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一位普通武汉市民的一天

自从1月23日凌晨武汉发布封城通知以来,作为留下来的普通武汉市民,我们每天的心情都像过山车一样。有些人认为留在城里凶多吉少,因为病毒会通过气溶胶传播,传言连呼吸都有罪。虽然很快就被辟谣,但疫情中心的一丁点震动,惊慌消散得都要慢一些。

各种恐惧、焦躁不安肯定是有的,今天主要跟大家聊聊一个普通武汉市民这段时间的生活状态 。

小区夜景

武汉普通人的一天

很幸运,在封城前抢购到了84消毒液、白醋和衣物除菌液。

之所以买来这么多白醋,是听偏方说熏醋可以杀菌,后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指出,醋对消毒、杀菌没有任何效果,被活活打脸了:

不过城里遍布的焦虑确实很容易传染,比如双黄莲和莲花清瘟很快就成了稀缺货。

好吧,后来发现这挺傻的,但疫情爆发迅猛,当时真没想那么多:

所以要总结武汉人的一天其实挺难的,因为疫情的发展每天都在变化,我们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

这几天来,虽然新增病例依然保持高位增长,但市内已经逐渐做到有病收治,硬核隔离,大家的心态逐渐平复下来,开始规划如何过好每一天。

我的一天是从一杯红酒开始的.....

听说喝酒能防病毒,不知道让多少人借此过了酒瘾

哦不,是84。拖地成为了每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84的味道很重,要注意通风


做好基本的清洁后,就是早饭时间了。

有些人好奇武汉市内现在还能买到平价蔬菜吗?答案是可以的。

小白菜、毛白菜、上海青、生菜、莴笋等时令蔬菜


不过我们现在尽量避免去超市采购,很多都是以小区为单位团购蔬菜,菜农开车到约定点送菜:

除了这种模式外,像美团、盒马生鲜、京东等线上平台也很火爆。这些对年轻人来说能很快适应,但一些独居老人很为难,挺心急的。

久不做饭的我也会帮忙变着花样做一些有趣的菜,就当是苦日子里自娱自乐:

根据规定,每天需要上报社区体温情况。

所以饭后半小时,家人开始一一测体温:

36.7℃,我自己的规定是一天早晚要各测一次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早上没用75%浓度酒精给家里全面消毒?

是因为物资实在不够,仅买到的一点用来给水银温度计消毒了。

这里建议大家测完体温后,水银温度计要消毒处理

补充VC后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市内药价没有出现暴涨,这一盒价格在45元左右

由于公司现在还没有明确下一步工作计划,现在主要是给之前的工作内容做总结,顺便充充电:

在家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一边整理一边看电视是常态

大部分是老婆的英语专业书,我的最爱DK汽车大百科是每天必读读物

最近武汉天气还不错,但早晚温度较低,为了尽可能避免感冒,空调开起来:

现在武汉市内电费是可以透支的,点赞。不过很无奈,天然气依然需要到圈存机上刷卡才行。为此我只能步行一站路去圈存,虽知道这与天然气充值特点受限有关,但线上充值还要线下用卡圈存的做法挺傻,希望未来能更智能化。

除口罩很稀缺外,一次塑料性手套也很缺

到午饭时间,你会发现蔬菜比肉菜金贵。

很多家庭因为春节储备了不少辣鱼腊肉牛肉肉丸等,蔬菜则只能不断采购了:

说是病毒怕身体好的,饭后要注意补充营养:

通常午休后会和老婆玩一会,左边是我的吉他,右边是老婆的小提琴:

阅读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刻。

当看到“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的时候,说不出的难过……

因为极少出门,体重增加了2kg,最近开始注意饮食,做一些锻炼:

没有什么焦虑是一个热水澡不能解决的,洗完澡后浑身都舒服了:

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堵厕所。

消息说可以避免病毒通过排污管传播,不管是不是真,注意下比较好:

在某些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关于家人,关于普通人是怎么面对疫情

看了以上,有些人可能会说很容易落入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

我确实是幸运的,周边的亲戚朋友,已经有三家被隔离(有病危,需要一天打四瓶白蛋白支撑度日),一家情况严重(朋友母亲不幸感染过世)。

小宝虽然在情况最严重的那几天因为急性支气管炎住了5天院,好在没被感染肺炎,当时一家人真的很慌神:

因为大人要在医院经常走动,怕影响到小朋友,尽量不能接触,很心疼

最近不少外地朋友问我在武汉的感受如何,是不是如传言这么严重。我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因为在前期的焦虑后,这段时间一直要求自己尽量不盯着看数字和让人心疼的案例,情绪真的很容易传染给家人。每次看报道信息,我都会尽量筛选可靠的信息再和家人讨论。

当然这不是说我不关心病情发展,封城后没几天亲戚家感染,当机立断让他们赶紧隔离,把另一套老房子空出来给其他人用。

后来证明这么做很对,因为居家隔离的效果非常差,家庭感染的案例越来越多。

家附近的一所院校被征用为隔离病房,如果在大年二十九封城的时候就这么做,情况可能会比现在好,最近爆出的家庭感染事件太多。希望后面能做到有病收治。

以上是站在笔者视角,在武汉经历的一天。

正如上文所说,每个家庭受影响不同,面对疫情的准备程度不同。下面是我整理的我看到的一些真实情况,希望能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武汉:

来自朋友圈的两张对比图片,每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大不相同


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有些社区会送一些食物,不过并不是普遍现象,大部分还得自己采购


一位朋友全副武装出门采购的样子


武汉自2.11开始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图为出入证登记


根据规定,进出时应佩戴口罩并积极配合进行体温测量、登记相关信息,随身携带门禁卡,本小区居民1周2两次、且每户仅限一人于物业中心领取通行证才能外出购买生活物品,其余时间禁止外出,非本小区居民禁止进入。

超市的物价没有明显上涨,大家主要是来采购蔬菜,肉类食品紧缺


武大校门被暂时出入管制


路上的车很少,大都是步行或者骑行


武汉依旧灯火通明,极不相称的是车流消失了


不能外出,多少孩子只能呆呆地看着街景


拍摄于元宵节,致敬最美逆行者

按计划,武汉预计于2月14日复工

在短期的平静后,未来一个星期又会让不少人焦虑起来。这个计划并不容乐观,除出行系统没有明确防疫措施外,消毒用品和口罩依然紧缺:

好消息也陆陆续续到来,我们也不要就此悲观。

未来一段时间,相信武汉乃至全国的医疗物资会得到很大补充,除原有的医疗物资企业开始大面积复工外,像比亚迪、广汽、上汽通用五菱三家车企开始跨界生产口罩,帮助解决缺口问题。

总 结

如果去了解武汉文化,你会知道这座城市是打码头打出来的码头文化,江湖中闯荡的儿女向来都很能抗,很乐观。

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生死离别,每天也有人获得新生,致敬最美的逆行者们,是他们挡在我们前头,才让我们奢侈地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日子会一天一天好起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多一点耐心,注意自我防疫,不被感染也不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