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四年,已婚已育,宝宝一岁,目前在北京某IT公司上班,月薪1W,老家是五线县城,该回去还是继续北漂?

xyxy668


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想!

是继续北漂,还是回老家五线县城,不同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也会给你不同的建议,甚至能说出十足的理由。

其实大多数人在说出理由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忽略了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问题。

听得越多你越糊涂,哪有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你不是别人,别人也不能代替你做选择。

可以说,所有的焦点都可以围绕一个问题来谈,那就是: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还是说一说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吧。

周末朋友来我家,谈到现在找工作,究竟是去一线城市发展还是去二线城市的问题。朋友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的意思是:“反正以后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还会来一线。与其如此,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在一线待下去呢?逃避总不是个办法。”

真有那种父母不努力,儿女徒伤悲的感觉!

平心而论,这说的当然有道理,很多人心里想着要回去,但是真回去之后发觉不适应了,每过一年就又回来了。在深圳,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身边就有。

但是我告诉朋友,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在于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差距过大所导致。有些从二线城市来的人,并不适应一线城市的生活,他们一门心思的想回去,跟我们这些人年轻时候的想法已经不一样了!那时候我们是在拓荒,是在从0开始,从来没有退缩过。

我们公司从无锡招了几个学生,只是短期的工作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已经受不了了,心心念念想回无锡。为什么呢?因为无锡更适合生活啊,至少压力没有那么大,房价也没有那么高。再加上很多本身就是无锡当地的学生,觉得在无锡很适应,关系和资源都在,条件得天独厚。而在深圳太苦逼了,什么都得从头再来。

难道我去跟这些学生极力劝说,深圳好啊,一线城市,你们要奋斗啊、拼搏呀,争取都留下!那些学生不笑话我才怪。

同一片蓝天下,有人自强不息、永不满足,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只为过上心中理想的生活。有人却随遇而安,不想去冒风险,老婆孩子热炕头,守住自己的一份家业就已经足够。

所谓人各有志,勉强不得,而且每个人的情况又各不相同,都有面临的困难,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基于现实的选择。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给他们自由的选择,千万不要强迫,也不要硬塞给对方孰好孰坏。那样未免太狭隘了。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有追求的年轻人,还是要放眼全国乃至全球,不要局限于在哪个小地方生活,毕竟时代剧烈变化,未来会怎么样?谁都无法预料。但是我尊重许多人基于现实的选择,包括打工许多年没有积攒、没有在打工的城市买房,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接下来怎么走,一定要想清楚,做好选择,然后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还是回到那句话: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做出选择也就不再困难了。

你说是不是?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我,80后,北漂16年。老公,80后,北漂12年。两个宝宝,男孩,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半。老公在一家国企做行政人员,我在医院做文案宣传人员。老家是五六线县城,不,确切的说,是一个刚刚脱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县城。我们两个人的收入,可能对于老家那边的人来说,算是很高的了。但是,在北京这个繁华城市,我们俩的这点收入,完全就是杯水之薪,每个月日子过得拮据的很。

目前,我们还继续行走在北漂之路上,何时能停靠岸,未知数!

曾经想过回去,但是,考虑各种现实因素,又觉得,结束北漂生活,回到小县城,可能只是心中的一个幻想而已。真正的应了那句:融入不了的帝都,无法回去的老家!

回老家之后,我们能干嘛?老家的那点收入,能维持一家四口的基本开支吗?估计连孩子幼儿园的托费都无法交上吧。

我们北漂十几年,奋斗十几年了,终于在这个城市,稍微落脚了。虽然房子是贷款买的,但最起码,拥有了自己的房。虽然车买的普通一般的车,但最起码,也有了俩代步工具了。出去玩之类的,也方便了。

回到老家,父母虽然有房,但是,我们怎可能会去啃老呢?婆家是农村的,我们回去之后,连个地皮都没,和公婆、哥嫂一家共同住在一栋房子里面。我们的户口都不在老家了,即使想迁回去,也无法再迁回到农村了。回到农村,没有宅基地,没有土地,寸步难行的。

除去这个因素,还得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孩子读书,完全就是读家长。孩子去那个读书,是由房子所在地为划分依据的。你在老家没房,户口又不在那边,读书都成问题。再说了,孩子已经在这边读了几年的幼儿园,早就适应这边的教学方法和环境了,再把他们带回老家,接受老家那边的教学方式,其实是一种残酷的行为。

我们老家,毕竟是小县城,教学质量跟这边,真的是无法比。好点的老师,都被挖去市里或省里的好学校了。人往高处走,这个道理,谁都懂。所以,我们压根就没法抱怨老师们去大城市的学校,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

孩子教育问题是我考虑的因素,还有医疗也是我考虑的因素。

实话说,我们老家的医疗水平,确实让人很担忧。误诊误治现象很多,并且很多疾病,老家那边的医疗压根就没法治,也不敢治。轻微一点的,比如一个小感冒之类的,还能在县城的医疗看看。严重的,比如一个在大医院的腘窝手术之类的,原本属于一个小小的手术,但在我们老家那边,可能就得考虑手术的风险性了。再比如,年龄大点的产妇的产检,都不敢轻易在县城的医院去列行产检,大家都是去市里或者是省里的医院做产检。我曾经亲眼看到我同学的孩子,七个月早产。在我们县的妇幼医院住了几天,医生直接说放弃吧,这个孩子救不活的,并且也已经拔管之类的了。但是,同学一家人不死心,连夜送去省医院。现在,孩子健康的跟个牛一样壮,压根就看不出来这是一个七个月早产的孩子。如果同学们听信我们县妇幼医院医生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啊。

在我心里,孩子的教育和城市的医疗水平,最为重要。我不想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不想成为孩子们人生前进的绊脚石,所以,老家那边,回不去了!我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死于医院的误诊误治以及医生的隐瞒。所以,我对老家那边的医疗水平,早就丧失了信任。直到现在,我都后悔、自责,自己当初怎没有把我妈妈带回北京来治疗啊。所以,面对日益苍老的我爸以及公婆,我必须要保证他们未来的健康。人年龄大了,谁没有个小问题之类的啊。我不想再因为医疗技术的落后,失去至亲的人。

再三考虑之后,我选择了继续行走在北漂的路上。

北漂,虽然压力大,虽然冷暖自知,但是,我坚信只要我肯干、我能吃苦和忍得住委屈,未来的生活,肯定是比回老家发展强多了!

送同样行走在北漂之路的兄弟姐妹们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共勉!


幸福鱼儿


我成都,老婆山西,我俩北漂6年,孩子1岁半左右,我今年4月从北京回成都,主要是在北京没有户口,买不起房子,我是正好有工作机会在成都,拿到了offer,而且薪资比北京高出70%左右,我在北京一年拿到手大约16万左右,老婆一年大约10万。老婆5月份裸辞带着孩子回成都,开始找工作,一直找到7月底才上班,老婆新工作和北京薪资差不多。

回来的感受:

1、压力增大,主要是今年初在成都买了房子,房贷压力大。而且刚回来的时候老婆没有工作,突然感觉压力大。

2、成都消费水平比北京高出不少,日常生活开销基本翻倍。

3、气候不适应,特别是我老婆和孩子。

4、有种中年危机的感觉。

个人觉得应该年轻的时候早做打算,确定了最好不要有别的想法。


Jensen望


非常感谢能回答您的问题。

我前几天刚看了一个男人的自述,他一直都在北京工作,奋斗了几年他在北京以40万的价格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又过了几年,他老家的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常常打电话催他回老家,那时候他的房子已经涨到了190万,听朋友说北京房价随时可能崩盘,他便做了决定,以195万的价格卖掉了他的房子,揣着一百多万回到了老家,他当时有那么多钱,他是很高兴的,回到老家他花40万在老家给父母盖了间两层的洋楼,有在城里给自己买了一套130平方的房子,剩下的钱合理分开理财的理财,储蓄的储蓄,他找了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3000块一个月,刚开始他还是蛮舒适的,可时间久了他就感觉自己都要废了,在家里呆了一年,一年后他听北京的朋友说他在北京原来的房子现在市值300多万,他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终于,他还是在一年后又回到了北京,可喜的是他通过一个朋友又被原来工作的公司收留了,继续在那工作,他又重新开始了。

我想说的是有前途的工作是根本,你目前月薪是一万,你老婆没提到,你们的宝宝那么小,可能你老婆的工资没你高,那现在除去家里硬性开支可否还有结余,有没有为将来孩子读书在做准备,能不能承担家庭生活风险,你的工资还多少上升空间,在北京大城市竞争大,压力大,但机会会更多啊,小城市就业是比不上大城市的,回到老家生活开支会降低,也有可能生活质量也会降低,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降低生活质量来小城市就业不如在机会多的大城市打拼,生活会苦一阵子,只要你肯努力,不会苦一辈子的。


豆迷丑下鸭


刚从北京回到三线城市不到两个月,说说我的感受,当然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所以感受都会不同。

我家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老公家距离北京500多公里,我家距离老公家也大概500多公里,说这个是想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我也算远嫁吧,多多少少还有些南北差异。

因为户口,孩子上学便成为不能解决的硬核问题。几经思量,考虑这个,顾及那个,我最终妥协带着即将上幼儿园的孩子跟着老公回到他家所在的三线城市。

1.第二天孩子高烧肺炎输液六天,时隔一周,支原体感染,又过了一周轻微肺炎,各种检查,时至今日依然没好利落,以前每次回来也都会病一场,除了水土不服,环境不适应我找不到其他更合理的理由。

2.第二周,老公因为抵抗力弱肛周脓肿,需要做一个不大不小的手术。

3.第三周我找到了一个离孩子幼儿园比较近的工作。单休,薪资大概是北京的一半,分工不细,一个人接手了三个人的工作。说真的,工作繁忙劳累对于我来说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一时无法适应的工作方式及制度的不正规性。

4.语言方面。在这个90%的人说家乡话的城市,尽管日常交流,经过分析思考我一般都可以听懂,但公司开会,或一群人讨论,我只能一脸懵,要知道当你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时候,无异于是个傻子。

5.老公IT男,最近一周也找到了个不算太对口但也可以做的工作。在三线城市,IT的工作本就不好找,他是有心理准备的,但他还是在水平差距和涉及范围上的认识有所偏差,所以他工作起来很吃力。

6.饮食还好,不跟老人同住,自己做饭,就是少有卖面条的,只有挂面。

7.上面说到单休,这个真的对我的影响很大。孩子上学双休,奶奶周五放学把她接回奶奶家(大概20多公里),我周六下班回去,周日再带她回来,连收拾家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亲子时间,逛街时间……觉得没有生活,不幸福。

8.这条可能单单指的远嫁的女孩,孤独。在这个城市,除了老公和孩子可以说都是陌生人,没有亲人朋友。在处理婆媳关系,与老公家其他亲戚之间的关系时就需要谨慎些,跟自己爸妈,大姨大姑二舅三叔的肯定不一样。

再有,走到哪里一开口人家就知道你是个外地人,我不敢说这种感觉,总之,不太好。

好的地方当然有,很多事情上公公婆婆可以帮衬,有自己的房子,可能经济压力上相对没那么大。没有孩子择校问题。如此。

说回您这个问题,不管怎么样还是按照个人情况来,在哪里都有利有弊。

于我而言,弊大于利,于我老公而言,可能利大于弊。

有句话是我最近感触比较深的。

在北京很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也可以不做自己不想做的。

在老家,看着你的人太多,想指点你的人也太多。

这两个月掉的眼泪比我头两年的都多,适应总归没有想象的容易。

愿我们能尽快走顺,也愿你们未来比我们顺畅!


芳芳39092


我北漂10年,老公北漂8年,俩娃,都还没入园,有一个只能落户无法居住的小的不能再小的房子,目前租房,月供!因为俩娃,我全职,老公工资不高,目前刚刚够花!

之前我经常想逃离北京,我娘家人也经常劝我,但因为老公和孩子北京户口,他不愿回去,最主要原因觉得回家能做啥?北京毕竟工作机会多,所以我也选择了一起留下!

年龄越大,越没勇气离开,因为经不起不确定的风险!在北京虽然确实压力大,但总归是已知的困难!虽然孩子很可能不会有好的教育机会,但基本吃喝靠努力应该是可以的!对于教育花费,没上限,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劲吧!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好的习惯和心态!

我自己心高,但有些力不从开心!但现实压力应该会促进我努力赚钱,也希望自己能义无反顾的努力,给自己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作为北漂第一代,家里没条件帮忙,必定是苦的!但我也相信,只要有心去努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因为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同,所以其他人只是给你一些经验或想法,最终做决定的是你自己,但无论怎样的决定,分析好利弊,做出决定后就不要后悔!因为你永远不知另一条路到底怎样!所以我们一定要认为目前的决定一定是最好的!

一起加油!


陪两小只蜗牛去散步


老公北漂9年,我北漂6年,因为北京的工资比老家高很多,原本打算在北京待到退休时候,在把老公工作申请调度到老家那边省会城市。但是今年刚好事业单位改制,以后是没办法在调回去了,所以,只能继续待在这里。 ……………………………………………………刚来北京的时候,一个人都不认识,感觉很无聊,后来做了全职妈妈,成天楼下带孩子,交了好多朋友,经常约一起出去玩,也就不感到无聊了。但是选择留下来,压力肯定是有的,看到一起的隔几天这家买房搬走了,隔几天那家买房搬走了,我也会羡慕,但是羡慕也没用,只能努力挣钱,争取早日买到自己心意的房子。……………………………………………………想让孩子留北京,一方面是因为北京的教育,医疗资源比较好,另一方面,回老家了孩子户口有没在老家,也没法上学啊,更没人看。索性目前就一直就这里,反正单位给两孩子也解决了户口,到时候上学也方便。小区附近有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刚好我们小区在那个范围内。……………………………………………………说到医疗,我觉得老家的医疗真落后,当年我家大宝1岁,肺炎住院11天都不好,每天输液3-4瓶,抽个血还在脖子上抽4管(我每次说,别人都不太相信,但是现实就在脖子上抽了)。孩子刚开始气管炎,后来严重了变成肺炎了,医生还给按气管炎治疗,本来都说观察两天可以出院了,结果有发烧了,就给我推荐《奥司他韦》医生说这个药💊治感冒效果可好,来了北京,我才知道《奥司他韦》是治流感的,给一个不是流感的是肺炎的人用奥司他韦根本没用啊。后来实在受不了,我自己要求转院,转到《西安儿童医院》。我想说:大医院的医生还是见多识广,去了就在手指头抽一点血,拍个胸片,一查就是肺炎,输了4天液体就开点药回家了,后来再也没犯过。👉👉👉👉👉👉👉👉👉👉👉👉👉👉👉👉👉👉👉👉👉在北京,医疗水平更高,我家老二去年才6个月大,甲流加肺炎都没住院,没输液,雾化+吃药,几天时间就好了,最起码孩子不受罪,不然大人看着多心疼啊。……………………………………………………相反,如果回老家,老公一个月可能就挣不了那么多了。之前别人叫他去深圳,说工资是北京的3倍,他都没去,一方面觉得拖家带口不方便,另一方面觉得吧3个北京户口转到其他地方有点亏。所以,就不想走了。那天还跟老公说:不行等合同到期,就把老家二线省会城市的房子卖了,看看能不能够北京共有产权的首付。毕竟租房不是长久之计,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心里也踏实,以后不想呆了,还可以留给孩子。……………………………………………………其实每家人情况不一样,要结合自身综合考虑,看看到底哪个选择可行。如果孩子有北京户口,当然是留在北京好。如果孩子没有户口的话,就得考虑一下,是选择留在北京挣钱呢?还是回老家挣低工资陪伴孩子呢?具体的只能自己分析,自己做主。





嘟宝妈


我北漂10年了,在这期间在北京结婚并有一男一女两个宝,北京房子北京车子都有了。我可能计划离开北京,主要原因是我们全家人都没有北京户口。孩子的医疗与教育,是目前家庭最大的开支了;挂号50元起步全自费,如果抢不到号只能去私立医院,挂号费300起,俩宝经常感冒咳嗽,或者发烧、拉肚子,偶尔再皮肤过敏等,每个月都会去医院几次;再加上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也经常去医院。这只是医疗方面;另外,外籍人员不允许参加北京高考。北京这一个城市就占了约1/3的985,北京户口的价格水涨船高。虽然说有积分落户,那个你真以为可以拿到?还是有钱人的几率更高。详情自己查政策。所以,我也有点犹豫,是在北京坚持,未来去面对那个注定的结局还是早早掉头,另做打算?


法海不懂夜的黑


今年在老家镇上过年,受疫情影响就在老家多待了几天,期间孩子发烧了,让我非常担心,我便去镇上药店买药,城里医生经常开的退烧药肯定没有,那就换同等功效的吧,看了生产日期,居然是一年前的药,我和老板提出:怎么有这么长时间的药啊?没卖出去?(虽然过了一年,但还在有效期,本意是调侃一下),哪知药店老板口气生硬的直接来了一句:这药做出来在药厂就得放多半年,你爱买不买。我当然没办法,孩子发烧呢,心理怀疑着买了一瓶。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一线对五线,你回来的时候,肯定是带着一线城市的视角,指望五线城市的条件来满足一线城市,肯定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所以更多的是你要去适应,而且是向下适应。因此归根结底,决定权还是在你自己,我罗列几个条件供你参考。

一、生活体感上的落差是否能承受

由于题主有孩子,我在开篇先举了个孩子看病买药不方便的例子。但可以预见的不只只是这一个,比如快递三天到不了,服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出差门口没有直达的火车或者急事没有飞机场等等。

而一线城市各个基础设施配套相当完善,都在各自的节奏内高效的运作。

每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都在向上的生活。

在五线城市,你的生活体感要慢很多节拍,不能对习以为常的速度来要求别人,不然会被觉得是矫情。

二、能不能很好的生存

题主做的是IT行业,或许在五线城市也有,但工资可能顶多6000元,毕竟五线城市设计的软件是最基础的,模仿这大城市的设计,更甚者,可能五线城市的IP工作只是维护工作。

对于在一线城市1万工资来说,回来的生活开销就要缩减,进而会影响了你的生活品质。

如果还是照着一线城市的生活标准来生活,很可能月光都不够用的,不够用就只能用在一线城市存下的钱。

用五线的工资过一线城市的生活,很快你就会过不下去的。“坐吃山空”就是这个道理。

三、有没有亲情的压力

我的2个同事,都是上海回来的,他们的理由都一样,家里有上了年纪的母亲。他们都在上海工作了差不多15年。

如果家里有至亲至爱的人,选择回来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工作到40岁左右,还在一线城市没有大的成就,倒不如回家侍奉亲人,和和睦睦也是一辈子。

再有就是将在一线城市的积累变现,回到五线城市生活,也能活的很滋润。

但看题主的年纪,孩子才1岁,年纪应该不会很大,积累也不是很多,所以回来还是要继续努力工作的。

四、预估回来5年后,会不会反悔

对于以上3点,题主认真反思,如果在回5线城市5年后,自己能做成什么样子,假如不如意?难道再舍弃父母去一线吗?

如果不回一线城市,自己能甘心吗?如果不甘心,趁早不要回来。亲人也受不了。

五、要是真有意回来,建议先积累,再回来

你可以趁着休假时间,在老家的城市找找工作,看工资是否能达到1万,看看差距有多少。

如果差距很多,建议还是在一线城市好好做,积累够一定的资金(依据老家的情况,五线城市的一套房子,一辆10万的车,孩子的教育钱10万)再回来,就算回来赚钱不多,你有这么厚的基础,也可以保证自己3年内可以慢慢成长。

以上,供参考。


刘一阳


北漂十二年,无户口,有房子,刚买的,有车子,刚买的。月入一万,努力存款,刚刚存了十万。

幸运的是,有一个北京工作居住证,孩子可以上学,却无法参加高考。因为有这个证,孩子有北京社保。

我暂时不想离开这里。因为我发现即使是郊区,这里的素质教育要比老家好很多。就拿入少先队员这件事情来说,老家的红领巾在学校门口两块钱一个,人人都有红领巾,在这里,需要孩子去争取才能得到这份荣誉。在这里,孩子都会唱国歌,都知道国歌一起要肃然起敬。知道要尊老爱幼,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对孩子而言,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我希望孩子能够在性格和习惯形成期,在这里收到一点点熏陶。我能给的就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