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美国的医疗环境及制度,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冬松雪竹


美国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惟一一个非福利国家,3亿多国民中有4630万人未被任何医疗保障体系覆盖(2008年数据),还有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保额不够,这些人一旦得病,就不得不求助于高价商业医疗体系。据统计,美国一半以上的个人破产案例,直接和间接与无力支付医疗费有关。

由于商业医保具有服务质量好,效率高,政府负担较轻等优点,因此在美国经济势头强劲之际,一直被大部分美国人引为自豪,甚至成为福利国家医改的模板。但随着经济衰退的深入,大批美国人失业,更多美国人对未来收入信心降低,“全面医保”也因此有了相对广泛的民意基础。

正因如此,奥巴马时代才通过《平价医疗法案》(ACA),而且挫败了特朗普的几次推翻尝试。

但奥巴马医改的实质,是让美国所有人理论上都有一份医保,如果没有就强制塞给一份,但并没有打算建立一套全民福利医保体系,而仍然是那种“低收入者的福利和非低收入者的商业医保”体制,只是迫使原本“两头不靠”的中下等收入者必须买一份医保,因此对ACA最不满的也是他们。

美国式医疗制度的有点,是政府和福利负担轻,医疗效率高,质量好,缺点是医疗费用昂贵,“两头不靠”的中等收入者的医疗负担压力最为沉重。

加拿大的情况我说很多了,你们可以去找我那篇《我在加拿大割阑尾》的长文(别说不知道我是谁……),这里只介绍点框架性的。

加拿大的模式类似英国,但有许多独特之处。

加拿大的医保资金来源同样为税收,但由于该国系联邦国家,拨款分为联邦、省两级预算,由省一级统一管理,各省独立运行自己的医保计划,虽大体相同但有细微差别。

和英国一样,加拿大也实行层级医疗体系,即家庭医生-专科医生-专业医院的模式,其运行特点和英国差不多。加拿大的特别之处在于医药分离,即在家庭医生层级,医生只有处方权,患者凭处方自行购药,费用自己承担,但低收入家庭可享受一定退、补优惠,大病手术的医药费、手术费全免,甚至伙食费也全由医保承担。

加拿大医保并非强制性,本国公民和获得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有权申请医疗卡,加入医保计划。在魁北克等省加入医保是免费的,而另一些省则需根据家庭收入情况酌收一定费用,如在卑诗省,年收入20000以下家庭免费,以上按收入情况划为5档,最高一档(年收入28000以上),单身、两口之家和三口以上家庭分别需支付54、96和108加币。

加拿大同样存在许多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但和英国不同的是这些计划并非“高级医保计划”,而是全民医保的补充,因为在加拿大,牙病、眼病、整容、理疗、心理试验等都属自费项目,只有加入商业医疗保险才能享受医疗费用减免。但加入这些计划并不能让你得到更快或更好的治疗,因为在加拿大,公立和私立医疗体系是互不交错的:牙科、眼科、理疗等自费项目政府不会投资,而一般医院则不允许商业资本进入,如果您愿意多掏些钱,可在医院里享受好一点的病房,但您仍需跟住普通病房的患者排同样的队。


李厚何


加拿大人最怕的医疗是拖拖拖,太慢了。预约个专科医生超级慢,所以加拿大人注重锻炼和妈妈的经验药方,美国是贵贵贵,,所以美国人都额外买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