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三个“女汉子”扛起“硬核”担当​

三个“女汉子”扛起“硬核”担当

——记新县浒湾乡徐湾村、柳店村、黄墩村第一书记 张彩雯 文宏莉 陈亚琪

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打破了新年的祥和,把刚从扶贫一线归来的第一书记又带入了新的战场。“在与疫情抗争中,浒湾乡第一书记坚守在前,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默默奉献。而浒湾乡的三位女第一书记更是用“女汉子”精神扛起“硬核”担当、用坚守书写初心如炬、用付出织密筑牢疫情安全防控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她”力量。

张彩雯到户宣传疫情防控

同村民一道建立卡点

贴“民心”解“民忧”,崇尚同心同德。2月5日下午5点多,县应急管理局派驻浒湾乡徐湾村第一书记张彩雯和往常一样在各村民小组搞宣传,疏散密集人群,排查外出返乡人员。突然电话铃响了,接起电话,徐湾村胡长富的女儿焦急的说“张书记,全县的班车都停运,我爸爸患有严重尿毒症,急需去县人民医院进行定期透析治疗,现在已经推迟一周了,身体出现严重不适,请您帮帮我们吧!”张彩雯接到消息安抚女孩后,连忙向浒湾乡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并向县防疫指挥部咨询相关政策。随后,乡党委政府决定派应急车护送胡长富到县人民医院就医。“这是我的职责所在,都是应该做的,没什么大不了”。张彩雯面对胡长富一家人的感谢时这样说道。在张彩雯看来,她应该做的“小事”,却解决了胡长富的“大事”。从2017年开始,这已经是张彩雯驻村的第四个年头了,她就是这样遇事风风火火、说干就干、干完才算的性格。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特殊时期,她总是不忘自己第一书记的身份,书写着一个个“为民服务、不负韶华”的故事。

文宏莉给贫困户送上新衣服

值守卡点盘查车辆

重“细节”抗“责任”,防控不打折扣。“做不了冲锋前线的逆行者,就做好驻扎基层的守护者”,这是县教育局派驻浒湾乡柳店村第一书记文宏莉在朋友圈写下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这个新年从大年初二开始,文宏莉就中断了休假,在家人的担心和反复叮嘱中,返回驻村坚守岗位。“疫情当前,过年已经不重要了,咱当第一书记的,这个时候,冲锋在前,义不容辞。”文宏莉说。一回到村里,文宏莉和村干部就忙开了:对1月12日后从外地特别是湖北返乡人员进行排查,信息登记并建好台账;通过广播、上门讲解等方式告知群众疫情注意事项,实时告知疫情进展;积极向派驻单位新县教育局资助中心为部分贫困户的孩子争取到衣服鞋子、口罩和作业本,帮助他们平安渡疫情;协同村“两委”、党员志愿服务者昼夜坚守村头卡口。十几天连轴转下来,因为长期在室外站立行走,没有得到充分休息,文宏莉的小腿已经全部水肿了,轻轻一掐都是硬梆梆的,又酸又疼。即便如此,第二天在工作岗位上,我们依然能看到她那娇小却坚定的背影。

陈亚琪商量下一步卫生防控情况

坚守卡点一线

当“表率”做“榜样”,垂范凝聚力量。2月7日,雨后的黄墩村路面湿滑。陈亚琪和黄墩村“两委”起了个大早,一起为村公共区域、村部等场所进行了消毒。随后,她来到设在村口的疫情检查点,继续开展日常值守工作。当天共检查车辆44辆,测量体温16人。当疫情开始蔓延时,村里决定在村口设立卡点,陈亚琪第一个站出来说:“我是党员,我先上!”90后的陈亚琪是县政协派驻浒湾乡黄墩村的第一书记。疫情发生以来,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她深知,守护好黄墩村472户1161人是任务,也是责任。于是,陈亚琪主动联系村两委成员,建立起黄墩村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网格员队伍。通过电话询问、群众举报、村民微信群等多种途径,短短一天时间,就锁定了黄墩村近期自湖北返回新县的23名人员及其相关信息。担心值守人员力量不够导致人员流动,陈亚琪又通过黄墩村党员微信群动员本村在家党员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并且带头成立了3人的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把控进出村人员,为本村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每天看到陈书记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忙碌的身影,村民就像吃了“定心丸”,自觉做到不出门、不串门、不信谣、不传谣,全村上下形成了积极抗击疫情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疫”,这是一群特殊的“战士”。第一书记”不仅仅是称呼,更意味着责任、意味着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必须豁的出来、顶的上去、担的起来。只是,没有人生来勇敢,是责任和使命让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