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车企大变身 五菱、广汽、比亚迪转产口罩日产千万个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作为国民支柱型产业,汽车行业在疫情之中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疫情初期,车企们慷慨解囊,支持疫情防控的义举,已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汽车行业的温暖。而就在最近,车企们积极整合自身资源转产口罩的新闻,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行业为尽快恢复生产,恢复社会正常秩序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先来看一组车企动态: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 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将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无尘车间由广西建工集团负责改建,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包括4条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



2月8日,@比亚迪 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此前,比亚迪捐款1000万元,并追加捐赠100多万元紧急医疗物资;此刻,战"疫"不停步,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同日,@广汽集团 也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2月6日,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一行赴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快裕达调研,了解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和调试技术,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的技术可行性。为尽快掌握防护口罩生产设备成型、焊接以及机械、电气等相关技术和生产流程,2月7日,广汽部件技术中心已派出多名党员员工赴快裕达公司参加为期15天的学习。



尽管广汽集团暂未透露口罩的产量,但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说法,两三天出一台口罩生产设备,一台设备不到20万元,每天生产多少"最终看需求和广州市要求,要增加很容易"。


这样一来,目前三家车企的加入,乐观估计,每日至少可以提供1000万的口罩产能。


而眼下各地复工日期临近,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车企自身的用度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我们先拿转产口罩的这三家车企来说。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员工2.5万人、广汽集团11万人、比亚迪22万人,累计起来也有35.5万人之巨。


假设这些人恢复生产后,一天需要2个口罩,每天自身的消耗量也在72万。放诸整个汽车行业,口罩的损耗注定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对于本就勒紧裤腰带的车企们来说,不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无疑又多了一道生产成本的考题。


如今,口罩已经是全国人关注的硬通货,被划归配给战略物资进行管理,需要预约和限购。随之而来的是口罩价格疯涨、全球缺货、骗子微商横行,各地市场监督部门也在严打假冒伪劣口罩。那么,我国究竟每天能生产多少口罩呢?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的数据显示:截止2月3日,每天产量只有1480.6万个。其中最紧缺的N95口罩日产量11.6万个,其他医用口罩日产量998万个。


那么缺口有多大呢?有分析认为,全国每天口罩需求约在1.5亿个,初略计算,缺口高达90%——1.35亿个。



随着口罩企业陆续复工,以及各行业的接力加入,产能问题相信会逐步缓解;而导致N95口罩供不应求,还有更直接的原因——7-14天的消毒等待周期。


这是由于医用口罩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后,口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不但刺激呼吸道,还有致癌物。这样一来,就必须通过解析方式,使残留的环氧乙烷释放,达到安全含量标准,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上市。而解析的时间就是7-14天。



也就是说,你现在能买到的N95口罩,可能还是年初二生产的。而随着疫情的持续扩散,应对防疫物资尚且不足,更别说市场零售了,所以短时期内口罩仍然会是紧缺物资。


可喜的是,最近,不光汽车业生产口罩,这几天,富士康、爹地宝贝(纸尿裤企业)、三枪内衣、水星家纺、和硕(代工企业)等各行业多家公司都传出转产口罩的新闻。


红点观察:


疫情面前,如何恢复生产?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一道考试附加题,能不能破题是车企进阶的关键。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车企转产口罩,一方面既可以满足自身恢复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供应市场,为国家分忧解难。


诚然,相对于每天1.5亿的用度需求,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比亚迪加起来不过1000万的产能,乍一看有些杯水车薪,但是在疫情面前,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群策群力,车企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从这一点上看,车企转产口罩这件事上,都值得手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