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哑哥”的此处无声胜有声

“啊,啊啊,啊啊!”

“加油!”

每天这样的对话在和平区太原街街道中华社区各个防疫值守点位上要重复几十遍。这是特殊的交流方式,让人振奋更动容。

田占玉是中华社区的一个聋哑人,大家称呼他“哑哥”。八岁时的一场重病导致他完全失去了听力,“哑哥”不会讲话,只能发出含混的“啊”声。

“哑哥”是个热心肠,平时大家对他的好,他也记在心里。疫情防控期间,看到大家都奔波忙碌着,“哑哥”也不甘落后。他学会了水印相机,成为了中华社区“防疫值守点签到组的组长”,负责每天四次到各个岗位巡逻检查,并把照片发到社区疫情排查网格矩阵群里。

“哑哥”每经过一个点位都高高举起手臂给岗位上值守的工作人员加油。大家也会点着头大声回应着“加油”,虽然大家知道“哑哥”几乎听不见声音。“我也说不清为什么,看见哑哥这样没黑没白的忙碌着,我就发自心底的喊出声来!感觉充满了干劲!”北一马路112号点位的刘大爷说。

“哑哥”对待工作极其较真,每到一个点位都要细细检查岗位上的“一张桌子、一个喇叭、一个登记本、一个废弃口罩回收桶、一把测温枪、一块通告板、一个和平微信码、一个值守规范”。“哑哥”很吃苦,6点前就上岗,深夜12点还没休息。封楼院时,他主动扛挡板、抬单车。下雪了,他抢着扫积雪、清路面,任劳任怨。虽然他活在无声的世界,认识的字不多,也不能表达,却用行动做了很多很多……

“田占玉”“大好人”是“哑哥”看得懂的为数不多的字,也是他最喜欢的词语。每当“哑哥”把签到照片发到社区疫情排查网格矩阵群里,大家纷纷回复“田占玉大好人”,这也成了中华社区最特别最温暖的问候和回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个人都竭尽所能,披荆斩棘,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和我们的家人。

“加油!”,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