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苏醒”的珠海生产一线

2月12日9时,位于珠海保税区的东电化电子元器件(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下称“东电化”)外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小轿车。“目前我们已有2000名员工复工,占公司总数的65%左右。”该公司总裁兼CEO安柯南说。

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连日来,珠海市各区吹响了复工的号角,努力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稳定经济运行。

其中,面积仅几平方公里的珠海保税区(包括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复工首日就有463家企业签订“复工单位疫情防控承诺书”。截至2月12日,复工企业已超500家,复工人数超14000人,占全区员工数约8成。

12日,记者实地走访了这个“苏醒”的园区,记录这些复工企业如何将防疫与复产双管齐下。

珠海摩天宇

逾8成员工到岗

确保2周以上口罩储备

进入珠海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下称“摩天宇”)之前,记者先面临了一道疫情防控的严关——提供健康证明和无湖北地区往来证明。“除了员工,所有外来人员必须要有具健康证明才能进入公司。这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减少与外来人员的接触。”摩天宇副总经理甘拥军说。

截至12日,摩天宇已有80%—85%人员到岗。“这一比例和往年是一致的。”甘拥军告诉记者,员工到位是全面恢复生产的重要前提,受此次疫情的影响,不少新入职的员工和实习生均无法按时到岗。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人员扎堆上班,该公司实行错峰上班,白班的在岗人数与去年相比少了近100人。

上班的员工,每天至少要测3次体温;上下班车一排座位坐一个人;除搬运重物外,电梯一律不能使用;行政办公区域的中央空调暂停使用,并及时对滤网进行更换消毒;2小时就要对门把手消毒一次……为平衡好平衡好防控和生产的关系,为复工营造良好开局,摩天宇从年初三开始,就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在保证工作运转的前提下采取轮岗制度,减少在值人员,采取调休、轮休等方式减少办公室人员的聚集。

事实上,对于去年以来产能一直处于满载状态的摩天宇来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我们是做发动机维修的,关联着许多民用航空领域的重要客户,推迟开工一周,对公司产能产值有一定的影响。”在甘拥军看来,疫情的最大影响在于现有订单的交付,“不能按时履约会让我们的服务大打折扣,对公司后期业务的拓展和延续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没有健康,安全高效生产也无从谈起。疫情爆发以来,公司便把有效防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甘拥军表示,复工前,公司便加大排查每一名员工的来源地和14天内活动轨迹,所有员工要经过严格审核后方可安排复工,并时刻监控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防疫之战,粮草先行。据甘拥军介绍,摩天宇的防疫物资准备是比较早的。从春节开始,他们便着手进行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物资的储备工作,并依托德国的MTU公司进行海外采购。“虽然目前口罩依然十分紧张,但公司在满足每天为每名员工提供一个口罩的前提下,仍然保证有2周以上的储备。”

临近中午时,不少员工纷纷到饭堂或直接就餐或打包带走。记者在饭堂看到,就餐员工一律从侧门进,用免洗消毒液洗手后,再领取一份打包好的饭菜,宽大的餐桌上只允许一名员工就餐,相互间不允许说话交谈。“有固定工位的员工就带回自己位置就餐,其他员工在饭堂就餐。”甘拥军说,无论是在就餐、乘车,还是出入、工作期间,我们都尽最大的努力,把疫情发生及扩散的风险降到最低。

当下,除了做好各种疫情防控措施及全力恢复生产,与客户沟通也成为了当下一个重点工作。“虽然此次疫情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但我们对国家战胜疫情充满信心,也会竭尽全力把对客户的影响降到最低。”甘拥军满怀期望地说。

东电化

春节前储备口罩、消毒水

产能已恢复三分之二

在东电化公司的大门前,间隔站着三名手持测温枪的安保人员。门后的一张桌子上,两边分别放着一个自动感应洗手消毒器,供员工进入厂房前洗手消毒。公司CEO安柯南说,复工之后,每天会有近2000多名员工上班,人数还会与日俱增,而大门就是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道关卡。

“东电化总部是外资企业,原本春节是不放假的,但疫情爆发后,我们立刻响应政府号召停工,并对公司进行全面消毒。”安柯南表示,“员工的身体健康是我们优先考虑的。”

据他介绍,复工前,公司便组织对员工进行摸查,了解员工及其亲属的健康情况、所在地、有无去往武汉或湖北其他地方、有无接触疫情源发地人员等情况,并在线上线下宣传防疫的相关知识。目前,公司已有约65%的员工复工,产能恢复到最高时的三分之二。

之所以能够迅速复工复产,主要得益于公司对防疫物资的未雨绸缪。安柯南介绍,早在春节前,东电化便着手进行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物资的储备工作,并依托其母公司,在欧美等海外国家采购了一大批防疫物资。“加上政府从中帮忙协调,目前我们的防疫物资比较充足,每天会为员工派发一个口罩,不会因防疫物资紧缺影响正常的生产。”

记者随工作人员走进压敏电阻生产车间看到,生产线各环节已有条不紊运作。这个面积11700多平方米的车间,已有780余名员工复工。记者留意到,站立其间时,从头顶吹来阵阵凉风。车间负责人陈勇介绍,车间已关停了中央空调并清洗滤网,现在送进来的是自然风。

“这次疫情对我们还是有一些影响的。停产了十多天,目前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在最大力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把落下的产能补充回来。”安柯南表示,东电化的主要产品是压敏电阻、传感器和薄膜电容等,而这些产品基本都在大中华区生产,所以大多数客户都比较理解这一情况。

此外,在这一特殊时期,东电化对员工就餐也做了特殊安排,1.5米线已成为在企业食堂就餐的标准线。为避免员工扎堆就餐,东电化采用了“隔断式”分批就餐,在每个餐桌上用白色隔板做了临时隔离间,避免员工用餐时直接接触。有员工开玩笑说:“有一种距离叫做:你就坐在我对面,而我却看不见你。”

【采写】何康杰 梁涵

【视频/图片】刘梓欣

【作者】 何康杰;刘梓欣;梁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