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病毒无情人有情,党员服务暖人心

安静的城乡,冷清的街道,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已经很少有人外出了。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戴袖章、胸前别着党徽,忙碌的身影时常穿梭在超市、菜场、小区和住户之间,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地方,却有着共同的名字“党员后勤服务队”。

自从防疫工作不断深入,全省都采取了严格管控,柴桑区也不例外。为了切实做好封闭区防疫管理工作,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所需,柴桑区党员干部化身“快递小哥”,做起了“挑货郎”,只为将温暖送给人民群众。

上门摸排,重点登记

“这段时间你们就在家里做好隔离不要出门了,需要的生活物资你们发在群里,我们会安排专人给你们送上门”。沙河经济开发区悠然社区工作人员在对本小区隔离人员说道。

为了在封闭管理期间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全区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安排专门工作人员采取逐个上门上户的方式,对湖北返乡隔离监控和本辖区内孤寡病残等不方便人士进行重点登记。通过建立重点人群生活保障微信群和预留工作人员电话号码等,以党员网格化分配“上门送货”的形式,确保重点人员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群众点单,送货上门

每天一早,当有需求的群众把生活必需品发到微信群里,工作人员便及时与超市联系,附上价格表,然后按照群众的要求进行采购,最后由党员后勤保障小队送货上门。

铁炉村东冲冯家是最早实行代办采购的村庄之一,党员冯小虎、冯祥荣主动请缨,每天晚上在村庄微信群向乡亲们收集采购信息,第二天到集镇进行统一采购,然后按照采购单发到村民家门口。村民们都说:“关键时刻还是依靠共产党,有共产党员在我们身边,我们就什么都不怕,大家一定能够渡过这个难关。”


连心卡片,服务周全

“在这重大疫情面前,您不孤单,我们是您的亲人,二分场支部是,还有我们的党更是您的亲人!如果有困难,请拨打电话。”在新洲垦殖场,一张张这样的党群连心卡被送到场内各留守老人的家中。

因渡口停航,交通不便,处在长江上的新洲垦殖场内不少老人独自在家,缺少照顾,儿女非常担心。新洲场党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组建了三支由分场党员干部组成的义务服务队,服务队服务的项目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生活物资采购、有电话亲情陪聊、还有上门义务劳动,等等。服务对象不仅是留守老人、孤寡老人,还包括场内的所有群众,只要打连心卡片上的一个电话,所有的困难都将在第一时间解决。

三分场支部书记万成祥上门探访时,正巧遇到69岁的董修义老人,老人告诉万书记手机停机了,交不了话费。于是,万书记在自己手机上的支付宝轻轻一点,100元话费便到了董修义的账上,董老立马打电话给住在九江的儿子报平安,更开心地竖起大拇指直夸基层党员干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