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传统名花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花极芳香;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但桂花不耐烟尘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开花。

桂花的主要品种群:

桂花由于久经人工栽培,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栽培品种。主要分为四个品种群。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波叶金桂、朱砂丹桂、硬叶丹桂、早银桂、杭州黄、四季桂、佛顶珠、日香桂等。

四季桂品种群:该品种丛生灌木状,树形低矮,分枝短密,树冠圆球形。新叶深红色,老熟叶绿色或黄绿色;重要特征是:叶片的主脉与侧脉之间的交角很大,接近垂直状态。 ‘四季桂’的花芽常单生或2-3枚叠生,每年9月至次3月分批开花。花色较淡,为乳黄色至柠檬黄色,花香不及银桂、金桂、丹桂浓郁,品种有大叶四季桂、小叶四季桂。四季开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叶佛顶珠”、“齿叶四季桂”等品种。

丹桂品种群:一种常绿灌木,雌雄异株,树冠圆球形。树皮浅灰色,较平滑,皮孔稀疏。花色橙红,花冠稍内扣;香味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季开花,花色较深,橙黄、橙红至朱红色,气味浓郁,叶片厚,有“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丹桂”、“宽叶红”等品种。

金桂品种群:常绿性小乔木,树冠圆球形;树势强健,枝条挺拔,十分紧密。树皮灰色,皮孔圆或椭圆形,春梢比较粗壮,长度平均15.9厘米;叶色深绿,革质,富有光泽;叶片椭圆形,叶面不平整,叶缘微波曲,反卷明显;全缘,偶先端有锯齿;花色黄,有浓香,不结实。秋季开花,花柠檬黄淡至金黄色。品种有“大花金桂”、大叶黄”、“潢川金桂”、“晚金桂”、“圆叶金桂”、咸宁晚桂、球桂、圆辨金桂、柳叶苏桂、金师桂、波叶金桂、等品种。

银桂品种群:常绿性小乔木,树冠圆球形,大枝开展,枝叶稠密,长势良好。树皮浅灰色,皮孔多且大,形似雪花,非常明显。春梢平均长度为15.5cm,新梢褐红色,十分醒目。开花在9月上中旬,花冠斜展,裂片卵圆形,花色乳黄至柠檬黄,香气浓郁;花后不结实。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或淡黄色。品种有宽叶籽银桂、柳叶银桂、硬叶银桂、“籽银桂”、“九龙桂”、“早银桂”、“晚银桂”、“白洁” “纯白银桂”、“青山银桂”等品种。