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疫情防控时期“大喇叭办电”

记者 代娟 通讯员 张泓杰 张锐

“乡亲们,特殊时期能不出门就别出门,咱在家歇着就是给社会做贡献啦。一般用电业务网上手机上都能办,欠费也不用慌,咱们不停电。如果需要浇地,我们每天八点到九点在防疫执勤卡点这统一收取灌溉卡给大家充费,大家不必往所里跑了。用电上有啥不明白的,直接跟我联系……”


2月4日早上8时,播放完每日例行的疫情防控要求和指南后,新乡市卫辉市顿坊店乡比干庙村的喇叭中,传来卫辉市供电公司顿坊店供电所人员的“土味情话”。 眼下特殊时期,这种“电波办电”方式满足了群众需要很受欢迎。

“人家都是支书天天吆喝,咱这供电所的小伙子比支书操的心还多。”广播完不一会儿,50岁的村民张秀兰戴着口罩和帽子,拿着灌溉电卡来到村口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执勤卡点。

“该春灌了,大娘着急浇地吧?这次充多少?”刚播完音的供电服务人员张雷刚已经赶到执勤点。近期河南各地降水偏少,返青的小麦急需浇水。村民们一边提防着疫情,一边牵挂着田里的麦苗。


“先充100块吧。恁不也是天天来么?”

“对,天天来。按照政府通知,供电营业厅关一周,村民家里欠费不停电,但担心有些人灌溉电卡上钱不够,这期间我们就每天挨个村转,帮大家充值。”

“恁这可是退步啊?”旁边的一位村民笑着说。

“大爷,俺这咋退步了?”在一旁登记的顿坊店供电所副所长杨森疑惑道。

“平时电脑办电、手机办电,现在可好,改成喇叭里电波办电了。”

“因为疫情,营业厅去不了,不能耽搁了大家用电啊?”杨森的一句话让张秀兰频频点头。她说:“对对,地里的麦可不等人。”说完紧了紧口罩绑带离开了。


看看统计名单,张雷发现没有贫困户陈得荣的名字,叫上杨森一起去看看。陈得荣今年76岁,因为脑血栓造成了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常年卧床的老伴去年刚过世,家中只有她和身有残疾的儿子。每次供电所的几个年轻人只要到村里来,总要去她家看看。

到家一看,老人证裹得严实坐在围墙外闭目养神呢。原来,她昨天听见村里的大喇叭声,本来说去充的,一忙家务给忘了。张雷说,“大娘,我跟你去家把卡拿走,充好了我再给您送过来。”

俩人跟着陈得荣进了家门,照例收拾了一下院子。临出门,杨森对张雷说:“你先跟大娘去拿卡,顺便看看大娘家的线路,我去办点事。”说完便跑出了门。


不一会儿,只见杨森抱着一箱方便面和一箱火腿肠跑回来了。原来,他看到陈得荣厨房里的米面已经不多,近期疫情严重,村里的超市估计会缺货,就买了一些方便食品给母子俩应急。

“哎呀,你们咋又给我买东西,俺家有东西……”

“怕最近东西不好买,这些留给您老应急。”杨森笑着说。一扭头,他见大娘戴的是传统的布口罩,赶紧将自己刚买的医用口罩送给她,怕她用不好,他和张雷教了她使用方法后才离开。

当天,顿坊店供电所人员走访了4个村,为120余户村民提供了灌溉电卡充值服务,走访了3户孤寡老人、贫困户等特殊群体。

顿坊店供电所所长任纪杨说,他们也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尽力为当地老百姓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咱供电员工的一份责任和心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