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在冬季没有受到冻害,为什么却在春季容易受冻?倒春寒的为害

冬季不管怎么说,其气温总比春季要低得多,而且还时不时的会下场大雪。而春季也会时不时的出现霜冻情况,但气温比冬季要高。但对于大多数果树来说,在冬季就算不做过多的防冻措施,也能正常的越冬。可是,为什么到了相对气温还要高一点的春季,却迈不过这道坎,在春季遭受了冻害?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果树遭受冻害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果树在冬季不是说不会遭受冻害,但在冬季,大多数果树都处于休眠期,如果要遭受冻害的话,就只有树体能够受到冻害。而在春季就不一样了,因为春季很多果树都开始开花了,这个时候最为脆弱的花器就特别容易遭受冻害。虽然说春季气温高,可春季还有每年都要遇到的倒春寒。一般来说,果树遭受冻害的规律大致如下:

一是气温突然降低就会遭受冻害。冬季虽然气温相对较低,但气温还算平稳。但到了春季却不一样了,因为会有倒春寒。倒春寒的特点就是下降速度快、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而春节一过,气温逐渐回升,果树也从休眠期慢慢苏醒过来,处于生长阶段的果树,抵御严寒的能力不是很强。尤其是气温骤降对于果树的影响非常大,倒春寒一来,果树花芽和幼果抗寒性较差,花期和幼果期极易发生冻害。

二是冬季低温出现时间早和持续时间长就会受冻。果树在冬季不一定会遭受冻害,一般管理得比较好,树势比较健壮的都不易遭受冻害。但在冬季如果低温出现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的年份,且低温出现的突然,冻害发生率就会特别高。一些树势较弱的果树,就算低温持续时间不长,但气温特别低的情况下会受到冻害。还有一些处于在低洼地建园,也易受冻。另外,秋季浇水过多或施氮肥较多,果树不能适时停长,遇冬季低温,生长不充实的组织也易发生冻害。

从冬季和春季遭受冻害的这种规律来看,果树在冬季容易遭受冻害的部位,主要是根系、枝干等,但如果树势强健,气温平稳,就算受冻对树体的影响也不算是很大。可在春季就不一样了,遭受冻害的部位主要是花器,花器一旦受冻,就无法正常坐果。所以说,果树不怕天寒地冻的冬季,却害怕春风和煦的春季。因此,在春季防冻的措施,必须要比冬季更加有力。

A用石灰水延长花期。果树开花前25天至30天,喷洒1%的石灰水,可延迟开花3天至5天,花期稍微延迟就能躲过倒春寒的危害。

B用烟熏驱走寒流。熏烟防寒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寒流来的当天凌晨2时至3时,在果园周围点燃湿柴草,少见明火多见烟,使果园上方形成一层烟雾,保持到太阳升起以避免寒流的侵袭。也可喷烟雾剂防寒。

C用水浇果园御寒。果树萌芽前或在果树发芽后至开花前对果园进行浇水,能明显降低地温,起到推迟果树萌芽和开花的作用,一般可推迟开花3~5天。在霜冻前浇水,晚上水温比土温高,水可使土壤增大热量,利于土壤深层的热量向上传递。

D设立防风屏障御寒。在果园的上风口设立防风屏障,建筑围墙或搭建其他防风设施,能使树体少受倒春寒及晚霜等恶劣天气的侵袭,减轻果树冻害的发生。另外,如果设立防风屏障有难度,可以用塑料薄膜或者其他物体覆盖果树,也能预防倒春寒,例如用草帘、苇席、苫布等遮盖果树,保留散发的地热,可阻挡外来寒气的侵袭,从而起到减轻霜冻的作用。

但如果很不幸果树遭受了倒春寒的侵袭,那我们只能采取措施加以补救了。补救的措施要分类进行,如果是没有发生明显的冻害,而果树正在开花,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人工授粉来辅助果树授粉,以便提高坐果率;如果是发生了冻害,则需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及时浇水促使果树生长,保住受冻的花果;如果果树的叶片未受到冻害,则需要及时喷洒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等,可增强叶片光合效能,制造养分保证果树正常生长。

除此以外,遭受冻害以后的果树,都需要精细化管理,必须在加强水肥管理,科学修剪的基础上,再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因为遭受冻害以后,树势可能会减弱,而气温回升以后,病虫开始活跃,极易受到病虫的为害。


文|山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