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太寂寞了,非常非常的寂寞一一重读日本小说《挪威的森林》

记得很早以前就读过日本小说《挪威的森林》,当时大家都说是一本好小说,可当时读后也沒有什么感觉。后来想想也没了什么印象。近来无聊,在网上看到有这部小说,打开又重读了一遍,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1987年写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小说主人公渡边不能自拔,挣扎、纠结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姑娘和活泼开朗的小林绿子姑娘之间爱情故事,记录渡边自我成熟,自我反省,自我救赎的情感旅程。



为什么作者会给小说起名《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挪威的森林)是甲壳虫乐队当年的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

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歌词的内容是叙述一名男孩,本以为可以很顺利在街上把一名女孩追到手,但却被女孩甩了的忧伤故事。原本男孩高兴地跟女孩去家,参观用挪威木材装修的房间。夜里,女孩说我可是一个有工作和正经的女孩。男孩还没有工作,很自卑,只好跑到到浴室睡了一觉。早上醒来一看,房间里早已是空无一物,不见女孩踪影。那房间像是挪威的森林一般,冷清的怕人。男孩仔细回想,昨夜让自己如此心动不已的场景,充其量只是自己喝醉了酒以后做了一场梦而已。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孩已经走了,男孩最后点了火把挪威的森林般的房子烧了。



《挪威的森林》翻译成日文有“无路的森林”意思。当村上春村听到这首歌后,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歌中表达的内容与他写作的小说内涵极度吻合。“甜美的红酒,美丽的女孩,遥远的挪威森林,傍晚的暖风,虚幻的憧憬,这些都组成了村上春树的世界。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树就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



可以说作者使用挪威的森林作为书名,确是十分贴切的。挪威的森林,那个地方荒无人烟,到处都是参天大树,人走在那里,仿佛走进一片迷茫的魔域,会产生莫名的恐惧。这也符合残酷的丛林法则和小说主人公渡边内心那一片象挪威的森林一样神秘与宁静 。深刻反映了当代年青人越成长就感到越迷茫和痛苦的内心感受。



《挪威的森林》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渡边同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次恋爱是在他的高中时代,他和第一个恋人,他的同学直子有了关系后就把她给甩了。直子又是他高中最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也自杀了,而直子却一人独自生活着。



一年后,渡边和直子不期而遇,而此时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眼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忧伤,他们又开始相互交往。



两人日复一日地在东京落叶飘零的街头漫无方向并肩行走。在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有了性关系,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直子姑娘就不知去向了。直到几个月后,直子才来信告诉他,她在深山中的一座精神病疗养院中居住和生活。



可是当渡边赶紧前去看望直子时,突然发现直子现在变化,她有了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上两人又同处一室,但渡边最终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直到分手时,他对直子表示将永远等待她。但当渡边返回学校后不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渡边又结识了低年级的学生绿子姑娘,他们又开始交往。



渡边刚认识的绿子的性格和直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直子性格内向,绿子性格活泼。在与她们交往期间,渡边内心非常苦闷彷徨。他一方面忘不了直子的缠绵与柔情,另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后来,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听后,内心十分悲哀,他失魂落魄地,漫无目的到处徒步旅行。至到最后,他才在直子病友玲子的再三鼓励下,才开始思考、探索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



《挪威的森林》通过渡边的情感经历,以及他内心深深的痛苦内疚。来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不能患得患失,要懂得珍惜,知道取舍。当你一切都顺利的时候,要警惕也许灾难即将来临。因为人总是要在不断的缺失中去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挪威的森林》的创作背景正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时日本已经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人们的精神上的空虚的不断增长。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不平衡,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严重缺失。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减少,人与人心理的距离也在不断拉大。



造成人们像水里无根的浮萍一样,孤独、虚无、失落、彷徨,但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又表现出无能为力。城市的繁华似锦,却难以掩饰生活在其中人们内心的烦恼与寂寞。



《挪威的森林》所展现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冷酷的现实社会面前有自己的困惑与苦恼,他们孤独,寂寞,却无法排除,于是便发出“我真的太寂寞了,非常非常的寂寞”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