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战疫”中,总有一些温暖让人感动

他在山顶生起一堆火

蒋富生,上黄镇周山村书记助理,一位身患疾病,仍不忘初心,坚决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基层党员。早在2017年,他就被查出身患胃部肿瘤,并于当年8月至次年1月在北京进行治疗,此后每年都需要上京复查三次,每日服中药两次,不能间断。然而在疫情来临之际,他毅然决然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腊月二十八开始,战斗至今。

对于春节前的摸排走访工作,群众大多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但难免碰上不配合的村民。大年三十傍晚,蒋富生得知三庙桥有户人家的儿子一家三口从湖北宜昌返溧,便立即上门调查。老人对此持无所谓态度,便对蒋富生的查访有了抵触情绪。蒋富生一次次上门,耐心劝解老人,并关照他们,为了大家好,不能出门,不能到处走。终于,蒋富生的不懈努力获得了老人的认可和配合。

“每天都是这样的,早上七点钟来统计前一天的信息,制表发至指挥部,有必要时就开会部署,不开会就去三庙桥。”三庙桥没有村干部,于是组织上就将蒋富生一个人定点在了三庙桥,并配备两名志愿者。下午一点前对周山村进行重点区域外来人口排查,特别是与武汉及湖北、浙江关联的人员。出村的人口也要登记在册,然后去三庙桥做同样的工作。晚上七点多回家扒拉一口饭后,他还要再去三庙桥转一圈,“心里总有些放心不下,转一圈才踏实。”

尽管每天还要服两顿药,但蒋富生却没把自己当病人。他说:“政府交代的工作肯定要做好,不做好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会耽误很多事情。思想上总有根筋绷着,怎么说呢,就是一种责任感吧,我都是个二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作家庆山在《承担责任的人,他在山顶生起一堆火》一文中写道:“在共同的痛苦中,没有人可以推卸责任。事实上,每一个人都负有责任。对过去的责任,对当下的责任,对未来的责任。”而蒋富生,就是率先在山顶生起一堆火的人,为着大家的平安健康而辛苦奔忙,传送着温暖和光亮。有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我们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一名乡村医生的担当

殷国波是别桥镇北山村卫生室3名村医之一,当本村两位老村医因照料4位从武汉返乡村民被隔离后,他一人挑起三人重担,进村入企上卡口,严格把好每道防控关,体现了乡村医生的担当。

北山村地处溧阳北部,由19个自然村组成,人口5000多,村域内分布的企业近70家。自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以来,殷国波面对村干部日夜忙碌、村里防疫人员少的实际情况,主动向村两委请缨,担当起本村防疫重任。在每天执行镇里所设卡口轮流值班后,他谢绝了村干部的陪同,分赴全村居家隔离人员、涉武汉外来人员家中进行探视、体温检测,并兼顾每个自然村感冒及生病村民的巡诊与信息登记。不仅如此,他还深入企业开展疫情摸排、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

村支书李洪生感慨地说,在这场疫情防控中,殷国波不仅是村民的守护员,更是村干部的好帮手,正是他的一份担当,才共同筑起了全村疫情防控墙……

坚守一线的城管“老兵”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市埭头镇城管中队60后“老兵”成为这次“战疫”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55岁的史健雷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退伍后,就一直从事城管工作。2007年,由于心脏病病情加重,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史健雷不得不转为埭头镇城管中队的后勤人员。

今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史健雷毫不犹豫地投身到防疫工作中。连日来,他不顾身体的病痛,每天按时到岗,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准备饭菜,并带领后勤工作人员每餐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一线人员手中。他说:“我只想尽我所能,为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做点事。”

60岁的蒋小坤是一名老党员,还有3个月就将退休。自埭头镇城管中队成立以来,他就一直从事城管工作。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原本可以好好规划退休生活的蒋小坤毅然投身防疫一线工作中,主动参与市场活禽禁售、疫情防控宣传等,把最苦最累的工作揽在自己身上。

像这样的60后城管“老兵”埭头镇还有很多很多,疫情期间,他们坚守岗位,积极参与防疫知识宣传、排查外来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情怀与责任。

堑口村委“好邻居

“这是刚做好的煎馄饨,你们趁热吃,多吃点……”2月5日中午,忙碌了一上午的堑口村委工作人员准备泡方便面充饥,这时,隔壁邻居贾向阳端着满满一盘煎馄饨走进了办公室。

贾向阳今年48岁,家住堑口蔡家村147号,就在堑口村委的隔壁。她的丈夫蔡和根,今年60岁,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外出都是靠自行车代步,已无劳动能力,平时家庭收入全靠她在家开小店和棋牌室。

2月3日清晨,蔡和根骑着自行车来到隔壁堑口村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500元现金。“我每个月都能领一笔残疾金,政府对我这么好,现在疫情严重,我想给村委捐点钱。”蔡和根将钱交给了村支书马维,他说,看到村委工作人员每天忙进忙出防控疫情很是感动,自己的能力有限,希望以这种形式贡献一份力量。

“蔡和根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特别是蔡和根还患有残疾,他本该受到大家的关怀,现在却找到我捐款,想为村里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力,我当时听了特别感动。”马维告诉记者,疫情之下,蔡和根一家积极配合村委工作,第一时间关闭自家棋牌室,主动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不仅如此,当看到村委工作人员每天吃泡面,蔡和根便让妻子煮了茶叶蛋、卤牛肉等送去村委,改善大家的伙食。

“我们已经向上级汇报了蔡和根捐款一事,由于目前暂不接受捐款,所以我们晚点会把钱退还给他。”马维感慨地说,蔡和根身残志不残、努力发挥光和热的精神令人动容,“我们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自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像蔡和根、贾向阳这样的村民,用真情和爱心温暖了我们,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也更有信心、更有干劲了。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家三口并肩“战疫”

在溧城镇东华园社区有这样一户普通居民,他们一家四口,除了是小学生的女儿,其余三人都在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岗位上。

当记者见到这户家庭中的儿子钦钦时,腼腆的大男孩眼睛里布满了由于熬夜而留下的红血丝。钦钦告诉记者,得知小区要实施封闭式管理,他第一时间就向社区请缨值夜班。

21岁的钦钦是某军校的一名大一学生,军校的生活,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也坚定了他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信念。今年寒假在家,他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当看到东华园社区党员交流微信群里发出的疫情防控工作相关信息时,他第一反应就是到疫情防控一线当一名志愿者。这一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一家三口主动向社区申请投入防控一线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张贴疫情通知、宣传防疫知识等。

“丫头也想来当志愿者,由于年龄太小没能参加。”高女士是常州市环境资源保护公益协会的会员,从事公益活动已经有五年了,连日来,她和丈夫还有儿子钦钦一起为抗击疫情不停忙碌着,“目前疫情防控正是艰难时,丫头一个人在家里自己照顾好自己就也算是一名志愿者了。”

一家三口,在不同岗位上为保障更多家庭的早日团聚默默奉献着。“你要照顾好自己”“你们也要注意一点”……在为数不多可以联系的时间里,他们不忘相互叮嘱、相互鼓励。

内容来源 | 溧阳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