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1个月的女儿留给母亲,夫妻俩走上一线甘当“螺丝钉”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高志强 牛静芳 通讯员 郭宙鹏

如果疫情防控是一场战役,那我们每个人就都是这场防控战役上的一颗“螺丝钉”。林州市公安局行财科民警闫高峰就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林州公安第一时间闻警而动,宛如开足马力的机器发出了阻击疫情、严防扩散的巨大轰鸣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何况全市公安民警、辅警是要以血肉之躯与肆虐的病毒面对面,蹈危履险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防护装备、卡点设施等后勤保障问题一下子如山般压在了行财科众人的肩头。作为其中一员,闫高峰这个“螺丝钉”大年初一顾不上回老家给母亲拜年,就跑到单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

“相互珍重,彼此安好,早点回家。”这是闫高峰和妻子的约定。他的妻子在林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疫情发生后,该医院被指定为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救治定点医院,他的妻子作为发热门诊病区的医护工作者,也要奔赴一线,扔下家中两个孩子没人照看,夫妻二人只好从老家接来了七十多岁年迈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大年初二一早,全市疫情防控隔离措施正式启动,望着颤颤巍巍抱着11个月大的孙女、拖着5岁的孙子给自己送行的老母亲,闫高峰夫妻二人不禁潸然泪下,他们回身恭恭敬敬的给老母亲磕了一个头拜了一个晚年,哽咽地说:“娘,我,我们……”老母亲用衣袖拭了拭眼睛,轻轻叹了一口气:“什么都不说了,千万小心,都好好的,早点回来!”自古忠孝两难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即使是一颗“螺丝钉”,闫高峰也牢记着自己的岗位职责。

大战伊始,社会恐慌心理蔓延,口罩、防护服、消毒水等疫情防护装备市场供应极其紧缺,怎么办?闫高峰主动请缨加入了疫情警务保障突击队,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逆行出征,于1月27赶赴外地采购防护装备。面对紧缺的市场需求,闫高峰心知购买任务的间距,他凌晨5点就出发赶赴长垣到厂家销售部门前排队,站累了就铺张纸地上坐会,肚子饿了就用包里随身带的方便面、饼干就着矿泉水,马不停蹄辗转四个厂家辛苦排队,好话说尽才购买到了9000个口罩,后连夜驱车赶回林州,第一时间把口罩送到了一线战友手中。就这样,闫高峰凭着一股“螺丝钉”的韧劲、钻劲和干劲,冒着被遗弃感染的危险啃着干吃面、火腿肠“南征北战”,想方设法为一线民警购置储备了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目镜、消毒液等疫情防护物资,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后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保障好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才能确保一起防控工作高效、有序、扎实开展,才能真正为林州百万父老乡亲铸就坚不可摧的防护墙。2月14日,在滑县冒着雨雪奔波一天的闫高峰,一直到下午六点才返回林州。回到单位,已经一天没有吃上一口热饭的他,心中惦记着一线执勤战友的安全,毅然决然又前往短缺防护物资的卡点,等跑完南林高速红旗渠卡点、南林高速大峡谷卡点、南林高速林州站卡点、河顺东里卡点,横水白泉卡点,分发完物资回到单位,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全局共为基层配发口罩13280只、防雾霾KN95口罩900个、防护服5套、防护手套830余副、测温仪15个、护目镜290副、消毒液(84消毒液、酒精)1026瓶/桶,有力地保障了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将“军心”牢牢稳定在了防疫最前线。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消耗战,经费保障是关键,必须及时跟上、足额保障。闫高峰白天东奔西走购买物资,晚上挤时间写申请、报计划、做汇总,短短二十天时间内,在不影响外出购买物资的基础上,他完成了财政2次拨付经费、组织部2次拨付经费、总工会3次拨付经费,林州市红十字2次会拨付经费的手续报批、资金流转等工作任务,为疫情防控工作强力推进提供了“源头活水”。2月16日,好不容易有点空闲时间的闫高峰,又主动向局党委递交请战书,站到了南林高速林州站卡点的岗位上,把老民警替下来休息,他说:“我是入党积极分子,当此国难,就应该挺身而出,到前线、到危险的地方,到群众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