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雪涛、李佳琦、徐翔、郎咸平“翻车”,谈商业思维的3层境界

曾经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被报30年来50多篇论文造假——这篇暂时没有定论的新闻已经迅速发酵,多家自媒体跟进报道,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曹雪涛事件不由得让人想到,在我们的生命里曾经有太多次类似的新闻传播、心理安慰的经历——每当一个成功者被拉下神坛,不少人就自我安慰:那些成功的人大都是投机取巧的骗子,自己之所以平庸,是因为太老实。

醒醒吧。不打破這種心理定勢的人,注定一輩子不但平庸,而且難以獲得內心的平靜。

我們就按照可能對曹雪濤最不利的結局來討論。即使30年來,曹雪濤幾十篇論文涉及實驗數據造假、ps造假,也難以全部否定他的學術能力和學術貢獻!

造假是品德问题。但每个人的品德,所能扛得住的压力和诱惑的量级都有上限。所谓“天才”,往往随着自身所处环境的迅速变化,受到的压力和诱惑也急剧上升,他的品德早已面临远超常人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天才们”可能做出违背良心、违反法纪的斑斑劣迹。但如果我们在这一切被曝光后,就彻底否定他们贡献给社会的成果,并再次为自己的平庸找到借口——这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每个个体的成长都非常有害。

两位年轻的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多年来一直传为美谈。而故事的另一面是,两个原本亲如兄弟的天才合作者,为了诺贝尔奖署名顺序而决裂,一辈子都无法弥合。天才的品德承受力也有上限!

“私募一哥”徐翔案发后,许多炒股亏钱的人似乎为自己找到了解脱的理由:徐翔那些亮瞎眼的业绩就是靠内幕交易做出来的,如果有那么多上市公司创始人来找“我”勾兑内幕交易,我也早成一哥了。

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上市公司创始人,愿意去找韭菜勾兑内幕交易?因为韭菜不配,韭菜就是韭菜;徐翔曾经是靠实力和努力一步步拼杀出来。

再说郎咸平。

曾经一时风光无限,后因为替泛亚金融站台等“糗事”而遭骂声一片。但不能因此而全面否定他曾经对改革和市场的推动。虽然他为人为学有不少瑕疵,但他毕竟借助相对超脱的身份和相对较高的胆识和洞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惊醒乃至推动作用。这,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也替代不了的。

包括写出货币战争的宋红兵,包括最近直播翻车的“口红一哥”李佳琦,包括很多……

在这个商业世界,人的思维层次很重要。自己有能力,看得清别人的能力,看不到别人的能力——这或许也是人的三重境界吧。

你在哪层境界?

你想通往哪层境界?

在打假的世界里有个英雄叫方舟子,他有他的贡献。但对许多人来说,也应该小心,避免自己被固定在第三层境界,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