。

等到八王议政逼宫,胤祥再一次出手救驾,此时和上一次已经不太一样了,上一次是凭着本能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四哥,而这一次,除了是从天下社稷的角度出发,也是再一次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让他对自己放心。

同样是功劳赫赫,同样是潜邸旧人,年羹尧就不懂得为臣之道,自恃功劳,骄横拨扈,结果落个身死名裂,而胤祥,功劳比年大,地位比年高,对皇帝可能造成的威胁比年大,但他绝不居功自傲,为人处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直到雍正四年,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仍然四处奔忙办差,为的就是要让皇帝知道,自己绝不会有二心。

胤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得到善终,成全了君臣兄弟之情,当初那个侠肝义胆,为人耿直的十三爷不见了,取代的是一个成熟冷静,世故圆滑的高官重臣。 这是没有办法的,韩信在政治上不成熟,成天踢狗踹鸡,最终被人给干掉了。做为一把利剑,胤祥知道这把剑的剑柄应该由帝王掌握,这就是他能善终,而韩信被杀的原因。






亿人影视


“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这是雍正对老十三胤祥的至高评价。胤祥是康熙第十三子,受封怡亲王,是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也是清朝中期唯一一位铁帽子王,死后谥号为“贤”,配享太庙,史称怡贤亲王。在《雍正王朝》中,胤祥和胤禛的关系极为亲密,他俩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却胜过嫡亲兄弟。胤祥生母章佳氏是康熙帝庶妃,生前连个封号都没有,死后才被追封为敏妃。

由此可见,章佳氏的身份地位不高,亦不甚得宠,加上盛年早逝,令胤祥13岁就失去了母亲的庇佑,成了个没娘疼的孩子,深受其它兄弟的欺凌。

皇四子胤禛比胤祥大9岁,见胤祥受其它兄弟欺负,总是出面加以保护。因此,两人结下深厚情谊,胤祥对胤禛的话可谓是言听计从,对面冷心热的四哥是又爱又敬。胤禛性格沉稳,办事老练,心中装的是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和亿万臣民。胤祥性格直爽,行侠仗义,丝毫没有皇阿哥的架子,跟文臣武将甚至三教九流的人都能打成一片,是个极其好相处的人。

按说胤禛和胤祥性格不同,关系不应该如此亲密,可实际上大家都被胤祥大大咧咧的性格给糊弄了,从本质上来说胤祥也是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之人。

就拿下江南赈灾来说,胤祥跟胤禛大摆“鸿门宴”,逼迫盐商大户捐款,都是为了妥善安置受灾百姓;阿兰求告胤祥解救替人顶罪的张五哥,义愤填膺的胤祥顿时就想把刑部那些贪赃妄法的官员全都揪出来论罪。这跟胤禛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俩都是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江山社稷为念的皇子阿哥。正是由于共同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走到一起,这就叫志同道合。

胤禛是个面冷心热之人,办事不讲情面,铁面无私,人称“冷面王”。这样的性格适合办差执法,却不利于团结。胤祥却是性格直爽,极好相处之人,对于笼络人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两人的性格差异恰好形成优势互补,既不妨碍胤禛做康熙眼中真正的“孤臣”,又不影响胤祥在暗中积攒人脉,遍布耳目。康熙病危时,邬思道对胤禛说:“眼下只有十三爷能够擎天保驾,十三爷不出狱,皇上即便传给您,您也坐不住;十三爷一旦出狱,即便传位给别的阿哥,您只要出奇不意,先发制人,局面翻转也未可知。”

邬思道为什么会把胤祥说得如此重要,因为政权交替最要紧的就是兵权,而胤祥多年带兵,无论是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还是隆科多掌管的步军统领衙门,至少有一半的军官原来是十三爷的部下。胤祥跟这些人早就结下了生死情谊,关键时刻一声令下,即便不参与政变,只要他们能袖手旁观,不拼死阻挠则大事可成。胤禛与胤祥之所以关系亲密胜过嫡亲兄弟,主要在于志趣相投,他们都有一腔为国为民,以拯救天下苍生的信念和报负;其次在于自幼结下的深厚情谊,让他们能够毫无私念地愉快相处;最后在于胤祥毫无杂念地支持胤禛夺嫡,使他们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历史茶坊


历史上的十三阿哥胤祥是位才华横溢的皇子,而且也得到康熙的喜欢和重用。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他从小就得到乾隆的喜爱,从12岁到废太子事件发生前,乾隆的每次出巡基本上都会带上胤祥。十三阿哥胤祥知识渊博,骑射、军事、水利、文学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造诣,但是流传下来的作品比较少。

  十三阿哥胤祥的骑射技术比较精湛,而且胆识过人,甚至有射杀猛虎的事迹记载。在一次狩猎中,突然有一只猛虎出现,但是十三阿哥胤祥不动神色,手里拿着尖刀就上前去把猛虎给刺死了。

  十三阿哥胤祥与四阿哥胤禛的关系从小就比较亲密,在四阿哥的争储之路上十三阿哥胤祥也出了很多力,四阿哥也对十三阿哥非常好。在四阿哥继位后,封十三阿哥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同时还让胤祥处理重要政务,足以表现出对胤祥的喜欢和看重。

  胤祥对雍正的治绩助力非常大,被雍正封为铁帽子王,而且死后能享太庙。为了纪念胤祥,雍正还特意下旨把“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是清朝中唯一不避讳皇帝的事情。

历史上的胤禛胤祥关系也非常好,从雍正的诗文集及后来历史上记载的雍正对胤祥的看重来看,胤禛胤祥都可以说是兄友弟恭。胤禛胤祥从小关系就比较好,甚至胤祥是由雍正的生母乌雅氏抚养长大的。

  胤禛比胤祥大八岁,从雍正的诗文集可以知道在胤祥小时候,就是由他这个十四五岁的兄长教导他算术。胤祥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随康熙出巡,而胤禛大部分时间都是留在京城,分别的时候胤禛胤祥都会有书信来往,甚至雍正把胤祥的诗文也收集在自己的诗文集中。

  在雍正登基后,他和胤祥的关系也是十分要好。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雍正的内务、家务都交给胤祥在打点。胤祥为雍正王朝的政绩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从水利、军事、审案及人才举荐上都能为雍正分忧。

  也许是过分的劳累,胤祥在44岁的时候就因病而去世。胤祥去世后,雍正非常的痛心。为了纪念胤祥的功绩,还下旨让胤祥牌位进太庙,而且把“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也显示出了胤禛胤祥的兄弟情深。

胤礼胤祥是政敌

  胤礼是康熙帝的第十七个儿子,胤祥是康熙帝的第十三个儿子。很多人对于胤礼和胤祥之间的关系都很疑惑,这两人到底是不是政敌呢?

在康熙帝晚年的时候,各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打得不可开交。在争夺皇位的皇子背后,又有很多皇子选择自己拥护的人选。胤祥在当时就选择了雍正胤禛,押对了宝。胤祥在雍正夺嫡过程中,宁死不移,为了保全胤禛更是不惜牺牲自己在康熙那儿的宠爱,二十二岁就被关进牢房,永不见天日长达十四年之久。因此,在雍正胤禛登基以后,将与他对立的兄弟,杀了或是囚禁起来,却立即将胤祥放出,从阶下囚一下子得到重要的地位,成了令人仰慕的亲王。

  然而,胤礼在夺嫡的过程中,拥护的是皇八子胤禩。因此,在雍正当上皇帝以后就没有得到重要,甚至被派去为康熙守灵。但是,胤祥看到胤礼是一个可用之才,必会效忠皇帝,所以不惜余力的像雍正举荐胤礼。雍正听取了胤祥的建议,封胤礼为果郡王,管理理藩院。胤礼也没有辜负了胤祥的期望,忠于雍正,并将自己的才能不断发挥出来,成了在朝廷上举足轻重的大臣。

  从胤祥举荐胤礼就可以知道,胤礼和胤祥并不是政敌,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可能在某些方面会存在意见,那也是大同小异。胤礼和胤祥两人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死后,皇帝也给了他们高度的评价。


潜龙游水


康熙在位的时候一共有35个儿女,在这35个儿女中,去掉不能排位的女儿和其他人,有24个人。在24孩子中,十三阿哥和四阿哥两个关系最铁,可以讲形影不离,尤为亲密。四阿哥胤祯登基后曾说,"朕实赖王依赞平,王实能佐证平天下……"意思就是,我能达到现在的地位,全靠十三阿哥的辅佐。

十三阿哥胤祥自小生母就去世了,据说在宫中受到其他兄弟的欺负,有次被胤禛看到了,就帮了他,把胤祥带在身边抚养,四哥对胤祥来说可以讲是亦兄亦父,所以胤祥很尊重四哥。

在九子夺嫡过程中,胤祥坚定地站在四阿哥胤祯身边,特别是废太子事件中,为保全四哥胤祯,被圈禁宗人府10人之久。

随后雍正继承大统,十三阿哥胤祥随即受到重用,成为唯一一个和雍正最贴心的兄弟,并为雍正排忧解难,特别是八王逼宫事件中,耗尽了心血。两人一起共患难,一起打拼,是战友,两人的革命情谊在古代皇子中是极少见到的,两人关系之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追剧记


  要说雍正和十三爷的关系有多好,历史学家都会用这么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棠棣情深”。那实际上雍正和十三爷在很小的时候,就建立起了亲密而友好的关系,在1699年,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去世,于是年仅13岁的胤祥就让德妃乌雅氏来抚养,这人正是雍正的生母,由于雍正从小也是由当时的皇贵妃,后来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长大的,所以有着相同寄养的经历,迅速建立起了同理心,二人的关系自然很密切,后来在“九子夺嫡”期间,胤祥更是雍正坚定的支持者。并且帮雍正挡下了关键的一枪。

在1708年。康熙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于是众位皇子一方面积极的争夺皇位;另一方面也想要把胤礽置于死地,而胤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太过于活跃而被康熙所察觉,在康熙问胤祥同党的时候,胤祥更是一口咬定自己所为,保全了雍正,但是胤祥却被康熙惩罚,被关到了宗人府,在这期间胤祥大病一场,患上了严重的腿疾,后来他从宗人府放出来之后也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冷落,没有任何的封赏与任用,就此退出了康熙晚年的政治舞台,但是在雍正登基后第二天,马上就册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并且任命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协助他处理一切军政的要务,而胤祥也是用了卓越的成绩以及对雍正鼎立的支持,来回报雍正对他的信任与器重,特别的年羹尧、隆科多等人被雍正相继处死,马齐等人退出政治舞台, 胤祥长期担任的是大清王朝的“二把手”角色,并且他也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在雍正看来,自己与胤祥就是千古君臣兄弟的榜样,也是千百年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组合,由此可见雍正与胤祥的关系极好,感情极深。

 而十三爷胤祥之所以能够得到雍正的信任,除了他“国土无双”的卓越才能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始终能够恪守君臣之道。十三爷胤祥对于雍正王朝以及雍正本人的贡献远远超过了隆科多和年羹尧,但是不同于这二人居功自傲,胤祥始终是恪守君臣之道,不敢有任何越界的行为,甚至还主动选择退让和拒绝,雍正要按照当年康熙赏赐给他的二十三万两白银的标准,赏赐胤祥,但是胤祥只要了十三万两;雍正想要将自己原先统领的人丁赏赐胤祥,胤祥也拒绝了;雍正已经封了胤祥为和硕怡亲王,他还想要封赏胤祥一个郡王的爵位,并且让他选一子来继承,胤祥再一次拒绝;后来雍正想让胤祥跟自己葬在同一个地方,胤祥不惜用“吞土受陵”的方式让雍正收回成命。就是因为十三爷胤祥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恪守君臣之道,不仅获得了雍正的信任,也得到了雍正极大的推崇。

  首先是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得到了封赏:在雍正登基时,雍正就按照章佳氏的名分从敏妃连升两级,封为了敬敏皇贵妃,并且将她的棺椁重新按照皇贵妃的标准下葬,而且葬入的是康熙的景陵地宫,与康熙和他的皇后合葬,这是对章佳氏和胤祥极大的殊荣;其次就是在胤祥去世之后,雍正也 给予了胤祥一系列的破格安排,雍正为胤祥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数倍于亲王陵寝规格的庞大陵园,更是亲自主持了胤祥的安葬仪式;雍正也为胤祥上谥号为“贤”,在配享太庙的同时,还将1726年由他亲自赠予胤祥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谥前,而且在雍正一朝,为了避讳,其名字成为了“允祥”,而雍正这次直接下旨将其改回了“胤祥”,这也是雍正兄弟中唯一一个不用避讳的。

  再次就是对十三爷子嗣的封赏,胤祥的第五子弘晓,在雍正的安排下,袭承了和硕怡亲王的爵位,并且用旨意与制度的形式确定了“怡亲王”是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的“铁帽子”传承世系。而此先雍正要计划赏赐胤祥家族的君王爵位虽然遭到了胤祥的拒绝,但是雍正还是给予了兑现,他将胤祥的第四子弘晈封为了宁郡王。

  十三爷在“吞土受陵”时发出了这样一句的感叹,就是希望自己子孙能够平平安安,但是这个愿望还是未能实现,原因就在于著名的“辛酉政变”,在1861年。咸丰皇帝在弥留之际,册封了载垣、端华、景寿等八位大臣为赞襄务王大臣,辅佐年幼六岁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顾命八大臣”,其中载垣就是顾命八大臣之首。载垣是第五代怡亲王,是第四代怡亲王奕勋的次子,在1825年袭承了怡亲王的爵位,但是在后来,顾命八大臣与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以及恭亲王奕訢之间发生了矛盾,于是慈安太后和慈溪太后就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此后就开始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时期,那作为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载垣不仅在“辛酉政变”后,被拿下问罪,在之后更是被逼自尽,“和硕怡亲王”的爵位也被废黜,同时“怡亲王”也被废黜了“铁帽子王”的特权,至此整个世系被降为了不入八分辅国公,一直到1864年才恢复了“怡亲王”的世爵




A守着阳光守着你A


正直善良,忠厚老实,忠君爱国。十二个字即可以回答清楚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再来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首先从客观上来讲,十三阿哥胤祥从小享受的母爱不多,十多岁的时候就失去了亲生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以后,他便一直由雍正皇帝的亲生母亲德妃抚养,直至长大成人。而作为雍正皇帝来讲,虽说生母健在但迫于朝廷的规矩,也是从小不生母身边而是在佟妃身边长大的,也是十多岁的时候才回到了亲生母亲身边,和十三阿哥一起生活成长,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在感情更为密切一些,他们两个走得近很好理解。

再从主观方面来说。十三阿哥性格脾气满满的正能量,天生的正直善良,忠厚老实,忠君爱国。无论是对皇父康熙皇帝,还是对其他皇兄皇弟皇亲;无论是对朝中那些文臣武将,还是对普天之下黎民百姓,处处事事都能体现出来十三阿哥的处事之道和良好品德。而作为党争核心人物之一的四阿哥胤禛,要取得成功自然就得需要多多靠得住、用得上的好帮手,十三阿哥胤祥的方方面面正好契合了四阿哥胤禛的需要,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这也是天意。


小崔说历史LanyaLanya


首先,十三爷胤祥他的母妃章佳氏敏妃,在十三爷十多岁就去世了,在宫中讲究“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失去母亲的庇护难免会受到欺负;而后,胤祥十三爷便交给了雍正帝的生母,德妃乌雅氏进行照看。

其次,雍正帝实际是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从小抚养长大,因孝懿仁皇后去世才回到生母德妃乌雅氏的身边,而德妃当时已经把关注和爱全心的投入给了十四爷胤禵,所以与雍正帝生疏而淡漠。

再者,得不到母亲的关爱的雍正,便与幼年失去母亲的十三爷胤祥,同命相怜。加之十四爷胤禵颇受母亲乌雅氏的疼爱,使雍正心生嫉妒,因此对十三爷胤祥一直特别照顾,胜过亲弟弟。



老嘶马


九王夺嫡,四阿哥胤禛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取得了胜利。雍正的胜利,其实要感谢一个人,就是他的十三弟胤祥。胤祥是雍正最铁杆的兄弟,兄友弟恭,相亲相爱,这在满清一朝是十分罕见,被雍正特批使用“胤”字的胤祥,成为清代唯一不用避讳的例子,由此可见雍正对其感情之深。

胤祥自幼丧母,对他最亲近和疼爱的就是太子二哥和四哥胤禛,特别是四哥胤禛,所以他对老四最是亲近和忠心,但自古帝王之家,多的是手足相残,兄弟相杀,这俩人如此另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胤祥一生对雍正都十分忠诚,不离不弃,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次是雍正即位之时,一次是八王议政的逼宫之时,说这两次十三爷对雍正都有续命之恩,所以雍正对胤祥的感情与旁人不同也很自然。

自古圣心难测,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历朝功臣受诛之事数不胜数,雍正更不能算是一个宽厚仁恕的帝王,他刚一上位就除掉了心腹爪牙高无庸,后来又杀掉了头号重将年羹尧,为何就不对胤祥下手呢,这主要还是胤祥自身发生的转变。

胤祥对雍正的态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老四胤禛登基之前,这时候胤祥对四哥是真心折服,特别是太子被废,连累胤祥也跟着倒霉,这时候他心里已经觉得四哥胤禛比老二更适合做太子了,他甚至直言相劝胤禛争做太子,这时的十三爷胤祥还是那个本来的他,心直口快,侠肝义胆。受了十年禁闭之苦,他依然没有改变本质,恢复自由接掌丰台大营后,成为雍正登基的头号功臣,一心只为四哥成功而高兴。

雍正登基后封胤祥为铁帽子王,这是天大的宠遇,但为人臣者,宠遇越重,越被猜忌,所以后来所有的宠遇,他都坚决不受,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不再单纯的把雍正看作是自己的四哥了,而是帝王。

事实上,如果胤祥真的接受了所有赏赐,只怕就难有善终了。雍正会提防他成为老八第二,野心夺位,即使当时不夺位,那等雍正死后呢?年幼的弘历能斗得过自己的十三叔吗?作为帝王,他们深知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有野心,现在没有,以后呢?权势地位超出了控制,雍正决不允许这种可能的存在。

《雍正王朝》里有一场下棋的戏,十分精彩,此时的胤祥已经开始防范雍正,再也不象以前大大咧咧,把胤禛当作可以无话不谈的哥哥,而是以臣子的身份对其毕恭毕敬,让雍正大为光火。

雍正大骂胤祥不再是以前的拼命十三郎的时候,胤祥内心其实是窃喜的,因为当时局势十分复杂,一方面是八王一派在暗中图谋,一方面是推行新政得罪了官僚地主,此时必须有武力保障使局势不至于失控,而能给他提供这个保障的就是老十三胤祥,此时他最怕的就是十三弟对自己变心,因为胤祥在军中的势力,是他不得不依靠的,但他又怕老十三尾大不掉,难以掌控。现在,胤祥一面表明了自己的忠诚,绝无二心的态度,一面又表明了自己绝没有居功自傲,借机坐大的想法。一个既有实力,又没有野心的十三阿哥,才是雍正最需要的。

等到八王议政逼宫,胤祥再一次出手救驾,此时和上一次已经不太一样了,上一次是凭着本能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四哥,而这一次,除了是从天下社稷的角度出发,也是再一次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让他对自己放心。

同样是功劳赫赫,同样是潜邸旧人,年羹尧就不懂得为臣之道,自恃功劳,骄横拨扈,结果落个身死名裂,而胤祥,功劳比年大,地位比年高,对皇帝可能造成的威胁比年大,但他绝不居功自傲,为人处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直到雍正四年,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仍然四处奔忙办差,为的就是要让皇帝知道,自己绝不会有二心。

胤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得到善终,成全了君臣兄弟之情,当初那个侠肝义胆,为人耿直的十三爷不见了,取代的是一个成熟冷静,世故圆滑的高官重臣。 这是没有办法的,韩信在政治上不成熟,成天踢狗踹鸡,最终被人给干掉了。做为一把利剑,胤祥知道这把剑的剑柄应该由帝王掌握,这就是他能善终,而韩信被杀的原因。




小小鱼儿相信梦


四阿哥胤禛不是德妃抚养长大的,所以他与德妃关系也有些冷淡,电视剧《宫》中也能体现出来。而十三阿哥胤祥小时候额娘就去世了,所以在宫中受到其他阿哥的欺负。据说有一次被胤禛看到了,就帮了他,就是这样对胤祥很好,而且德妃对胤禛并不亲近,偏爱十四弟。因此两个人就有一种惜惜相印的感觉吧。

胤禛要争夺皇位,在众阿哥之中就要找到对自己忠心的阿哥,胤祥就是最好的人选,在后来的九龙嫡珠中,胤祥也帮了胤禛很大的忙,也付出了很多,还为了胤禛被囚禁了10年,还好后来胤禛登位了之后,被封为和硕亲王,也被后人称为“铁帽子王”

在胤祥去世之后,胤禛十分的伤心,给他的评语也是相当的高,可见,胤祥对胤禛可谓是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