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女医生”提醒支援队友这样“备战”

新华社成都2月14日电(记者董小红)“来武汉第5天,听闻下一批救援队员正在准备,随时出发,我想给大家一点建议,就写下了这些日记。”陈善萍说。

四川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女医生陈善萍,为了去武汉前线抗击疫情方便,出发前自己把头发剃光了,被队友称为“光头女医生”。

现在,她已经写了一叠日记了。这些日记从出发前行李箱的准备,到武汉后第一天进方舱的感受、酒店分区的重要性及建议等,事无巨细,非常实用。

↑陈善萍给队友注明酒店各个用品摆放位置。

“如果你是前来支援的队员,最好提前准备好你的行李,通知后拎包就走。”陈善萍的这一份“日记”,是写给所有自愿报名驰援武汉的队友,希望他们不打无准备之仗,“我接到通知是凌晨2点,体检是早上8点,出发是上午11点,时间太赶了,我想把我的经验教训跟大家分享。”

“日记”从医院可能发放的物品、非常重要的自备物品等开始写,细到软底鞋、棉拖鞋、凉拖鞋、电热毯的准备,秋衣秋裤、家居服的数量、厚薄,一次性内裤、一次性袜子、成人纸尿裤的准备等,详详细细整整23条。

在说到鞋类、电热毯的准备时,担心大家问为什么要准备,她还特意写上了备注,“我们到的酒店是中央空调,疫情特殊时期肯定不能用,酒店的被子很薄,来的时候夜里经常被冻醒,双脚冰凉,电热毯非常有必要。”

↑陈善萍在前线工作。

2月11日凌晨2时,陈善萍与同事入驻汉阳方舱医院,开始接诊新冠肺炎病人。从头到脚全副武装,6小时高强度工作,下班后陈善萍没顾上补充能量,就提笔写了千余字的“汉阳方舱医院战地日记”,从进食、入舱、靴套、医疗任务,再到保暖、出舱、稳定情绪等方面,一一与同事分享。

2月12日深夜,陈善萍回到驻地酒店后,结合这些天进房间消毒洗手等感受,她拍照、注明指示,再次写了千余字的“驻地感染防控个人体会”,从开房门、脱外衣外裤、摘口罩帽子,到换鞋、消洗、漱口、进清洁区休息等多个程序,都一一注明。她还按照酒店洗手间的布局,仔细标注出相对清洁区、相对污染区的位置,以及各个清洁物品的摆放位置。

“希望我总结的这些经验,能让大家不走弯路,减少感染概率,保重身体战胜疫情!”陈善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