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 · 记忆丨街头报刊亭将何去何从?

作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的报刊亭

曾经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

像是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

渗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人们路过 常常会慢下脚步

驻足浏览和购买最新的报刊和杂志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

我们曾习以为常的报刊亭

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1 报刊亭已变了模样

老人购买报纸

“叮”。

市政府一家报刊亭前,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丢下一枚1元硬币,拿了份报纸转身离去。

一上午的时间里,在这家报刊亭前驻足的,多是购买零食、香烟的人,而像老人一样购买报纸杂志的人,寥寥无几。

市民在报刊亭买水

而在纸媒时代的黄金时期,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钟爱的某本书或某期杂志和一个熟悉的报刊亭,熟悉到老板看到你的脸凑到窗口,就熟练的递上新一期杂志或是对你说一句:“还没来,明天去进。”作为城市里的文化符号的报刊亭,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纸媒式微,很多中外报纸杂志都陆续宣布停刊,这其中不乏像《东方早报》、《京华时报》、《壹读》这样的大报大刊,报刊亭只能在时代浪潮中夹缝生存。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冲击着报刊亭,于是有的转了型,有的直接关停。

关停的报刊亭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顾客越来越少了,报刊亭一天能卖出的报纸和杂志,屈指可数,原本单纯的经营报刊的报刊亭已很难继续维持。为了生存,报刊亭老板们把报刊亭进化成了“百宝箱”,老板们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充值公交卡等杂七杂八的事维持生计,卖报刊倒像成了副业。

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于是,以前书香浓郁的报刊亭,到如今却变了模样——在街上找的报刊亭,有的中间都是摆的杂货,而为数不多的杂志,报纸被老板挂在了报刊亭两端,不显眼的位置;有的报刊亭完全变成了小卖部。

不禁让人有些唏嘘,往日报刊盛卖的光景,不复存在

2 逐渐消失的报刊亭

1997年,梁关和在市政府附近经营了一家报刊亭,曾经是附近许多居民每天都光顾的“阅读小站”。

据他所说,以前1999年至2000年是书报的黄金时期,那个时候一天能卖1000多块钱书报费,早上刚到亭的报纸不到几小时便一抢而光。而现在的销量下滑得特别厉害,一天只能卖一百多块钱。只好卖点烟,卖点水来贴补,否则生活难以为继。

我们感慨着报刊亭功能的转变,但更让人叹息的是,它正从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

据梁关和所说,泸州现在还有七八十家报刊亭。打开地图搜索报刊亭,会发现显示的红标不多,有些红标点进去,也无情地显示着“已关闭”。

往昔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如今寥寥几个坐落在街头,而我们与它,关于阅读上的交集越来越少。而这样的现象,并不独独出现在泸州。

近些年来,报业的发展趋向低谷。据全国政协委员吴尚之所言,相比2013年,2018年邮政报刊发行量累计下降了12.1%,销售额累计下降3.5%。作为报纸的配套设施,报刊亭的处境也较为艰难。

2008年到2013年,全国多个城市的报刊亭数量逐年下降,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下降得最为明显。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08年底到2013年,全国共拆除了10468个邮政书报亭。

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邮政报刊亭数量为30506座,比2008年减少2万座。

报刊亭越来越少,而人们手中的电子阅读器越来越多,屏读时代的到来,让读书变得更快捷,城市街头,随处可见人们利用手机获取信息、进行阅读。人们习惯于从一方小小的屏幕里获取海量的信息,在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碎片化的、选择极其丰富的阅读。

3 数字化浪潮下的坚持

即便如此,数字化浪潮的当下,也不乏有人坚持着报刊亭的本质以及纸质阅读的初心。酒城大道一段附近的一所报刊亭的老板告诉记者,只要生活能维持得下去就行,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选择将报刊亭关停。而前往报刊亭购买书报的老主顾们,仿佛冥冥之中与之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成为城市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连接。

一些市民表示,虽然现在有手机有电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很方便,但还是觉得少了一份阅读的仪式感,纸质阅读,更能让人进行深度思考。

报刊亭不止是一个兜售杂志报纸的地方,更是都市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个报刊亭都起着“灵魂加油站”的作用,都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连接点。无论在文艺作品中,还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报刊亭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

诗和远方不是空茫的追求

它就在我们身边

在那一个个小亭子里

泸州电视台记者/周珏帆、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