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为你好”——不堪负重的爱让她失婚、抑郁

01为什么最亲的人伤你最深?

记者佘玉冰给我们讲述一个令人唏嘘的真实故事:

陈化庆幸自己遇到一个好女孩如月。而如月也认为陈化是自己今生要找的人,因为他是唯一一个不想改变自己的人。

在此之前,如月一直活在母亲的控制之下。如月的母亲,从小就对她非常严厉,掌控着家里的所有人。小时候的她,从不敢反抗。长大了,还受母亲的干涉。

陈化和如月的结合,本来是天作之合,但令陈化没想到的是,他们从一开始结婚,“噩梦”就开始如影随行。

婚后,岳父岳母经常到他们家去住,凡事都按岳母的要求去做。

陈化非常窝火。

妻子就劝他:“她是我妈,我能怎么办?我也说不过她,只能忍忍吧”

不仅如此,如月的母亲经常从陈化公司的亲戚打探他的一举一动。说是为女儿“监督”他。更让陈化难堪的是,岳母还把他夫妻俩的私事也泄露出去。

一次,心力憔悴的陈化和岳母大吵了一架,妻子却只知道躲在在房间里哭。这时,妻子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孩子出世了,岳母名义上说要帮他们照顾孩子,其实是“监督”。一切都要按她的来做。

在岳母的控制下,妻子觉得陈化不够爱她和孩子,最后还被母亲说服,把孩子带回娘家。与此同时,岳母的亲戚在在单位里散布谣言,陈化的形象一落千丈,工作也频频出错。

一段本来幸福的婚姻,在岳母的控制下彻底破裂。

在他们离婚后,如月在母亲安排下,很快就再婚。

再见面的时,如月的抑郁症更严重了。她悲凉地说,自己不快乐,现任丈夫很强势。她这辈子都生活在囚笼中!

如月的母亲以爱的名义,控制女儿,却把女儿的幸福断送,而不自知。如月的软弱,让她与幸福失之交臂。

是什么让最亲近的人蒙蔽了双眼,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像压路机一样目不斜视地碾压自己亲人的情感?

心理经典著作《情感勒索》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这些举动都来自情感勒索者不安定的内心,是情感勒索者为了寻求安全感而作出的,他们就像恐惧、焦虑和充满不安感的孩子。”

像类似如月的母亲打着爱旗帜。来达到控制身边人的行为。苏姗把它称为“情感勒索”。

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情感勒索》。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苏珊·福沃德。她有着25年心理治疗经验。她还著有《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的缺陷》《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等。目前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情感勒索》这本书堪称畅销全球20年的心理经典,终结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摆脱一再退让的恶性循环。

作者把这本书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告诉我们情感勒索的来龙去脉。后半部分告诉我们如何摆脱情感勒索的一些简单的方法技巧,从而摆脱这种扭曲的人际关系,重塑自我完整性,回归正常的亲密关系。

02 屈服于情感勒索的人,丧失了自我完整性

尼采曾说过:

“极端的行为来源于虚荣,平庸的行为来源于习惯,狭隘的行为来源于恐惧。这样来寻找原因一般不会出错。”

与人交往,被拒绝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一个心理健康自信的人,面对挫败感和失落感,会寻求积极的调节方式。而情感勒索者面对挫折,即使是一件很小的问题,却是零容忍。他们就像一个得不到玩具的蛮横小孩。打滚、撒泼、大吼大叫、搬救兵,总之用尽一切手段达到目的。

苏姗·福沃德指出:

这些举动来自情感勒索者不安定的内心,他们的举动是因为恐怖、焦虑和不安。很多时候他们的问题来自于过去,而非现在。

面对母亲的情感勒索,如月一次次地委曲求全,最终赔上了自已幸福的婚姻。为了取悦母亲牺牲了自己亲爱的人,还赔上了自己的身体。让身心受到双重的伤害。

正如苏珊在书中指出:

所谓的情感勒索也许不会威胁我们的生命,但会夺走我们非常珍贵的一项资产——自我完整。

03 只用3个步骤,让你摆脱情感勒索,恢复自我完整性

蔡康永曾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什么事情都指望着自己去符合别人的期望,终究有一天会感到很吃力,我们应该为自己活一次。”

想要为自己而活,恢复自己的自我完整性。苏姗在书中给我们指出了简单有效的技巧——SOS策略。

只要按照步骤,通过大量地练习,改变我们过去应对勒索者的模式,摆正立场,坚定信心,就会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这个策略只有3个简单的步骤:停下来、冷静观察、制定策略。

步骤一:停下来

在情感勒索者向你发难的时候,只需停下来,什么都不要做。“以逸待劳”。采用拖延战术。以便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做好应对的准备。争取更多的时间,减轻压力。不用担心,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里,因为你的手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着急的是他们!

步骤二:冷静观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你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跳出圈外,作为一个局外人来观察情感勒索者的所作所为,感受自己的反应。

首先,针对情感勒索者的要求,冷静思考:

“对方想要什么?他们是怎样提出这种要求的?是有爱意、语带威胁还是很不耐烦,如果自己没有马上妥协,情感勒索者有什么反应?”

看清了情感勒索者的“庐山真面目。”然后,观察自己的感受。找到被情感勒索者牵制的弱点。比如,“当情感勒索者——大吼大叫,我就感觉——恐惧万分”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好了,做决策的时刻到来了

步骤三: 制定应对策略。

苏姗给我们准备了四种策略——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交换条件及运用幽默。我重点给大家分享其中2种策略。

策略一:非防御性沟通

非防御性沟通就是面对情感勒索时,不要急着解释、反驳,指责。我们试图保护自己,但是这如同火上浇油,会激起对方更强烈的情绪。

因此运用人畜无害的语言,让他们感觉不到威胁,让对方愿意听你把话说完。作者在书中教给我们一句最没有防御性的语言:

“你绝对没错。”

比如:如果你要娶那个女孩,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

你可以说:我希望你不要那么做,等你消气了,我们再谈这件事好吗?

这样的回答,既坚定了你的立场,又不会激起对方的情绪。

对方辱骂,给你贴标签或负面评价的时候。作者特别强调这时千万不要辩护。你只要坚定立场。

比如:我以为你是一个很大方的人,现在让你帮点事,你都不愿意,我真不敢相信,你这么自私。

你可以说:我很遗憾你会这么生气。

这样的回答,让对方感到自己怎么给你贴标签,你都不会改变主意。

当对方让你解释说明你的决定,千万别一吐为快,为自己辩护。因为情感勒索者目的是让你屈服,绝不会听你任何的解释。

比如:

你为什么不肯帮我?对于你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你可以说:我们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

因此,不管对方是威胁还是辱骂你,给你贴标签或负面负面评价时,或者是诱导你解释说明的时候,千万别解释、反驳。只要用非防御性沟道原则,坚定你的立场。

策略二:化敌为友

情感勒索者通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因此当你以低姿态的方式向他们请教,他们是很乐意帮助你。

作者给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猜想工具。

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帮我找到一种方法?让你不再那么焦虑”

我想知道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更好的相处”

书中一个真实案例就是成功运运用了这个方法。

小强和小爱是一对非常相爱的伴侣。小爱非常依赖小强,很粘人。小强非常开心的同时又让他痛苦不堪。这不,公司要派小强去外地出差。小爱就开始发脾气,说小强把她一个人在扔在家里面,只顾自己!说得泪汪汪!小强这次没有责备妻子的无理取闹,而是这样说:小爱,这次出差真的很重要,因此我很想知道怎么做?你才对我去出差这件事情开心一点。小爱说:“我要跟你一起去。”小强说:“你和我去是没有问题,但是我这次是去工作,我可能没有时间陪你,因此你还是要自已独处。”后来小爱最后决定待在家里,只要求小强每天晚上给她打电话。问题就这样顺利解决了。

这些策略是终极情感勒索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过你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应对自如。

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情感勒索者可能会做出消极预测并威胁,甚至辱骂,给你贴标签或负面评价,或者是诱导你解释说明原因。

保持冷静、不辩解、不解释,记住你的目标,心里默念“我受得了!从容面对。

没有什么方法是一劳永逸的,你需要有耐心,不断地练习,面对情感勒索者,摆脱你旧有的应对模式。运用苏姗在她的作品《情感勒索》这本书里教你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参考书中的案例,变通、不断练习。重塑自我完整性,收获你应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