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随便晒一晒就能喝?想简单了,福鼎白茶里的“晒”有这些诀窍


《1》

早春天气,时阴时晴,时风时雨。

孟山人的《春晓》里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过去念到这两句时,总感觉这层惜春光的意思,还没明了透彻。

落花满地,然后,结局呢?

想来应是,落英缤纷香满地,化入泥土亦芬芳。

推开窗,深深呼吸一口空气,清新甜润的花清香,更是春日的美好气息。

浮生能几许,莫惜醉春风。

晒着午后的温柔日光,有春风从窗户潜入。

脑海的思绪,触及了这样的句子,意蕴极美。

当温和的斜阳洒落时,晒晒太阳特别舒服。

有人说,白茶的制茶主要也是晒太阳。这摊晾萎凋,不就是指晒一晒茶吗?

隔一行,隔一座大山。

白茶的摊晾和简单的晒太阳之间,差别可差远了!

《2》

什么是白茶的摊晾?

从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就是将茶青摊在一旁,慢慢的晾干。

白茶的茶青,采摘下来后需要及时的处理。

在制茶前,需要将鲜叶们分级验收,分别摊放。

上午采的茶,要和下午采的分开。

不同嫩度、不同芽叶标准的茶,也要区分。

将茶青鲜叶分类完毕后,就需要正式的进入到摊晾环节。

白茶的摊晾,制茶要点有八个字:

及时,薄摊,薄晾。

新鲜采摘下来的白茶茶青,芽叶上还带着微微的阳光温度。

采下来的鲜叶们,需要第一时间摊开。

要不然,将鲜叶们长时间的闷在一齐,茶青堆的内容会生出热度,又闷又热。

这时,闷在下层的鲜叶们,容易透不过气来。

鲜叶们的叶脉受损,物质运输通道被切断,下一步的“走水”难以顺畅进行。

简单点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茶青,容易被闷坏,品质受损严重。

至于薄摊和薄晾的要求,是指茶青的摊叶量不能太多,太厚。

最好的状态是茶青的芽叶之间,彼此不发生交叠。

摊得越薄,越有利白茶的顺畅呼吸,更好的完成萎凋!

《3》

白茶制作时,将茶拿去晒太阳,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做“日光萎凋。”

福鼎白茶的“晒”,是指利用日光中的热量,促使水分和茶青内多余的物质离开白茶叶片的行为。

对于白茶制茶的“晒”,很多的外行人,容易从字面上理解错,会错意。

外行人,不懂白茶的人,理解的“晒茶”。

指的是从早到晚,都需要将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

没晒到太阳,就不是真正的日光萎凋白茶。

其实,按客观意义上理解,世界上不可能制出一批纯粹是用太阳光晒干的白茶。

一来,太阳东升西落,亘古不变。

晚上不会有阳光,怎么晒茶?

二来,含水量合格的白茶,不可能直接用阳光晒干。

哪怕是上好的日光萎凋白茶,在萎凋完成后,仍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干燥。

简单的靠晒一晒,或者是用于暴晒。

那么很有可能白茶内部的水分还没被晒干,养分物质就早早被晒伤、晒损了!

《4》

顺利的完成白茶的萎凋,少不了摊晾。

不过,白茶的制作,并非是将鲜叶摊在一旁,让茶叶长时间的晒太阳就可以了。

白茶的萎凋,从方式上,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日光萎凋。

日光萎凋,是采用日光和无日光交替进行的萎凋。

白天的时候,不论晴天还是阴天,一概是有日光的。

天气晴好时,可以趁着温和的阳光,晒一晒茶。

如果天气不好,那么在有制茶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茶请入“阳光房”,利用日光,温和的帮助鲜叶的水汽发散。

通常,白茶的萎凋方式里,以日光萎凋为最佳。

用一句S师傅的经典名言讲就是,被太阳晒过的茶,香气会更好。

第二种,室内萎凋。

这种萎凋方式,通常是将茶青放进萎凋槽里。

采用室内控温,进行萎凋。

第三种,复式萎凋。

复式萎凋,指的是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交替进行的方式。

较真起来,白茶的萎凋,可不是简单的晒一晒太阳,背后的制茶细节要求,可不少!

《5》

提到日光萎凋,福鼎白茶里的“晒”,它有什么难度呢?

最最主要的,是对萎凋温度的把握。

做出一批上好的日光萎凋白茶,难度很高。

举个例子,做日光萎凋春寿眉。

采制春寿眉的时节,是春茶季里气温较高的一段时间。

那时候,温度热起来,已经到中午可以穿短袖的程度了。

这样的天气条件下,极其容易让刚采下来的春寿眉茶青,在日光萎凋时,被热伤,被晒伤,被闷青,叶片泛红、变黑。

所以,在萎凋的时候,一定得精心照看。

在阳光较弱的时候晒制,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及时收茶,成了考量春寿眉制茶工艺指标的一大标准。

白茶的日光萎凋,要理解起来,和简单的晒太阳,晒被子,完全不相干。

白茶的茶青,是很娇弱的,不能暴晒,只能温柔的晒。

如果是像晒被子,晒菜干那样,直接拿到太阳底下暴晒、死晒,容易将叶片的筋脉晒酥、晒伤,导致养分的过量损耗。

一场舒服的日光浴,温度要求不能太高。

如果是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的时候,直接不涂防晒,到海边暴晒。

那么,小半天下来,能让人的皮肤晒得发红、脱皮。

至于白茶的萎凋,温度同样不能太高。

从白茶的加工标准要求上看,春白茶的自然萎凋温度是15℃-25℃,秋白茶的自然萎凋温度是25℃-35℃。

至于室内的控温萎凋,温度是25℃-35℃。

总而言之,白茶的摊晾,对温度的要求严格。

而如果是简单将茶拿来晒太阳,没有相关制茶经验和制茶水平的情况下,十有八九会将茶晒坏。

做一款优质的日光萎凋白茶,是专业活,是技术活。

绝不是外行人理解的那样,没有任何技术水平!

《6》

白茶制茶的核心,是含水量的问题。

在不过多损耗白茶养分物质的情况,将茶叶的干度做到越低越好。

干度越低,含水量越低,越有利于白茶的长期保存。

最新版的白茶国标规定,合格的白茶成品,含水量不得超过8.5%。

这对于白茶而言,是一条生命红线。

另外,具体到白茶的制作,单靠萎凋,不可能让茶叶的含水量合格。

白茶的萎凋环节结束后,内部的含水量还有至少百分之十几的含水量。具体的情况,要根据白茶萎凋的天气和其它情况来定。

不过,通常白茶在制作时,当萎凋叶的含水量达20%以下时,就已经是萎凋适度,可以适时进行烘干了。

如果做白茶,只萎凋,不烘干。

那么,白茶内部的含水量是不可能彻底干爽,干透的。

除了将茶叶拿去极端的暴晒和死晒。

含水量不合格的白茶,达不到正常出厂的要求。

故而,在萎凋结束后,白茶需要进一步的干燥。

烘干时,温度同样不能太高,要低温。

并且烘干的时候,温度要平稳,避免忽低忽高,损耗白茶的品质。

等到慢慢烘干,达到出厂要求时,一款白茶才能顺利完成所有的制茶步骤。

《7》

春光明媚,空气里花香浮动。

这时,庭院里洒下几缕温柔的日光。

搬来一张贵妃椅,歪坐着,手里捧着一杯老茶。

沐浴着日光,认真品一品茶汤里的醇厚和绵柔。

揭盖闻香,除了有老白茶专属的药香和陈香外,还能够嗅闻到阳光的味道。

干燥,明朗,且温暖。

杲杲日光,最是明暖可爱。

做一场日光萎凋白茶时,将鲜叶薄摊薄晾开,让茶叶接受日光浴。

这虽然说,是让白茶晒太阳。

可从白茶的制作而言,做一款优质白茶,绝对是晒一晒就能喝,那么简单!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