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战“疫情”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义县脱贫群众的真情善举让我们体会到了来自脱贫群众的真情。他们或是主动请命走向防控一线;或是以捐款、捐物的形式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脱贫群众的“真情”去战胜“疫情”。



地藏寺是义县西部最贫困的地区,全镇共有贫困户727户,2019年底在各项扶贫政策指引下,全镇贫困户全部脱了贫。这次疫情捐款中,88%的脱贫户纷纷伸出援手,仅12号当天639户脱贫户捐款就达到了63200元。“我要捐款、我必须要捐款”,在捐款人群中捐款最积极的就属蔡文宝了。蔡文宝今年54岁,是地藏寺乡地藏寺村人,由于自己和老伴儿常年有病,家里又没有其他收入,蔡文宝一家在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义县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为每个贫困户都至少安排两个以上产业项目做支撑,不仅仅是确保贫困户脱贫,更是做到了让贫困户脱贫而不返贫。针对老蔡,乡里不仅以贫困资金入股的方式将他加入到生猪养殖合作社和高效棚种植项目,还帮助他在庭院发展了庭院养殖产业。现如今院子里的两头大肉牛一年就能帮助他增收5000多元,加上他在养猪合作社和高效棚项目的分红,他一年比原先增收了7000多元,并且现在的医疗扶贫政策,他和老伴儿看病吃药的花销也大幅减少了,他家现在的日子可是越来越红火了。蔡文宝告诉记者:“以前我是贫困户时谈捐款想都不敢想,现如今我脱了贫,也有了钱,捐点款回报点国家和社会也是应该的,我也有这个能力了!”



在大齐沟村的疫情防控检查卡点中有这样一个人,她身穿防护服、带着口罩,咋一看和其他工作人员没有什么区别,但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刚脱贫不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得知村里要实行封闭管理,要在村口增设疫情防控卡点,防止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时,她主动找到村书记自愿请命要在卡点帮助执勤,这一干就是10多天。在每天的执勤过程中她都是最早来的,最晚走的,每次交接班时,她都主动申请留守,等别人吃完饭后她在回去吃饭。2月9日,在从家里到卡点的途中,她的电动车不慎翻到了沟里,但在到医院检查身体没有大碍之后,她又主动申请回到了卡点继续执勤。当记者与她交谈,问她是怎么想的,她告知记者:“我们一直在提‘道德义县、道德扶贫’,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要讲道德,要学会感恩。我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政府的照顾和党的关爱,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也绝不能置身事外,应该为大家做点什么,做不了别的,能在卡点帮助村干部执勤,能够守护我们村的平安,我就感觉心里很欣慰、很舒服。”



多年来,义县一直提倡“道德义县”建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更是注重“扶贫先扶志”,提出了“道德扶贫”。多举措的道德扶贫活动真正的走进了贫困户的心中,贫困户不仅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其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这次疫情面前像张丹、蔡文宝这样主动请命参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的人员可不止他们两个,头道河镇邹家屯村脱贫户金维恒每天在家里烧热水送去疫情防控服务值班点,让那些值班人员能够喝上一口热水抗击严寒;脱贫户程庆义把自家的电接到了疫情防控卡点,让卡点值守的工作人员能够用电取暖,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记者与这些脱贫户交谈时,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以前是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应该为大家做点啥。”



据统计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义县有200多名脱贫群众加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全县3856户脱贫户主动捐款,捐款金额达到了310701元。

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笔笔爱心的善款,道出了脱贫群众的真情,我们由理由相信,真情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