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对中国制度的质疑?听北大专家为你解读

一场激烈的观点交锋,一次深度的理论挖掘,一个全新的思政课堂。从思想、理论上理解初心,回应困惑;从内容、实践上阐释使命,解决问题。

“新中国70年七个重大理论问题”北京大学思政课特别节目第六集:“中国制度为什么值得自信”。如何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质疑?中国制度相对于西方制度的优越性在哪?怎样从制度上解决腐败问题?

提问犀利,观点鲜明,北大邀你一起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



嘉宾老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孙来斌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徐斌

主持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吴穹


如何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质疑?


所谓民主,就是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反映这一民主内容的形式,可以而且应该是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主要的运行方式是民主集中制,是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结合。

具体来说,我们是先进行协商,就是首先由参与的各方展开讨论,通过辩论、妥协、融合的方式参与决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达成退让,形成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利益和意志,再进行表决,显然会比较理性、客观一些。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把自由选举、票决民主看作是民主的最高形式,乃至唯一的形式,这里面选举至上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列宁指出,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如果不顾西方民主的运行环境,简单把它照搬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会带来民主形式运用上的水土不服。

一个国家到底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民主形式,应该由它的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历史命运等多方面决定,而不能简单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种民主形式当作民主的标准形式。


中国制度相对于西方制度的优越性在哪?


中国制度和西方制度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从建立的基础和根据来看,经济制度最根本的差别是,我们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分配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西方的分配形式中,则是资本起着一种主导和决定作用;

从运行方式上看,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我们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西方制度建立的初衷是要防止封建专制,所以它要建立一个权力相互制约的制度,就是一种三权分立制;

从价值目标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而西方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是资本强权的社会,它的目标和宗旨必然是为资本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

二是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是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能够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实现了比以前阶级社会更高的社会和谐;

四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优势;

五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把各种各样优秀的、积极的因素整合在一起,体现出强大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借鉴能力,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改错的能力。


怎样从制度上避免腐败问题?


反腐败是个世界难题,世界各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十八大以来,我们用强有力的反腐力度、对腐败的高压态势,最后取得反腐败的压倒性胜利。在现实生活当中,绝对地杜绝腐败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我们可以朝着这个理想的状态去努力。

按照中央的设计,我们就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通过治腐惩贪、制度建设、思想教育等措施和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第一,要完善人事和财务制度,这可能是比较明显的容易产生腐败的方面。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制度,让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运行。

第二,制度运行应该公开透明,使权力暴露在阳光之下,使人民能够敢于监督、愿意监督、有责任心去监督。

第三,要增加惩罚的力度,使掌握权力的人能够心存畏惧,不敢腐败。至于在权力运行当中,如何加强事前的防御,事中的监督,事后的检查和评估,在政策和制度层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


主题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示北京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引领作用和重要成果。

继“思政热点面对面”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教务部,推出又一档视频思政课特别节目——“新中国70年七个重大理论问题”。



来源: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北大新闻中心、教务部

视频:北大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