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道文化 (美图)

香道文化图鉴

历史文化

作为香道文化的学习者,日本早已将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

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品香文化。在南宋初期,日本皇室成员和贵族频频到中国来开展外交活动,带走了完整的茶道典仪,而与茶道一起东渡的就有香事。

后来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品香”风俗,逐渐形成了日本的“香道”。

用途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的过程。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

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可以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用具介绍

香道必备用具

为了完成一次完美的品香过程,除了香料、香灰、香炭以外,还需要很多香具,比如:香三事(香炉、香瓶、香盒),还有点炭架、专用点炭用的打火机,火道具七件套(香勺、香铲、圆灰押、长灰押、香箸、羽扫、银叶夹),再讲究的还要有香席、切香板、香刀、银叶收纳盒等。

用 具 图 鉴

香 铲

用于捣松香灰的工具

香 勺

用于舀起香粉的勺子

火 筷

用于夹起点燃的香炭团

灰 压

侧 灰 压

用于整理香灰的工具

香 篆

用于篆香绘制图案的工具

香 扫

用于扫除香灰和清理炉壁的工具

七 件 套

香料介绍

香道用料

香道不是香熏,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所以只要是纯天然的香料,都是值得买来慢慢品味的。香道用香一般多为沉香、檀香。檀香甜美飘逸,沉香端庄宁静有韵味。而且各种不同的沉香之间,又有很大的香味变化,所以想真正感受到沉檀的魅力,明白什么是香道,就必须选择几款不同风味的香品,对比它们的香味变化,才能了解到其中的魅力所在。

沉 香

檀 香

线 香

盘 香

倒 流 香

香 丸

香 粉

香炉介绍

香炉

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古时,香炉多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等,现时,多用于“香道”中。使用的质料主要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但随着人们的需求,形状各异的香炉也不再少数。

香炉

纯 铜

珐 琅 彩

莲 花

木 制

烧 电

悬 挂 式

窑 变 釉

紫 砂

倒 流 香

摆 件

佛 像

山 水 风 景 款

荷 叶

字 体 款

陶 瓷

香 插

纯 铜

莲 花

木 制

青 瓷

山 茶 花

锡 制

紫 砂

品香介绍

品香方式

第一种:品味线香、盘香。

第二种:打香篆。即用香粉填入到香篆模子中,形成一个有很美好寓意的图案(福禄寿图案等)再来品味。

以上这两种方法,不仅可以品味香的气味,还可以观烟,看着香烟袅袅地飘舞,让人心境安宁,给人美好、安详的感觉。

第三种:空熏和隔火熏香。这两种操作有点复杂,形式略有不同,很多不太懂的人经常会把这两种方法混为一谈,不过这两种的复杂过程也是玩家们追求的境界,是很有意思的玩法。这两种都是要借助香炭、香灰,把火和香料分开,起到见香不见烟的效果。

茶与香介绍

茶道与香道

茶和香都有一个品的过程。首先是鼻观的过程。鼻观,是对香味的直接把握,准确嗅出香的甜味、清香、奶味等,为感知香味打好基础。而茶品也一样有各种不同的香型,如花果香、木质香、陈香等。

其次,香品与茶品对“韵”也很有讲究。当香品的香气充盈时,会带至喉部,所以会有喉韵的感受,继而扩散在胸腔,行气在体内。优质的茶品,也讲究“韵”这个字,如观音韵、高山韵、岩韵等。

香艺师点起一炉上好的沉香,茶艺师静心素手,一套完整的茶艺一气呵成,炉中升起的袅袅细香,与悬壶高冲激起的茶烟相结合。一时间,屋内盈溢着沉香与茶香,沁人心脾。

茶与香结合

“香道”与“茶道”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样,都是一种深具文化意味的活动,古代文人常把斗香、品茶、插画等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香道有助于打造优雅的环境,增添艺术气息,让人在一呼一吸之间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所以在喝茶时里焚香会给人带来更加富有文化意味的情感体验。

数百年来,它们完美配合。泡上一壶茶,点上一炷香,看轻烟袅袅,闻香气蒸腾。饮一口茶,唇齿留芳。赏香品茶,人生乐事。饮茶的时候点上一支沉香线香,在享受茶叶苦涩的时候,品闻沉香的甘甜,茶叶的苦与沉香香韵的甜完美的配合给人碰撞冲击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