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厦门又入围了这次大奖

去年首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案例评选活动

咱厦门市的“食安斗阵行”活动

荣获政府类全国十佳案例

更是政府类案例中唯一的食品相关案例!


“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

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开始啦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的

“农村集体聚餐多元化治理新模式”

强势入围!

通过初评进入网上投票环节


是怎样的优秀作品能够入围评选呢

快跟食安君一起来了解一下


厦门市农村集体聚餐多元化治理模式

为切实破解农村集体聚餐监管难题,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打造农村集体聚餐社会共治新模式,采取“五个强化”,有效防控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

一、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2016年12月,市食安办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区政府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负总责,将农村集体聚餐治理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二、强化信息登记,发挥覆盖全市治理网格作用

为解决农村集体聚餐举办随意、面广点散、信息不畅的问题,建立并实施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报告登记指导制,要求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在活动举办前向村委会(居委会)报告。三年来,全市共登记指导农村集体聚餐2712场,组织培训58场,有力强化了食品安全责任人意识,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

三、强化自律管理,组建“乡厨合作社”



为解决农村集体聚餐厨师游走乡间分散经营、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缺乏等问题,集美区市场监管局试点成立集美区餐饮自律协会“乡厨合作社”,对全区乡厨从业人员实行统一规范、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形象的“四个统一”管理。集美区“乡厨合作社”做法被评为2019年度厦门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十大案例。


四、强化场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集体聚餐定点经营

区政府、镇街推动将农村集体聚餐纳入平安建设、为民办实事、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项目,从解决场所设施入手,因地制宜在村里建设食品安全设施配备到位的室内固定场所,供农村集体聚餐使用。


海沧区率先于2017年建立了乡贤出资、村委出地、老人协会代管、村民租用、监管部门业务指导的海沧渐美村婚宴礼堂,成为全市农村集体聚餐首个样板场所;此后,海沧、同安、翔安等区相继推动建立了一批农村集体聚餐示范点,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集体聚餐制作加工环境,得到村民热烈欢迎。

五、强化风险共担,引入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各区采取措施,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引入农村集体聚餐,由乡厨合作社为农村聚餐活动提供食品安全责任险,直接减少会员在经营过程中因食品安全事故,公众责任事故所造成的经济风险,增强了会员对抗意外风险的能力,增强会员竞争力。同安区对农村聚餐引入公众聚餐责任险,提高应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安风险能力。

六、强化宣传公示,提升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将承办者报告登记、人员体检培训、依法依规经营等情况向农村群众进行公示。采取新闻报道、现场活动、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承办者和广大群众宣传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相关政策、食品安全知识等,督促承办者提高诚信守法意识,引导群众提升食品安全意识、理性聚餐。翔安区在培训、宣传、现场指导等方面介入农村集体聚餐监管,圆满完成农村千人聚餐活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通过创新农村集体聚餐社会治理模式,厦门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三年多来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