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望溪扶贫车间防疫、生产、扶贫三不误

“赵老弟快点儿,戴起口罩去上班哒,进去要排队量体温,第一天开工别迟到!”2月17日清晨,常德市桃源县夷望溪镇脱贫户刘兴中就出现在了该镇扶贫车间门口。“终于开工了”,他一颗悬着的心也算落了地。

刘兴中平日的工作是加工生产电阻器元件,按件计算工资,平均月收入有2000多元。他所在的幸福苑扶贫车间,位于桃源县夷望溪镇。该车间于去年9月,由金磁电器有限公司投资800余万元新建,厂房占地面积750平方米,专为夷望溪镇年龄在65岁以下、劳动能力较弱以及具有普通劳动能力的搬迁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

桃源县夷望溪镇扶贫车间内正在消毒。

扶贫车间的工人们正在生产。

扶贫车间门口设置的体温检测登记处、废弃口罩回收箱。

为了确保贫困户能早日脱贫,已脱贫户不返贫,同时保障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夷望溪镇党委政府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他们成立工作组指导企业恢复生产,帮助做好复工前的防疫物资、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准备工作。

复工前,幸福苑扶贫车间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防疫管理规定,对员工及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了行动轨迹摸排,签订了无接触史承诺书;对厂房进行全面消毒,门口设置体温检测登记处,放置废弃口罩回收箱,厕所、食堂都放置了洗手液……

“进入车间的工人必须测量体温,车间每天消毒两遍,就餐实行分餐制。车间内,除了主管,各工位人员禁止流动。”扶贫车间负责人宋建伟介绍,公司为大家配发口罩,保证每4小时更换一个,现阶段已购买了口罩1100个、消毒液40斤、额温枪2个。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的贫困户最不能闲,也最不能感染生病。目前工作的重点就是克服疫情影响务工收入的不利因素,保证贫困户稳定增收。”夷望溪镇党委书记杨必胜说道。

尚一网通讯员 张晶 记者 吴紫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