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楼宇微信群,成为沈北新区防疫生活最新消遣方式



虎石台街道防疫同时“种下一粒粟”激活社会小细胞

“排查”是最近各地都在做的工作,社区入户排查工作量巨大,为高质高效完成排查工作的同时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的做法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防疫同时“种下一粒粟”, 2031个单元建起了微信群

为了将疫情防控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虎石台街道在发动各社区基层工作者逐一排查的同时做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逐层建立微信群,建单元群、楼群、网格群、社区工作群。为了让各群迅速组建并发挥实效,虎石台街道党工委又启动了创城期间就成立和开展的“党群龙之队”模式。即让党员站出来,让队伍带起来,构建“4+2+N”疫情防控体系。

“4”是区级领导、街道班子成员、社区书记、网格员“4”级包保,延伸机关干部包保至楼长、单元长“2”层级,再加上“n”多人,“n”包括地区91支“党群龙之队”队伍、物业公司、文体协会、党员群众志愿者等。

虎石台街道五个城市社区下有1250栋楼,3900多个单元。各社区工作者先按照网格,在91支“党群龙之队”队伍、物业公司、文体协会、党员群众志愿者中,筛选单元长、楼长。没有志愿者的单元或楼宇,借着此次防疫挨家排查之机,社区工作者从每单元中动员党员,素质高、威望高、品德高尚者出任单元长、楼长。单元长、楼长分别建立单元群、楼群。截至目前,虎石台街道已有55个小区、625栋楼、2031个单元建起了微信群。

千里之外的儿子加入单元群,时时掌握老爸情况

虎石台街道团结社区作为老旧小区最多,人口极度密集的区域,借助单元微信群这种新方式,排查工作得到极大推动。当刚提出单元长微信管理的号召之后,最开始部分居民表示不理解,特别是一些家里只有老人的住户,由于微信操作不熟练,对此有抵触情绪。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摸排的过程中宣传讲解、教授如何操作,居民逐渐从理解到接受,到最后运用自如。

沈北新区建设路41-1号楼的刘启彬大爷已经年近70了,使用的是老人机,根本就没有微信功能。恰巧在社区干事入户走访的时候,偶遇刘大爷在西安工作的儿子回家过年,经过沟通,社区干事赢得了刘大爷一家人理解,最后刘大爷的儿子加入了单元微信群,并表示回到西安之后,每天跟老人电话沟通,将家里情况通过微信汇报给单元长。“父亲怕给我增加负担,有困难从不跟我说,加入这个单元群,以后通过单元长和邻居们,我就能轻松了解父亲的日常情况了。同时,有了邻居们的相互沟通交流,留父亲在沈阳我也放心多了。”单元微信群建成之后,刘大爷高兴地说:“这回可好了,儿子以后得天天给我打电话了!”

单元、楼宇微信群,成防疫生活最新消遣方式

矿务局47号楼的王阿姨通过单元微信群,不仅学会了熟练操作微信,还在微信群里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以前同住一个单元几乎都没有说过话的邻居,现在通过微信群都互相加为好友,除了每天互相通报最新疫情信息之外,还在微信上聊天、互相点赞、分享有趣的事情,成为防疫生活中最新的消遣方式。” 王阿姨说,微信群不仅方便了疫情防控,还拉近了邻里关系。

团结社区共有86栋楼,349个单元,目前已经建立单元微信群349个,单元长的工作模式将越来越完善,相信疫情结束之后,虎石台地区的单元群也会成为一个个基层治理的小细胞,长久的活跃下去。

“环”“环”相扣信息链,两条腿走路效率高

在单元群里,群主每天两遍询问,每天排查单元里各家各户的情况。有的是住户自己反馈,有的是邻居帮忙反馈。差了谁家,群里接龙一目了然,异常情况随时发现解决,邻里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每天固定时间,单元群主要向楼主微信群里报告反应情况;单元群主总结后汇报至网格群;网格群主第一时间反馈至社区工作群,社区再向街道汇报……这种“环”“环”相扣的信息链,打造了全民生命共同体。

在单元网格微信群中,不仅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完成以往的入户走访等传统排查,还可以让居民在群内看到有关疫情防控的最新、最权威的动态和政府的最新消息和指令。除了微信群,各社区重点电话回访、上门走访仍然没有停止,两条腿走路让疫情防控0遗漏,更坚实。

虎石台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树军说:“疫情排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单元楼宇网格微信群不仅能让我们快速、精准、全面完成排查工作,还为我们将来打持久战做了准备,更对未来我们延伸服务,激活社会治理的小细胞有着现实主义意义。

指尖沈阳、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