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六岁,从小一遇到困难就闹情绪哭闹怎么办呢?

亲亲傲妈


今天,一个家长跟我询问“我女儿最近比较喜欢发脾气,而且发脾气的时候还乱扔枕头、玩具,有时候还会打人。最近她舅舅姨妈来看她也都这样说,这该怎么办比较好处理呢?”

回顾《爸爸去哪儿》,不论是风一样的女子——cindy,还是超高情商并且逻辑清晰的恬恬妹妹——王诗龄,亦或是体贴孝顺的儿童模特——天天,甚至于温顺儒雅林志颖的乖巧可爱温顺懂事的儿子——kimi,都曾经在节目中发过脾气。

首先,先问大家四个问题:

1、 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2、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该如何应对?

3、 如何预防孩子发脾气?

4、 让孩子从中获得什么?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往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都是怎么处理的。我们带着疑问和以往自己的处理方式一起来看看,如何科学的应对孩子的坏脾气。

1、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比如孩子想吃糖,小姑娘想要一条漂亮的裙子,比如说kimi在小动物赛跑没有得到第一名。孩子没有得到自己预期的东西时,他们可能会发脾气。

无能为力

王诗龄午睡被叫醒,不开心,她也意识到可能赖床可能是办不到了,在床上发脾气扔枕头。

被冷落而伤心

孩子有时候会找一些话题跟你聊天,但是孩子的话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回应。孩子可能觉得自己的的爸爸妈妈、朋友、老师不那么在乎自己、不那么爱自己,所以感到难过,而后通过愤怒来表达。

选择权没有得到尊重

爸爸妈妈可能喜欢在孩子耳朵边上絮叨,告诉他们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必须要做什么,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力,没有自由,没有获得尊重。

被攻击

小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受到攻击、遇到攻击性强的父母的时候,比较容易用在父母那里学习到的攻击性进行回应。孩子是父母的投射!

2、孩子发脾气的应对措施认可孩子的感受

告诉孩子你能够感受到她的不开心和愤怒,并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保留好兴趣聆听。你要跟孩子说“亲爱的宝贝,你现在很生气对吗?你能不能告诉妈妈,用正常的语气平和的心情告诉妈妈,你因为什么生气呢?”,千万不要说“你生气做什么?多小的一件事情!你再生气就不是乖宝宝,妈妈就不爱你了。”这样一些直接否定孩子的话。

给孩子冷静的时间

孩子生气的时候,有时候听不进别人的话,这个时候,你可以给孩子留一段时间,并跟他说“宝宝,你自己想一会,等下咱们再谈,妈妈爱你”。这样,孩子获得空间梳理自己的思路调整自己的情绪,之后进行交流,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了解孩子想要什么

你可以诱导孩子说出他的想法,或者猜测“是不是因为你的同桌欺负你了呀?”、“是不是因为妈妈今天在超市拒绝给你买薯片呢?”

让孩子说完

孩子在控诉、生气、发脾气的时候,请给孩子拥抱和吻,并让他们表达完,再做决定。不要急于反驳、纠正孩子的想法。并在结束后表达自己鼓励孩子表达的态度,告诉孩子“宝贝,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想法,特别的棒,加强了我们的了解,我会好好思考你的话,爸爸思考好了给你一个答案!”

避免用攻击回应孩子的坏脾气

孩子是父母的投射,如果在孩子不开心的时候父母采用发脾气、人身攻击,会给孩子带来坏榜样,孩子的脾气可能会越来越大,情绪控制能力会有欠缺。

避免冷漠

孩子发脾气,你冷漠的走过,甚至是一个冷漠的表情,可能会让孩子心生不安,最后两个极端——脾气越来越大或者封闭自己的内心。

3、如何预防孩子发脾气找出孩子发怒的原因

反思一下,你是不是会:说教孩子?命令孩子?决定孩子的手工作业、朋友、穿衣、游戏、儿童节目?

用商量的语气表达征询可能效果会好得多。早上穿衣服,让孩子在自己的衣柜前面选择;让孩子在在自己的手工作业时发挥他的想象力,并夸奖你的孩子“宝贝真的太棒了”。

跟孩子说“宝贝,该写作业了!”比“你现在给我去写作业”带来的愉悦感更强。

给孩子表达疑惑和需求的时间和场合

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周六的晚餐后,形成一个固定的家庭会议,在家庭会议上,孩子可以把自己困惑的事情、不满的事情都讲出来,并且和谐的解决这些事情。

如果遇到女孩子的或者是男孩子特殊的事情,如生理特征或者是爱慕心理显现,可以由妈妈或者爸爸主动找一个轻松的时间在一个密闭的房间,进行疑问引导和解答。

单亲父母不可贬低配偶

如果你是一位单亲妈妈或者单身爸爸,请一定避免在在孩子面前说一些贬低配偶的话。要不然,孩子心理对爸妈中的另一方会感到极大的愤怒,还会在语言或者在行为上攻击另一方,孩子也会一直很不开心、阴郁,并且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被另一半爱着的孩子。

正视并且正确处理自己的愤怒

如果你心情不好、愤怒,请你直接表达“我现在心情不好”、“我现在很愤怒”。这个就是给孩子的榜样。

你可以和孩子说“我对……感到……,我希望……”,孩子可以阅读到你的思路,学习你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给孩子选择朋友圈

给孩子选择关爱孩子而非攻击惩罚孩子的家庭里面成长的孩子,增加与这样家庭的交流互动;给孩子选择同样细化画画或者游泳的朋友,增加孩子的兴趣和生活新意。

帮助孩子甄选电视/网络节目及游戏

网络和电视暴力越来越多,家长可以甄选一些比较好的节目和电视给孩子选择。可以和孩子讨论那些没有回避掉的暴力,问问孩子的看法,并且明确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让孩子从中获得什么?

孩子们慢慢能够了解到:愤怒是一种正常但是可以逐渐减少的情绪,关键在于不伤害别人,并且保持举止得体。在家长的不断引导下,孩子们能够控制自己心情和情绪,对生活富有掌控感。

家长们也需要注意,男孩女孩在脾气处理中都是一样的,情绪掌控没有性别差异。


寻你and奔跑


跟哥哥家的孩子一样一样的,哈哈哈...

刚开始我觉得这个孩子挺好的,就是有点秀气,毕竟是男孩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女孩子,前两天他爸妈要去上班 ,就把他接到我家来住几天,想着就一孩子,也没啥了不起的,就欣然答应了。

那天他说要玩吃鸡,我就把手机给他,第一局的时候被打死了,第二局要我帮他,说是有人打他,我说你找地方躲起来,你站着肯定被打呀,最后还是输了,放声大哭起来,什么情况,我都蒙了,这会听爷爷奶奶说起,只要遇到困难都会哭闹,什么鬼,好吧,只能循序渐进呀!

我又让他玩了一局,慢慢的教他,也在告诉他道理,一来二去的,他也在慢慢的改正,因为是孩子,也不能以成人的要求去要求他,一天天的慢慢教,慢慢改,现在好多了,也不像之前那么动不动就哭,还知道去找原因,寻找帮助,很是欣慰呀!

这是我家孩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对于孩子,还是希望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孩子还在学习的状态,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教,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新欣vlog


我家大宝以前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哼哼,比如写作业,孩子也是人跟我们一样,我们平时遇到困难,心里也跌宕起伏的,问问孩子一起跟孩子解决,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动脑子想办法,困难都是暂时的,孩子,你是最棒的



骏阳妈妈


第一,让自己的孩子多接触一些有类似情况的小朋友,相互之间多做一些互动,借此锻炼一下孩子的胆识。切记,在整个活动中,作为家长,不要多加干涉,做好做坏不重要,以鼓励为主。

第二,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之所以有一遇困难就哭闹的原因,最大的问题恐怕出在家长身上,平时的一味溺爱和包办代替,导致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失去了自主性与独立性。

第三,戒急躁,尊重孩子,循循善诱。这类孩子,大多情感脆弱,切记教育孩子多以鼓励为主,不当众揭短,逐步培养孩子做事的自信心。

总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强,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其影响很大。因此,家长的自信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时万光


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闹情绪,说明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应对方式,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自立能力低,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问题就采取逃避的方式!这与父母从小的教育有关,对孩子过于溺爱,每当孩子遇到困难就主动帮孩子解决问题,认为挫折只能给孩子带来痛苦和紧张,从而使孩子遇到困难无法应对!

要想孩子改变现状,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行动能力,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事物,在孩子与事物接触的过程中,他们才能学会如何和世界相处,当他们见识了更加的事情,才能更好地看待生活和磨难!

父母要适当放手,不要担心孩子做不了,做不好,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就下,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学会一定的动手能力!这样不仅令孩子学会了生活技能,也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和耐力,孩子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能感受到其中的困难,也就学习了相应的技巧和经验!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爱孩子就要让他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及应对的技术与能力!





好奇人生彭琪皓


遇到困难了,哭闹没有用,
跟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1,有些家长可能是由于自己知识的欠缺,
2,或者是由于比较忙,懒得搭理孩子,孩子哭闹更能引起家长的注意,
也就是说对孩子的爱不够,没有教会他解决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孩子小的时候遇到问题呢,告诉孩子不要害怕,要去引导孩子,
那你遇到这个问题,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要去动脑筋,找办法,
孩子太小,不知道的,家长可以给与孩子建议,方法,
一起商讨解决问题(把哭闹烦躁的情绪丢在一边,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上面)
经常这样子去教育孩子,我相信孩子会更优秀。


我带我儿子了解后,家长的教育引导很重要
六岁儿子做的一个关于火的实验,
让孩子懂得,在现实生活中灭火🔥 的原理时候,也是这个道理



火燃烧需要三个要素
1,是可燃物,2,是着火源,3是空气,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那灭火的原理也就是这三个条件,只要消灭一个就可以达到灭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9f000c86e27584545a\

卡娜爱生活


有些孩子自尊心和依赖性特别强,稍微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或者新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特别爱哭,而且非常敏感,容易发怒。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孩子哭的原因。

1、表示同情 孩子哭表明他是个敏感的人。对于这种孩子,要以同情的方式来拉近与他的关系,让他信任你。同时也要鼓励他坚强,让他学会自己控制和克制哭的不良习惯。

2、倾听哭诉 家长可以做一个倾听者,了解幼儿哭的原因,然后帮助他分析问题的所在,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减少哭的机会。

3、转移注意力 用一件新奇的玩具或一件他喜欢做的事情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有事情可做,从而忘记哭的原因。

4、提出希望 当孩子有进步时,要多鼓励他,同时给他提出新的希望:你今后要不哭了就更好了。此时孩子更容易接受意见,改进自我。

5、适当暗示 通过讲故事:《红眼睛的小白兔》的方式让幼儿知道长期哭对眼睛不好,以此来暗示孩子自己控制哭的行为。


老兆侃事


简单概括可以采取5步:

第1步就是你做他看。

第2步你做他协助你。

第3步是他做你来协助。

第4步是他做,你在旁边看,可以支持,鼓励和表扬,陈述事实,表扬过程不要表扬结果。

第5步就是他自己遇到事情自己解决了。

孩子他毕竟有一个过程,他的力量思维都还是比较的弱小,所以你要适时,经常的找机会示弱,不要显得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你都要去插手,给孩子造成你很厉害,你无所不能,他就变成了什么都不会,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会很很失望,觉得自己很差。当然,如果说你们还在旁边催一下,批评一下,冷嘲热讽一下,对于孩子来说的话,那问题就更大了。


Andy成长日记


首先解释说任何人都不愿面对批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当一个孩子犯了错遇到批评时会他们内心就会害怕,害怕自己不被接纳、不被喜欢、甚至会认为爸妈不再爱他们啦,孩子就会有沮丧、失落、不快乐、不高兴,就是大家所说的闹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希望我们的孩子就像圣人一样,当你批评他的时候他能够虚怀若谷,非常平和,非常的谦卑,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一样而且还能够改过,这样的一个要求是不切实际的。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会做错一些事情,需要家长的教育引导,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心平气和的接受呢?第一点:给孩子一个意识:谁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能够认识到错误,错在哪了,能够去改进。引用《左传 宣公二年》里的一句古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解释自古有之,也是现如今为人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所应持有的态度。第二点:就在于当我们要去批评他的时候,做为家长要怎么说?注意子自己的语气 语调用什么样的言辞跟孩子说,这是最关键的。只是讲事情本身而不是讲孩子这个人,给孩子一些负面的评价,对孩子的人格上做一些批评。现实中孩子容易闹情绪就是因为家长讲的话是牵涉到批评他这个人。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自尊心越强,6-10岁正是在塑造他们的自我的时候。第三个如果孩子犯了非常大的错的话,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很严重,那我们跟他说的时候可以简单直接的告诉他:就他做的这件事情,他的哪一些的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改进的,而另外一方面我们在讲的时候,需要和他有一些身体上的连接。孩子犯了错误自己是有认识的,如果我们希望他把我们的话听进去的话就要在身体上和他有一点链接。(举例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动手将同学打伤了。)怎么链接呢?比如说你可以握住他的手,或者你可以把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然后看着他有力量的温和的看着他说:孩子,昨天你和同学打架,2个人还打得很厉害,妈妈觉得这样的方式是错误的,因为打架真的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我觉得这样子非常的不适合。就事论事直接告诉他他在哪里做错了,一般上来说孩子对这样的批评是能够接纳的.





羽妈平儿姐姐


我的孩子也爱哭,性格柔弱,遇事爱哭,这是小孩子内在情绪表现,需要长期的引导,鼓励。首先,对于这种孩子,要以同情的方式来拉近与他的关系,让他信任你。同时也要鼓励他坚强,让他学会自己控制和克制哭的不良习惯。其次,倾听哭诉家长可以做一个倾听者,了解幼儿哭的原因,然后帮助他分析问题的所在,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减少哭的机会。提出希望当孩子有进步时,要多鼓励他,同时给他提出新的希望:你今后要不哭了就更好了。此时孩子更容易接受意见,改进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