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返”高峰 杭州餐饮单位疫情防控情况如何?来看记者探访

杭州百穗餐饮有限公司的留样冰箱

目前,我省进入疫情防控关键阶段,餐饮单位的疫情防控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前几日相比,餐饮配送单位日渐忙碌,单位食堂的使用更加频繁,路边餐厅的顾客有所增长,外卖小哥跑单量逐渐上升……

挑战更大了,但老百姓的餐桌容不得一丝马虎,这些餐饮单位应对如何?2月4日,记者走访了集中用餐配送单位、社会餐饮、单位食堂、外卖配送管理点等各类餐饮单位了解疫情防控情况。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餐饮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位,但部分细节仍有改进和提升空间。

上午9时,记者来到杭州百穗餐饮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中用餐配送公司,百穗餐饮负责为社区居民等群体制作快餐配送。

走进百穗餐饮的工作区,隔着口罩仍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消毒水味。“每日消毒两到三次,工作区的走廊要拖到不沾脚,这要求其实挺高。”该公司负责人说。据了解,百穗餐饮每天要加工配送400到500份盒饭,送至杭州各地。

在公司厨房,工作人员正准备当日的配餐,从出餐,到配送打包,再到装箱,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采取无接触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该公司存在对配送箱消毒频次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配送箱一日消毒两次,但有些重复利用的可能只能消毒一次,主要原因是员工不足。”该公司负责人说。

据了解,疫情起来,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关注和百姓密切相关的餐馆、食堂、外卖经营单位等,提前布署要求,并对就餐、人员健康管理、洗手消毒、食材溯源、规范操作、场所设施消毒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指导,并于2月1日,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各类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通告》,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各类单位食堂做好食品安全等相关工作。

《通告》发布后,食堂如何落实?离开百穗餐饮,记者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职工食堂。记者发现,市一医院的职工食堂基本落实了《通告》要求。在通往厨房的走廊一侧,挂着各种登记表,包括职工日体检登记表、饭菜留样登记表、消毒登记表等。

表格齐全,但细究表格内容,小漏洞仍然不少。比如,职工日体检登记表只记录了每日的体温,对其他症状均无记录;饭菜留样登记表中只签了留样负责人的名字,并未记录留样饭菜种类。

肯德基工作人员在对自助点餐机进行消毒

随后,记者来到了肯德基东坡路店,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该店区经理王女士告诉记者,疫情以来,来店就餐的人不多,上班员工也只有四名,外卖员到店取餐、顾客现场点餐取餐也都采用无接触模式。

“昨天最高峰的时段,店里也就三个顾客,为了避免顾客集聚,我们建议他们分散就餐,外带顾客多时,我们也建议顾客分散站立等餐。”王经理说。

记者离开时,店内仍没有顾客,工作人员开始对自助点餐台进行消毒。“自助点餐台每隔30分钟用含氯消毒液消毒一次。”肯德基东坡路店区经理说。但记者发现,自助点餐台旁没有放置纸巾等卫生用品,这种防护措施对于危险程度较高的触摸屏来说是否存在欠缺?

记者咨询了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对于餐厅中危险系数较高的机器、按钮,建议在旁边放置纸巾、免洗洗手液等卫生用品。”

美团骑手对配送箱进行消毒

美团免洗手凝胶和体温登记表

上午11时,记者来到走访的最后一站,位于中河北路的美团外卖配送管理点,看到管理点门口骑手小哥正在为自己的配送箱消毒。“每天消毒两到三次,配送的时候都带口罩,每隔四小时更换一次口罩,送餐采用无接触配送。”面对记者的提问,骑手小哥对答如流。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少不了骑手。”该管理点负责人说。走进管理点,门口便放着免洗消毒凝胶的领取记录和体温监测表,上面记录着每一次领取行为和测温行为。

随着“返工、返岗、返学”高峰临近,餐饮单位的疫情防控压力还可能进一步加大。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餐饮单位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按照防控部署要求做好防疫物资配备、员工健康管理、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克服麻痹思想,做到自查自纠,严禁活禽宰杀、野生动物经营,严禁按各地管控要求需要隔离或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上岗,并每日做好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