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小红帽”

中国新报讯(记者 刘鹏飞 通讯员 杨仁海)立春后的凯里,街市依然冷冷清清。

2月6日14:40,教师新村三岔路口,突然,一辆浙江牌照的黑色轿车右转向灯一闪一闪,缓缓驶向市府社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点时,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小红帽”立即示意停车。

该轿车停稳后,他双手使劲划轮椅迎上去,用体温枪对准司机的眉心测量体温,大声说:“37.3度,超过正常体温,要报告相关部门。”

“不忙!”他思忖片刻,又马上招呼司机下车再量一次,放心说:“正常!36.8度。”

“你去过武汉吗?你有亲戚朋友从武汉来吗?”他拿起小册子一边问,一边记。

“没有,我是从浙江来走亲戚的。”司机微笑,且点赞,这么冷的天,还来执勤,辛苦啦!

“最关键的时间点,感谢配合,为了大家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他微笑着送行。

他叫石齐林,是一名伤残退伍军人,凯里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志愿者。

1月26日,石齐林从媒体上看到,共青团凯里市委、凯里市红十字会联合发出《凯里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倡议书》,当即报了名。

最近,凯里市持续低温,在市府社区疫情防控宣传点,石齐林每天要值守8小时,尽管手脚冰冷,耳朵被寒风吹得通红,但依然坚持向市民发放宣传单,监测小区行人的体温,督促居民戴口罩,用小喇叭播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

“今天最忙,也是最充实的一天,因小区进出的人员车辆多,仅排查登记的车辆就30多辆。”石齐林感慨颇深,志愿服务7天来,走访排查,信息录入500余人,过往的行人都纷纷为他点赞。

“大冬天的,坐着轮椅很不方便,还天天都来执勤和宣传,太不容易了。”一位退休教师感动不已。

一位女交警路过这里时,还邀他合影,且夸赞:“用爱心奉献责任与担当的精神,让我们太感动了,你是我们的榜样!”

“疫情来了,上‘火线’,这也是我的责任。”石齐林微笑着说,虽然伤残了,能为社会、为国家尽点微薄之力,很开心。

石齐林遭遇不幸,却依旧神采奕奕。

怀揣从军梦的石齐林,1991年,如愿踏入贵阳市消防支队军营。两年后,调到贵州消防总队,并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1993年4月28日,石齐林赴贵阳执行灭火任务,荣立部队“一等功”。不幸的是因安全带故障,从九楼摔下,导致重伤,虽保住了性命,但终身要与轮椅为伴。

之后,在贵州省第二荣誉军人康复医疗养期间,石齐林与一名护理员相识相爱,结成夫妻。

2003年,石齐林携妻带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锦屏。仅凭伤残退伍军人抚恤金每月3000元,妻子护理费2000元,在锦屏县城租住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房子安家生活。

8年后,他妻子上街摆地摊,女儿渐渐长大,家人伸出援手,共筹集资金28万元,在凯里市洗马河街道振华社区购买一套商品房80平方米,开启了新生活。

石齐林虽然残疾了,但他的思想却能“站”起来。

2006年以来,石齐林先后参加“贵州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首届全国肢人轮椅马拉松健身赛”,全国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伤友生活重建带头人培训,向汶川地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灾区疫区献爱心,赠送弱势群体轮椅5台,坐垫两个,价值2.5余万元。

石齐林表示,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只要疫情不结束,就不下“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