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龙岗镇:“婆婆嘴”“顺风耳”“铁心肠”筑牢基层疫情防线

在疫情防控一线,有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是群众眼中的“婆婆嘴”“顺风耳”“铁心肠”,农村疫情防线上的“指挥者”,他们就是默默坚守在农村疫情防控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

防控宣传 他们都有一张“婆婆嘴”

农村是疫情防疫工作的主战场之一,预防是根本,宣传是重点。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龙岗镇各村(居)支部书记各显神通,用通俗易懂的地方语言,通过喇叭喊话、微信通知、悬挂横幅等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大家不要嫌我们唠叨,最近疫情严重,全镇都买不到口罩,就老老实实呆在家头,不要出来瞎逛。”类似这样的声音,每天都会在龙岗镇各个村寨回响。

“目前疫苗还没有研发出来,最有效的防控办法就是宣传,不停地在群众耳朵边念叨,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宣传车从外面过就烦,就把门关上。只要大家平安,我招人烦也没关系。”龙岗一村支书陈学友语重心长地说。

龙岗一村所辖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33个村民组7440余名村民,是全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这意味着防控难度也最大。陈学友是支记和主任“一肩挑”,承担着双份责任和压力,但他有自己的“防控经”,把一村的防控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在陈学友看来,防控紧要关头,只要村组干部修炼好一张“婆婆嘴”,挨家挨户把防控知识宣传到位,其他工作就要容易得多。

“顺风耳” 实时探听防控一线“风吹草动”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村(居)支书全面贯彻上级和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当好镇党委、政府的“顺风耳”,充分发挥好信息员、宣传员、战斗员作用。

“开展防控工作以来,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生怕睡熟后听不到手机响,误了事。”这是龙岗镇各村(居)支书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不禁让人觉得心疼,但也让人感到安心。

村上哪家要办酒、哪家在聚餐打麻将、哪家有人从外面回来都是这段时期各村(居)支书最关心的大问题,只要听到任何“风吹草动”,不管他们是在哪,在干什么,都会马不停蹄赶往问题现场。防控一线,他们进村宣传、入户排查、管控居家观察人员。不分昼夜,竭尽全力把疫情防控工作做扎实,把自己的村子守好。

我不是“铁心肠” 只是想保护你

为切实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开阳县发布紧急通告:严禁操办一切酒席,如因遇丧葬原因,必须严格从简操办,人员只限于近亲属参与并佩戴医用口罩,举办期间,有从武汉等疫区返回的人员不得参加。

1月23日,大水塘村接到群众举报,下顶洋组村民杨贵华家要娶媳妇,支书陈凯急忙赶到现场。“你家有喜事,大家伙都很开心,我也一样,不是我狠心不让办,只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酒席办不得,人员聚集会增加病毒传播风险,你把婚期往后延一延,疫情过后再请大家来聚。”陈凯耐心地劝说着杨贵华。杨贵华起初因喜宴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完成,不愿推迟,经过一番劝说后,同意将婚期后延。

截止目前,各村(居)通过宣传劝说延办婚宴8起,简办丧事11起,阻止1500余人聚众用餐,减少了疫情传播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