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会有一张图打动你的心:致敬!风雪“守夜”人

2020年2月15日夜

气温骤降的晚上,寒风裹挟着雪花。

在卡口的一线防疫工作者们正在执勤

即使衣领上落满了雪花,

耳朵和脸被冻得通红,

依然义无反顾、坚守岗位。

风里雪里,我们为你

他们依然雪中坚守,

用责任和担当筑牢抗疫防线,

在各个值守点,

党员、医生、民警、志愿者们用行动

践行“疫情不退,绝不收兵”的誓言。

机场高速禄口收费站值守点的网格员尹金虎本来晚上8点应该交班去休息,可是看到雪越下越大,通行车辆越来越多,他穿上雨披,毅然留下继续坚守。

凌晨4点,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大队作业车的引擎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在主要道路、桥梁等区域进行撒盐、铲雪作业,继续擦亮一夜雪无的城市名片。

在天景山小区春秀苑疫情防控值守点,已经在雪中忙碌一个多小时的90后网格员孙洋,抖抖身上的雪,趁着出入人群减少的间隙,赶紧走进旁边的门卫室,脱下湿漉漉的鞋子。由于长时间的泡水,袜子已经紧紧地黏在脚上,他用力地搓着冻麻的脚,随后抽出两张面纸包裹着袜子,又穿上鞋子。“用面纸包着袜子,这样既能吸水,也能暖和点。”

孙洋主动报名参加了小区晚班值守,“今晚下雪冷,我特意多穿了衣服裤子,可还是有点吃不消。”站在雪中,孙洋跺着脚,尽量让自己身体暖和一点。

雪夜中,莱茵东郡小区东门临时搭建起的帐篷亮着耀眼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位市民的回家路。“请出示出入证和身份证”、“体温正常,雪大小心慢行”……在淳华街道科苑社区值守的江宁公交集团志愿者孙建熟练地重复着招手、测量体温、放行的工作。头上、衣服上已经积了一层薄雪,眉角挂着雪花,他用手抹一下眼睛里的雪水,“面对疫情,我不懂医护,只懂责任,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我能做到的就是随叫随到、全力担当。”

“不要私自开门,一定要安全隔离”“有什么困难告诉我,我帮你解决”……顶着风雪,东山派出所民警朱鹏飞来到“四包一”对象门口,仔细地查看“连心卡”是否移动过,并通过视频电话与隔离人员交流,“谢谢朱警官,我们在家隔离的很好,放心!”朱鹏飞介绍说,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要负责15个小区和7个隔离点的巡查,“隔离要坚决,但人心不能疏离。在家自我隔离人员也不容易,我们要让他们感觉到温暖。”朱鹏飞介绍说,当晚他已经跑了13个点,还有9个点要一起跑完,“每天到隔离对象门口去查看,一方面是检查,另一方面是给隔离对象送信心,让我们民警的热心换来他们的安心和放心。”

在绕城高速科学园A、B出口,区级机关志愿者组成的值守队伍逢车必检,把好江宁的“大门”。为了防止额温枪因气温过低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区发改委防疫志愿者洪峰右手将额温枪揣进棉衣,左手拽紧衣领,用身体的温度来确保额温枪的正常使用。他的头发湿漉漉趴在额头上,雾气模糊着镜片,贴近眼镜才能看清额温枪上显示的温度。

雪花飞舞,难掩眉宇间透露出的疲惫。天寒地冻,阻挡不了坚守家园的决心。比起如梦如幻的雪景,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些坚守在工作岗位,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寒潮注入一股股“暖流”,用奉献诠释担当,描绘出一幅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的雪中画卷。

雪中送姜茶,暖胃更暖心

“尹村长辛苦了,快来喝一杯姜茶,暖暖身子。”

接过桑园社区巾帼志愿者递来的姜茶,

一线值守的工作人员趁热喝下,

瞬间驱除寒冷,暖流遍身。

2月15日,禄口突降大雪,街道妇联在全街发出“为值守点的‘逆行者’送姜茶”的号召,全街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响应、迅速行动,150余名巾帼志愿者各显神通,找来生姜、红糖,精心熬煮,做成红糖姜茶,用保温桶装好,送给一线的值守人员。

“虽然没有身处一线,但是能为他们做点事情,我心里很高兴,希望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注意休息。”来自黄桥社区的李舒婷作为大学生巾帼志愿者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心情很激动。

“我爱人已经在值守点坚守了3个星期,像他一样的人我们禄口有很多,我们除了支持他们的工作,更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铜山社区妇联主席业文倩的眼中充满了爱意。

“很暖心!”正在值守的志愿者魏祥接过一杯冒着热气的姜茶,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今天天冷,正好驱驱寒,想得很周到!”

禄口街道共设置了近200个值守点,有近1000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坚守岗位,负责测量体温、登记身份等工作,街道巾帼志愿者共用300斤生姜、100斤红糖,熬制1000余杯暖心姜茶。

一杯小小的姜茶,温暖了所有的一线值守人员。朴实的话语,与暖心的姜茶,构成了疫情防控一线最温暖的力量。粉红色的马甲,诠释了志愿服务的另一种美。

抗风雪、战疫情、保畅通,

他们是坚守在风雪中的最美“身影”。

致敬

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你们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来源:江宁区融媒体中心 蒋世瑶、俞金金

海报:罗迪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