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他倒在疫情防控一线——追记南阳市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俊志

“踉踉跄跄几步,艰难地扶住路旁小树,紧接着双膝跪地,倒下,再也没有醒来……”1月27日,庚子年农历正月初三下午5时50分,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俊志5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俊志是累倒的。年前年后都没闲着,疫情防控、年末烟花爆竹市场整顿、冬春救灾物资发放、单位财务报账,哪样少得了他……” 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新生眼圈红红地说。

永远缺席的“团圆饭”

“疫情就是命令,我咋能安心在家过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杨俊志囫囵吞下最后一个饺子,把碗一推,准备往单位去。

“儿子刚从郑州回来,一家三口一年团聚不了两天,你这两天还说不舒服,咋都不歇歇,大年初一还上班!”妻子王晓丽不满地唠叨道。

“咱淅川紧邻湖北,在武汉等疫区上学和务工返乡人员多,为了应对疫情,县里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应急上的事,多着呢!”杨俊志一边笑着向妻儿解释,一边走出了家门。

来到单位,他认真核对各乡镇上报的材料,根据需要分配应急物资,逐个通知领取……晚上6点多,全县73个监测点的应急物资全部发放完毕。“儿子,爸爸明天好好陪你!”杨俊志揉着发酸的眼睛,露出了疲惫的笑容。

“老杨,县里召开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会,关键时刻,咱得把会议精神领会好,把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好,安排扎实。”1月26日一大早,接过局领导刘新生的电话,杨俊志默默把给儿子准备的菜塞回了冰箱。

1月27日早上6:00,晨光熹微,杨俊志办公室灯光明亮。

按照前一天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紧急部署,杨俊志所在单位负责滔河乡8个村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他要及早赶到办公室,把单位人员编排成8个小组,安排好车辆、路线、带队人员,并培训大家入村如何开展工作,注意哪些事项等。

下午5:30,他略感胸闷,但仍坚持将工作汇报发给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并跟同事做好工作对接,准备去医院看看。5:50,连续熬夜、过度劳累诱发心脏猝死,他倒在去医院的路途中……

敬业奉献的“老黄牛”

“他是个严谨的人,办任何事都细致入微,尽善尽美!” “他关心同志、体恤下属,这么好的人,咋说走就走了?”“他特别有责任心,是无私奉献的‘老黄牛’!”杨俊志的死讯传来,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都是一片哀悼惋惜。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工作最繁杂的地方去。”杨俊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杨副局长没有一点官架子,替咱老百姓着想。”年前办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时,杨俊志给荆紫关镇吴村鞭炮经销商老魏留下了深刻印象。鞭炮易燃易爆,春节前后,市场需求量大,零售许可证审批要求比较严格。在1月17日全省还未实施全域禁燃禁放前,为了方便经销商办理,搭乘“放管服”改革契机,在杨俊志的推动下,县里启动了网上办理系统,只要材料齐全,上传到网上后,五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批复。

“知道网上办理方便,但我岁数大,不会上网,眼看年关临近,证办不下来,生意就一直耽误着。”老魏说,后来接到通知,县应急管理局专门开辟了线下窗口为他们集中办理。从村里到县城,已经下午3点多,看着前面的队伍排成了长龙,老魏心里“咯噔”一下,今天一定办不成。后来得到告知,为了不让他们跑空腿,可以加班办理,接待他们的正是杨俊志。上传材料、审核、出证,杨俊志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办理着,一个又一个……办完最后一个证件,已经接近午夜12点。走出行政审批大厅,杨俊志略显蹒跚的身影,被昏黄的路灯拉得老长……

“在工作中,他是领导,但更像长辈,年底财务工作忙,他不知道陪我加了多少次班,甚至固定资产核对这些小事都是他替我完成的。” 应急管理局会计刘青说。应急管理局是机构改革后新合并的单位,会计只有刘青一人,很多陈年旧账让人头疼,但刘青知道,遇事找杨副局长准没错。杨俊志是有三十多年经验的老会计,财务经验丰富,再难的账经过他梳理,都变得一目了然,单位账目经他核对最放心。

最近三个月里,杨俊志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没按时下过一天班,每天睡觉时间甚至不足6个小时……

勇于担当的“硬汉子”

“没办法,这辈子,他就是操劳命!全扑在工作上了!”王晓丽言语里是止不住的哀伤。

上世纪90年代,王晓丽从医药公司下岗,为了安置下岗职工,单位在淅川县公疗医院对面,给她指了家药店,靠着这个药店,儿子读了高中,上了大学。正当王晓丽打算扩大门面时,杨俊志讪讪地跟她商量:“要不咱把药店关了吧?”再三询问原因,才知道,因为工作调动,杨俊志成了食药监局执法队的分队长,为了避嫌,就打算拿自己媳妇“开刀”。经不住杨俊志软磨硬泡,王晓丽转了药店,成了一名真正的“下岗职工”。

2009年底,王晓丽腰椎劳损,需要住院做手术。在身体里面动刀子,任她平时再要强也有些担心。“要不抽个周末陪我做手术吧?”王晓丽小心翼翼地跟杨俊志商量。“那咋行?年关食品安全检查任务重,同志们都在忙着,我请假算哪回事?”当时在食药监局工作的杨俊志一口回绝了妻子的合理要求。5个多小时的手术,王晓丽一个人挺过来了。一个多月的住院时间,亲戚轮流照顾,才渡过了这个难关。

“安全无小事”,是杨俊志到应急管理局工作后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多时候,在街上转转,就能发现一些安全隐患。2018年底,一次下乡途中,路过一段临水路段,同行人正欣赏风景,只有杨俊志皱起眉头,嘀咕着“这里怎么没有护栏”。为消除安全隐患,勇于担当的他,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跑遍了淅川的村村落落,排查出全县24条共计40多公里临水临崖村道需要安装护栏,多方争取下,1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批复。如今,这项村级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已接近尾声,只是为它日夜操劳的人却再也看不到了……

(特约记者 康 帆 杨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